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 @Jyunhou 所言,可能是方言中保留尖团音的问题。
真的怀疑当初普通话是怎么定出来的,拍脑袋吗?
决定是不是保留尖团音的过程,还真不是拍脑袋,而且纠结了好久:
清末民初的时候,北京(及河北北部)方言已经没有尖团音的区别,题目里的“心”与“欣”都读xin,而有的地方方言仍含有尖团音的区分(比如中原地区)“心”读 sin“欣”读 xin
1909年(清朝末年)-1913年(民国初年)经过一些活动,制定了一版“国语”(现在称为“老国音”)。
1913年召开的“读音统一会”,以清李光地《音韵阐微》中的“备审字”作为审音字类,依每省一票表决,逐一比较。经过一个多月,审定6500多个字的“读音”。(《音韵阐微》是中州韵体系,有尖团音)
老国音的特点是“京音为主,兼顾南北”,分尖团音,具有入声。
1919年“国语统一筹备会”编辑出版了《国音字典》,确立“老国音”为国语标准。由于“老国音”与北京语音之间差异很大,1920年爆发了“京国之争”,很多组织自行以以北京音为国音标准。
1920年代兴起白话文运动,偏书面、偏传统“韵白”的“老国音”相对偏口语、偏实际北京语音的“北京音”更为受到抨击。1920年,“国语统一筹备会”主张国音应当以实际存在的口语语音作为标准。1924年至1926年,增修国音字典委员会修订了老国音,将汉字读音改为以北京的普通读法为标准,即“新国音”。
新国音以北京音为主,尖团合流(不区分尖团音),没有入声。一些字词读音偏文读,其读音和声调可能与后来的普通话不同。这个方案49年后被台湾地区沿用。
1956年,“普通话审音委员会”成立,此后普通话一直在逐渐制定与修改之中。(高考生的眼泪.jpg)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尖团合流(不区分尖团音),没有入声。读音偏口语白读。
“新国音”和“普通话”内部都很少存在“文白异读”,绝大多数都处理成了多音字。
至于尖团音,除了在一些方言中有保留外,昆曲、京剧等的念白是区分尖团音的(虽然不太一样)。本身方言区分尖团音的,可以更方便地了解这些传统文化,但还是要学好普通话哦。
好像很多人在讨论自己方言有没有尖团音啊,贴点资料吧
百度百科的一张图,对三十六字母按尖团音(的来源)分类和举例
古音小鏡·歷史語言學 生成的方言字音-地理关系图
(从图上看,中原(官话)、胶东(官话)、江南(吴语、江淮官话)的差异应该是尖团音引起的,福建(闽语)、两广(粤语、西南官话)应该是分的,但单从图上看也可能是带介音的颚化和声母丢失造成的差异,我找找有没有能分开这种情况的字举例子)
再找一个例子不带介音的例子 取-曲
(这个例子更清楚,取样也更多,图上红色地方的方言一般是分尖团音的,蓝色的不分。由于互相有遮盖,有的可能显示得不明显,可以去上述网站进去找两个字,把结果的地图放大看看)
比如敝人老家在两片区分尖团音的地区中间,一点都不分,哪个字是尖音、哪个是团音全靠查。。。。
操 我以为在喊我
女王:求求题主放过我,我可不敢有什么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