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正好可以拿我导师当例子。
几年前,当我的导师告诉我他决定离开美国来德国的时候,我口无遮拦的问了一句:“为什么啊?”他也很坦诚的回答了我:“因为钱多。”那时的我并没有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准确意思。
现在的我可以稍微解释一下。美国和德国的数学教授工资标准不同,一般来说,美国私立大学数学教授的工资要高于德国大学同样等级数学教授的工资。因此,准确来讲,我的导师由美国来到德国,工资不升反降。
那么钱多在哪里?
就是科研经费。导师在德国的经费是五年几百万欧(特聘,过了这五年就没有这么好了),而在美国的经费是三年十几万美元,钱多了不止一点!
那么钱用在哪里?
最大的花销是招人!博士后和博士生。在美国的时候,导师的经费主要是支持他自己和仅有的两三个学生参加和组织各种学术活动,没有额外的经费支持博士后,甚至包括学生的奖学金也是来自数学系的TA工资(俗称教学助理)。在德国,最夸张的时候,导师组里有超过十个博士后或访问学者和七个博士生,前者一年税前工资大概有五万欧元左右,后者大概不到两万。
剩下的花销主要是学术活动。平均每年参与组织约一个学术会议,报销所有与会者的差旅费。为研究组的工作人员外出参与学术活动提供经费。
花销最少的部分是置办办公桌椅和办公室电脑,打印机,纸和笔。
相关背景补充说明:
1,导师的研究方向是纯数学。组里所有人的工作基本都是看论文,想问题,写文章。抽象程度非常高,基本没有现实应用。
2,某种程度上,导师说的“钱多”不是指他的个人收入增加了,而是指我们所工作的这个领域经费变多了,从而能够支持更多的年轻数学家继续从事数学研究。在这个圈内,我的导师“最近几年有钱”是出了名的,很多年轻的数学家都是从他这里开始博士后生涯。
3,数学经费申请越来越难。即使在德国这种数学家很受尊重的国家,每一次申请经费都会联合好几个学校最好的数学家一起申请,每一次的申请也都会做好失败的准备。主要的原因是现在的数学前沿领域太过抽象,而科研经费的审核又大多为非专业人士所把持。
最后,求不要苛责,数学家讨个生活不容易!从我的经验来看,如果不是因为喜欢数学,大部分人早就已经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