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工作后希望重新捡起大学时代学习的语言,是否意味着需要重新学习一遍? 第1页

  

user avatar   sichag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问题一个,最近好问题真的很多:)

@王赟 Maigo

的第一句话就直中要害了,我在他的基础上从我学得理论角度拓展一下。

“不知道你之前学到了什么程度”

这句话包括,你之前所学的语言,有哪一部分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或者说,进入了长时记忆中,进入了内隐知识系统,是你无意识就能使用的部分-----注意,以上几个名词都是不同理论体系下的,并不是等同的概念----理论构念不同,但是对于非研究者人士来说,这几个概念对普通语言学习者的来说,在感受上是一样的,就是所谓的能不假思索、毫不费力、快速自由的使用语言。(关于自动化,可以参考我以前的一个回答:

有哪些技能,普通人只要学会一次就不会遗忘? - 青格乐的回答

这是我两年前写的一个回答,还和当时另一位答主有很多分歧,此时看来还是觉得自己好对)

有研究指明,进入长时记忆系统的知识在大脑物质基础上发生了改变,也就是说大脑皮层发生了改变,那么这个变化就是所谓的质变,是长时间积累而成,也将保留更长时间,也将更难改变,也就是说更难遗忘

进入内隐知识系统和达到了技能自动化的知识都在潜意识下都能运作,没有看到过说这部分知识是不是也改变了大脑的物质基础,北师大丁国盛老师组做过双语人群的大脑功能结构的研究,研究表明双语学习的大脑结构在不太长的学习时期内就能发生改变,详见:

双语的人群的大脑构造是什么样的? - 青格乐的回答

但是没说学到什么程度,改变到什么程度。但是,实验证实,晚期二语学习者改变的程度比早期学习者是要大的。Georgetown University的Ullman教授组也做过一系列二语者大脑功能结构的研究,晚期的二语学习者的大脑结构和脑电成分更加接近母语者

回到这个现实问题上,我的猜测是:所学语言内容对大脑改变程度越高的,越不容易遗忘------感觉又说了句废话。从行为上来说,是那些实现了自动化的部分,没有遗忘。比如有些简单词汇,apple,computer之类的,当初就实现了词汇通达和提取的自动化,现在拿起来也一定不难。还有简单的语法,主谓宾之类的。但是有的学习者本身在十年前对于很多较难的语法、词法就实现了自动化,这些知识就进入了内隐知识系统,十年后也会稍花功夫就能轻易拿起来。

相反,如果当初就没有实现自动化,或者没有进入内隐知识系统,没有进入长时记忆,那么现在肯定是遗忘了,通俗点儿说,这些语言知识在你的大脑中留下的痕迹太不明显了,自然抹平的快。

但是换个角度,对我来说,如果当初没有实现自动化,没有进入长时记忆,那就等于没学会,所以你也不亏。现在只是依然在学当初就没学会的东西,那些当初就学会的东西只是需要拿起来练习一下,很快就能恢复

当然也没有这么绝对,所谓“当初学会的”知识也会有些生疏,需要花一阵子熟悉;“当初就没学会”的知识也不可能一点印象都没有。总之,当初下得功夫有多深,此刻就有多轻松,当初没下功夫,此刻就需要补回来。




  

相关话题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这句话的笑点在哪里? 
  为什么有人「师父」和「师傅」这么明显的语义有差别的两个词经常搞不清楚? 
  汉语(普通话)中有没有在世界上很稀有的发音? 
  有什么词语原来跟现在的意思恰好相反? 
  新年快乐用各种语言怎么说? 
  为何俄语网页占比这么高?如何评价汉语网页占比与越南语网页相当? 
  在发言后最加一个「以上」是做什么用的? 
  有哪些语言中的形容词性人称标记和动词主语标记是一模一样的?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现象? 
  有没有可能英语接受大量的汉语词(以拼音形式),即从中文里大量借词?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引导未成年人正确看待运用网络语言,建立网络语言负面清单,此举会带来哪些影响?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中国不像西方宗教改革一样改变中国对孔子的崇拜?
下一个讨论
给医生身上泼脏水是有意为之,还是只是为了博人眼球?





© 2025-03-3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3-3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