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词的沿革有点复杂。
记得在1910年代的时候,三明治就已经传入广州。当时西关十三行一带华洋混合,不少外国人的饮食习惯被带到中国,三明治这个快餐食物当然也不例外。但是,当时这个东西是按照粤语的音译,叫“山域治”的。(粤语读“域”这个字, 发音是"wic")所以,这个音译是相当精确的。“山域治”这个词还被收录在发明出版社出版的《发明中西厨艺宝典》这本做菜做点心的书中。后来,城中说官话的外省人发现“域”字的国语发音完全跟英语不同,于是把中间那个字改成“文”,发音就比较接近用国语音译这个英语词了。在1926年我外婆在广州读农民运动讲习所内的“妇女讲习所”,邓大姐和周公当讲师,就已经使用“三文治”这个词了。后来这个词在1931年的时候徐老高开大排档在南关戏院附近煎猪排牛排卖。猪排夹面包就称为“三文治”。粤语“文”字读音是“慢”。后来徐老高的大排档越来越出名,最后创办了著名的“太平馆”,并把“三文治”改名为“三明治”,粤语发音差不多,但是“三文”当年粤语可以读成“三蚊”的音,意思是三块大洋。当年一般工人月薪才两三块大洋,鲁迅月薪是五百大洋,北大校长蔡元培六百,而北大图书管理员才月薪八块大洋。广州当时一栋小洋房是三百多块大洋。为了避免大家把“三文治”读成“三蚊治”,以为一个夹肉面包要三块钱买,那就是天价了,于是就把三文治改成粤语“三文治”发音相近的“三明治”。
后来外省朋友也用国语这样叫,“三明治”这个词就这样流传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