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叫刻奇。别这么假惺惺去关注科学研究了,念两句‘戏子家事天下知’,转发几个袁隆平牛逼关晓彤傻逼,你就心怀家国天下了?你不是真心关注科研,你转发只是为了昭彰天下你不肤浅。
真正关心科研进度的人,看明星八卦也不妨碍。而只看明星的人,不懂科研也没做错,毕竟社会有分工。这些人啊,为大科学家哭冤,好像别人很怕在微博被抢风头似的,需要几个赞证明自己的人只有你。袁隆平在科学界的关注度需要你发微博朋友圈来施舍?
自然科学基金委不会根据微博点赞来分配科研基金,袁隆平也不会因为成为大V而灵光一现。所以别说得平民关注科研进度好像有啥贡献似的。
你要真想为科研做点贡献,多带孩子去博物馆科技馆,别转发你似懂非懂的伪科学文章,家里有做学术的别老问人收入,别在网上骂科研项目浪费钱,做到这些比什么都强。
要是哪天我也成了科学界的巨星,而正好微博又被八卦搞瘫痪了(如果那一天微博还在的话),千万别发类似问题,我会觉得被冒犯。
------
我并非一棍打死所有转发的人,就是诛心之论,各人心里有数。
这很公平。
为什么呢?因为:
鹿晗有一时之名,袁隆平有千秋之名。
鹿晗总有一天会老的,会死的。
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驰。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计。甚至多半等不到鹿晗老,鹿晗死,他就会先一步过气。甚至到了他真的老死了的时候,发个讣告都未必有人关心了。
但是袁隆平先生,却是会载之于青史,录之于金石,死且不朽的。今天有人知道他,明天有人知道他,千秋万代之后,也还是有遗泽于人世。
所以还需要有什么不平呢?
雷霆雨露,莫非天恩。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
费了一会儿工夫才想明白题主在问什么。
对于攀岩运动来说,超过90度的倒攀确实不好处理,但攀岩和攻城又是两码事。如果有人精通攀岩,那么放在历史上的攻防战里,他的活动方式应该是潜入,不是作为普通士兵参加强攻。假如我们把城墙修成超过90度角的悬崖,那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会塌。
好,我们按住牛爵爷的棺材盖子,硬把城墙砌成超过90度的斜坡,增加攀爬难度这个设定在实战当中也未必有看上去那么美,因为:
用倒攀增加攀爬难度的意义不大,最大的用处是消除城下死角,人站在城头就可以对城脚的目标进行垂直打击,不过这样的功能显然不用大费周章把整座城都建成那么大的角度,只要让城头外飘就可以了,叫做突廊:
这个结构,在中国宋代的城墙上曾经昙花一现,详情大致可以参考骑砍火与剑里俄国城头常见的带棚回廊。明代技术退步又消失了,所以明末开封之战时,守城的明军不得不重新发明这个技术,造型也变成临时搭建、简单伸出城外的栈道类建筑,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完全没有被推广,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古城墙无一例外都没有这个构造。
据 @二不尚书范景文 主张,悬空突廊构造并非宋人专属,学术问题大可商榷,毕竟我读书少,但声称我对他剽窃或者斗兽棋就不知从何而来。可以肯定的是,在明朝末年的开封,这种技术属于有需求但尚未被采用的状态,否则张坚的悬楼不会被当成发明创造,也不会在城头大量搭建。
针对城头遭到火力压制以及城脚死角问题,戚继光发明了悬眼这一工事,在长城上的实际运用如下:
不过这个结构并非处处都有。
西安城墙建于明初,当然是没有的,但清代建造的开封城墙也光溜溜的就不太好理解,考虑到开封城墙曾经被大规模修复,图中也明显有上下异色的现象,无法考证原先是否存在过悬眼。
沈阳城墙,悬眼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