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同
@王赟 Maigo的观点,输出中文词需要这个概念有中国特色,并且这个概念足够强势。
不过我还补充一点,就是中国人对世界语言之间词汇的交流方式还缺乏认识。现代语言中以英语为首,引进外来词的方式都是直接保留原拼写的方式引进,意译的引进方式越来越少见。我认为这是由于现代人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对概念分类越来越细致所致。例如同样都是动画,美国产的动画叫cartoon,而日本产的动画使用了日语的anime来表示,因为美国动画和日本动画在表现形式和受众上有明显区别,再用同一个词来表示就不合适了,有必要进行细分。而为了明确区别这两个概念,与其使用"Japanese cartoon"这种强行附和到cartoon上的翻译,不如直接使用anime来区别。
而中文由于汉字的特性,长期以来对外来概念倾向于使用意译,这就导致中国人无论是引进还是输出概念,首先想到的都是意译。例如中国的“拉面”,翻译成英语变成了"stretched noodles",平淡无奇没体现任何中国特色,而日本人直接将拉面翻译成"ramen",瞬间就与其他食物区别开来了,还能形成品牌效应。
因此我认为想要将中国概念以拼音形式推广出去,还要逐渐改变中国人凡事皆意译的观念,意译词不利于将我国特色概念与输入国本土固有概念相区别,输出起来会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