谢邀。
级数,从最本质的观点看,就是部分和 这个数列的极限。试想,一个数列逼近其极限的方式何其丰富,甚至前 N 项都可以没有任何规律可言。不过,一个数列收敛是与前 N 项无关的;一个容易为人所忽视的级数收敛的充要条件——余和 趋于0(显然这与Cauchy收敛原理是等价的),而我们所学的一切判别法其实就是在描述余和以怎样的速度收敛到0.
我们最熟悉关系式: ,而余和也有与之对偶的关系:
所以,我们能构造出多少种余和 ,就能立即得到多少种收敛级数 ;那么,我们沿着这个思路,看看都能构造哪些收敛的级数.
我们将以余和 作为收敛级数作为划分依据,借由 式,列之如下:
①
这个级数就不用多说什么了吧,从小到大经常被“裂项”的就是它!
更一般地,若
令 ,这就是我们最熟悉的 p-级数判别法. 下面我们试试其他类型的余和——
②
等比级数是根式、比值判别法的主角.
我们试试对数函数——
③
更一般地,若
由二项式定理:
代入最后可知
令 ,这是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判别收敛的级数. 类似地,当
进一步推广,设
需要说明一下符号: 表示对数函数的 m 层嵌套. 于是通过简单的计算可得,
按照此构造法,我们永远可以构造出以更慢的方式收敛的余和,那么所得到的判别标准无限精细……
通过与上述我的级数相比较,我们可以使用比较判别法得到级数的收敛性,这个就不用多说了. 判别的另外一种思路:我们能否不借助别的级数,而只是对自身通项进行分析得到结果——这也是我们常用的判别法的思路.
不过常见的判别法基本上都是与等比级数比较,比如
对于等比级数的通项 ,
所以当某级数通项 满足:
那么自然也就有:
我们知道 时级数收敛. 这样看感觉上根式判别法和比值判别法似乎是等效的,因为它们都是在求级数的广义上的公比 (或者称指数增长率) ,但实际上,根式判别法较比值判别法更强一点,这个我就不展开谈了。
若某级数通项满足:
那么
当 时,级数收敛.
可见余和是一种一以贯之的理解方法.
另外,又有 Ermakov 判别法,也是一个理解级数敛散性的思路,我打算以后有机会在我的专栏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