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河夜船(しらかわよふね)这个成语很适合某些知乎大v。形容讽刺那些自己什么都没做过、没听过,却伪造经历,装成一副全知全懂、什么都做过的样子的人。也形容昏睡误事的人。
出典是日本的民间故事。白河是京都的一个地名,叫白河却没有河,是个陆地村落。有个江户人向人吹嘘自己上洛去过京都。有人质疑他「你去京都路上路过白河了么?那里是什么样子?」那个人「去了,去了,路过白河刚好是晚上,我在船上睡觉,所以也没看到是什么样子。」
2、一期一会(いちごいちえ)意为很多际遇与邂逅,一生可能只有一次。出典自《茶湯者覚悟十躰》中记载日本茶道的开山祖师利休对弟子们的身教「路地へ入るより出でずるまで、一期に一度の会のように、亭主を敬畏すべし。世間雑談、無用也。」
3、愛別離苦(あいべつりく),形容亲人、爱人等离别时的痛苦。出典《大般涅槃经》,是佛教的八苦之一。
4、悪木盗泉(あくぼくとうせん),用法类似于「瓜田李下」,也有「不食嗟来之食」的意思。出典是晋代陆机的《猛虎行》「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5、月下氷人(げっか-ひょうじん)氷就是冰,这个词指缔结男女姻缘的人,类似咱们说的月老。出典是《晋书 索紞伝》。tvb前几年还拍了一部讲做媒人的港剧叫《金牌冰人》,应该是相同的典故。
6、窮猿投林(きゅうえん-とうりん)形容走投无路被收留的人,就不能再挑肥拣瘦了,收留者给予什么安排会接受。出典《晋书 李充传》
7、馬牛襟裾(ばぎゅう-きんきょ)类似于咱们的沐猴而冠、衣冠禽兽,形容没有学问、不知礼仪的人,却穿的光鲜亮丽。出典是韩愈的诗《符读书城南》「人不通古今, 马牛而襟裾。」
8、食前方丈(しょくぜん-ほうじょう)跟庙里的方丈没关系,形容饮食十分豪华,吃饭的时候,面前一丈都摆满了好吃的。出典是《孟子 尽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
9、食馬解囲(しょくばかいい)形容曾收人恩惠的人,在恩人陷入危难时出手相救。出典《吕氏春秋》。
10、蛇心仏口(だしんぶつこう)仏就是佛,蛇心佛口,类似于咱们的口蜜腹剑。出典是中国的佛教经典《五灯会元》。
可以说,日语中大多数拿的上台面的成语都是出自咱们中国的古代经典和中国翻译的佛教经典。其中的多半都是中国古代也用过的,只不过现在不常用了。下面再介绍几个日本原创的成语。
11、無我夢中(むがむちゅう) 意为,忘我地沉迷于什么。日本原创成语,无出典。
12、他力本願(たりき-ほんがん)意为期望依靠别人的力量,而非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愿望。出典是日本佛教净土宗经典《教行信証》,原意为信徒只要安心念佛,不需要自己修行,就能通过阿弥陀佛的本愿往生极乐世界。
13、一生懸命(いっしょう‐けんめい)这个比较中二,意思是连生命都搭上,努力完成某事。日本原创成语,无出典。
14、八方美人(はっぽう‐びじん)意思是八面玲珑、谁都不得罪的人。日本原创成语,无出典。
15、三日坊主(みっかぼうず)坊主是和尚,只做了三天和尚就还俗。形容那些三分钟热度的人。日本原创。
16、自業自得(じごうじとく)从佛教中衍生出,自己造下的业,自己要吃那个恶果。意思类似于咱们的自作自受。日本原创。
17、有耶無耶(うやむや)意为含糊其辞,用些有的没的说辞糊弄。日本原创。
18、岡目八目(おかめはちもく)围棋中衍生出的成语,意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日语原创。
待补充。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日本的新鲜事和冷知识么?那就关注信介君吧,嘻嘻。
我的公众号 信说霓虹 id:xinshuonihong。
韓語特有或韓語高頻、中文低頻的漢字成語
我田引水:按自己有利的去解釋
興清亡清:花錢奢靡
吾鼻三尺:自己都顧不過來了
賊反荷杖:倒打一耙
席藁待罪:痛烈反省
愚問賢答:在場的記者爆出雷鳴般的掌聲
咸興差使:有去無回
一絲不亂:行動井然有序
阿鼻叫喚:形容慘相
山前水前:該經歷的都經歷過了
五里霧中:毫無頭緒
把暫時想起來的列了一下,應該還有不少。
此外有幾個不是成語,但也蠻有趣的韓語漢字詞,大家可以猜一下是什麼意思:
何如間、於此彼、都大體、及其也
中日韩共处东北亚,地缘上一衣带水,中日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了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有隋唐时期的遣唐史、有鉴真动渡,还有近代周恩来、鲁迅、郭沫若等先进知识分子赴日本学习生活。
中韩之间有崔致远唐朝留学为官,有孔绍东渡高丽,还有韩国独立元勋金九先生在中国各地辗转27年,等等。
尤其是日本,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人称「中国帔日本刀文化刀母国℃乙」(中国是日本的文化之母)。在长期的语言文化交流中,日语从汉语中直接吸收了太多的成语,这些成语书写一般与汉语相同,读音亦模仿中国 古代汉字的读音,采用音读法,例如:
「一日三秋いちにちさんしゅう」、「隔靴搔痒」、「大器晚成 」等;
有的稍加改造但与汉语成语大致相同,例如:「千紫万紅」、「良妻賢毋」、「大器小用」等,
单看这些成语甚至很难断定是汉语还是日语。这就使以汉语为 母语的中国人在学习日语成语时,往往陷入用汉语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学习日语成语的误区,甚至出现以讹传讹的误译,误解。
尽管日本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大量吸收中国文化并将其作为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沿用至今,但是,传入日本被日本吸收的“汉语”与在中国使用的汉语是在完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培育和发展起来的。不同的地域环境和历史造就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走向。
因此,除了大量吸收、借用汉语成语外,日本人还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民俗风情、具体国情等利用汉字自造了许多成语。这类“日本造”成语是完全不同于汉语的、甚至是用汉语不可对译的,这些成语大致可以分成三种:
1、虽然完全照搬汉语,但是因地制宜,寓意不同的。
如落花流水,中文寓意为形容残败的暮春景色。后常用来比喻被打得大败,也指残乱而零落的样子。
日文寓意为男女之间相思相爱
铁石心肠,中文寓意心肠硬,不为感情所动,冷酷。
而日文寓意为不会被任何困难所压倒,具备铁一样的武士信念。
2、来源于日本独特的审美观。
从以上成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崇尚奇数文化,这是因为日本人自古就有以奇数为吉样数字的习惯。他们认为奇数是可以给人带来幸福和财富的数字,反之,日本人不喜欢偶数,特别是四和六,因为四、六和死、苦发音相同,但对偶数八却格外喜欢。
《新明解国语辞典》对「八」的注释有“吉利”之意,。
3、来源于日本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
人们所选择的成语的表达材料总是富有民族特征的。提到日本,人们首先会想到樱花和武士,它们成了日本的象征。樱花齐开齐落、绚丽缤纷的景象正好体现了日本人追求的团队精神美。
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像樱花那样在短暂的一生中干出一番伟大事业;而武士是大和魂的化身,对人、对事忠心忠义。樱花和武士在凋谢前依然保持高尚的风范,这正是日本人梦寐以求的品质,因此在日语中出现了许多以樱花和武士为题材表示赞美的成语。
4、来源于日本民族独特的宗教信仰。
宗教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体现,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人们在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很多日语成语都包含了大量的宗教文化信息,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儒教在日本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本人大力推崇中国的伦理道德,孔子被称为圣贤哲人,而《论语》则被称为“圣物”。儒教的很多理念成为日语成语的题材。
公元六世纪,佛教传入日本,释迦牟尼成了日本人的精神支柱,出现在众多的成语中。
指完成大的成就
5、来源于日本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成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它反映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日本是海洋上的岛国,盛产鲜鱼,鱼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从百鱼之王「鲷」 到最廉价的「鰨」都大量出现在日语成语中。、
鯨飲馬食,形容人的食量大,喝得多、吃得多,由于日本四面环海,人们对鲸鱼的食量有直观的感受);
和我们中国人一样,日本也是一个以大米为主食的国家。
故而出现了很多以米、饭、饼等为主题的成语。
韩语后续更新,如果有所收获欢迎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