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已经成为中文表达习惯的“翻译腔”?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比较典型的是介词、连词、助动词等词汇和被动句式的大量使用。

从构词特点来说,大多数情况下,中文是可以不借助介词、连词这些词汇进行表达的。但是现在很多人,也包括我自己,已经形成这种表达习惯了。

另外,中文语法中是可以不出现主语的,但现代语法中一般会认为这是个错误。以《水浒传》中的“风雪山神庙”一节为例:

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把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

可以看出来,从“把被卷了”到最后,这么长的一段文字中,作者没使用一个人称代词,但却并不影响我们理解这段文字。

放在英语语法和现代中文语法中,这就得是病句了。

我上面所写的这句话,如果按照中文的表达习惯缩略,改成“可以看出来,从把被卷了到最后,没使用一个人称代词,却不影响我们理解这段文字”,也可以在没有名词、代词的情况下表达清楚我的意思。

在这个意义上说,当下的整个“语法”其实就是舶来品,因为中国古代是并无成文的“语法”概念的。今天所用的语法,本身就是借鉴了西方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然后应用到中文上制定出来的。这其中对主谓宾定状补等的定性,以及各种前置后置,本身就是中国现代语言建构的一部分。

更值得一说的是一些英文句法的应用。例如:

当下中国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尽管人们的收入在增长,结婚与生育率变得越来越低。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句子。

首先,在这个句子中,中间的这句“尽管人们的收入在增长”是很典型的英文长句中加个“though XXXX”的结构,中文一般不这么用。

其次,“结婚与生育率变得越来越低”这里面的“变得”在英文中是必须的,但在中文中却不是必须的。此外,“结婚率与生育率”中的连词“与”也不是必须的。你说一句“结婚率、生育率越来越低”没有任何问题。

第三,“尽管人们的收入在增长”这句话里,是否用“的”并不影响句意,而英语中不加's就是错的。“收入在增长”改成“收入增长了”,也没问题。

按照过去的中文表达习惯,这句话改成是“尽管中国人收入增长了,但生活压力却越来越大,结婚率、生育率越来越低”会更合适一些。

最后,还有个要说的东西,是标点符号的使用。这个东西很少被人提到,但对于中文句法的改编却非常重要。

以破折号为例,按照现代语法的解释,其作用是:

破折号用途广泛,首先用来引出解释说明的语句,其次用来表示语意的突然转折和声音延长等。

还是以上面的这句话为例,放在古代汉语中,可以这么说:

今仓廪足、百姓丰,然愁郁充于天下,婚育日衰。

有了破折号之后,这个句子就可以这么说:

当下中国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结婚与生育率变得越来越低——尽管他们的收入在增长。

这种表达方式,在传统中文中是绝对没有的。

再有破折号可以作为补充、解释:

灯光,不管是哪个人的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在这个角度上说,现代标点符号体系的使用,拓展了传统中文的表意空间,让句式结构更灵活。与此同时,因为标点符号的使用,中文与外语的结构也越来越像,很多人也习惯于直接将外语的表达方式直接拿过来。在学术领域,这个特点表现得更明显。


user avatar   adobe-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研究生难免需要完成一些翻译任务,但经常翻译得“不像人话”。最近,我的翻译作业也被老师吐槽了“语句不通”。不过,他很体贴地给我安利了余光中谈翻译的几篇文章。看完之后,收货很大,尤其是余光中举的常见反例,简直就是我本人。顺便分享笔记给大家。

1、英文中喜欢用抽象名词当主语,中文更喜欢具体的名词,经常是人来主语。

反例:他的收入的减少改变了他的生活方式(主语是抽象名词“减少”)

正确:他因为收入减少而改变生活方式(主语是“他”)

2、中文常用一件事情(一个短句)做主词,英文则常用一个名词(或名词词组)。

反例:横贯公路的再度坍方,是今日的头条新闻。(“公路”作为定语修饰“塌方”)

正确:横贯公路再度坍方,是今日的头条新闻(前面这个短句就不是名词了,而是个短句)

3、英文好用抽象名词,其结果是软化了动词,也可以说是架空了动词。

apply pressure: press

give authorization: permit

send a communication: write

take appropriate action: act

这里的apply/give/send/take都是若动词

当代的中文也已呈现这种病态,喜欢把简单明了的动词分解成「万能动词+抽象名词」的片词

(一)本校的校友对社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昨晚的听众对访问教授作出了十分热烈的反应。

(三)我们对国际贸易的问题已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四)心理学家在老鼠的身上进行试验。

去掉弱动词的表达法:

(一)本校的校友对社会贡献很大。

(二)昨晚的听众对访问教授反应十分热烈。

(三)我们对国际贸易的问题已经详加研究。

(四)心理学家用老鼠来做试验。(或:心理学家用老鼠试验。)

4、名词成灾:英文中有很多抽象名词,翻译过来则可能成为伪术语

名词成灾的例子:这本传记的可读性颇高

正确:这本传记很好看/这本传记很动人/这本传记引人入胜

5、中英文的单复数形式不一致

英文的复数形式很简单,比如可能直接加-s

中文名词没有复数变化,虽然一些情况下会用“诸姐妹”“众丫鬟”“民众”等来表达复数,但很多时候并不需要表达复数。比如说“所有的顾客”“全校师生”本来就是复数,并不用加“们”。

6、英文喜欢用"one of ……”,中文很多时候不需要翻出来

反例:李广乃汉朝名将之一。

7、英文里词性相同的字眼经常用"and"连接

比如,man and wife, you and I,中文时候表并列时无需连接词,比如只需要翻译成“夫妻”“你我”

反例: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以及茶。

正确:柴米油盐酱醋茶

8、英文中的介词应用很多,起到润滑的作用,中文则不需要。

反例:

欢迎王教授今天来到我们的中间,在有关环境污染的各种问题上,为我们作一次学术性的演讲。

由于秦末天下大乱,(所以)群雄四起。

9、英文在形式上重逻辑,喜欢交代事物的因果关系。中文只用上下文作不言之喻。

反例:

因为清风徐来,所以水波不兴。

由于他的家境贫穷,使得他只好休学。

正确: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他家境贫穷,只好休学。

10、英文中经常有很长的副词修饰,很讲究从属的关系。翻译的时候可以把“地”去掉,代以逗点。有些副词也可以删掉。

反例: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地还是去赴了约。

正确: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还是去赴了约。

反例:国父孙中山先生成功地推翻了满清。

正确:国父孙中山先生推翻了满清。

11、学会少用“的”

反例: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白色的鸭也似有一点烦躁了,有不洁的颜色的都市的河沟里传出它们焦急的叫声。

正确:

“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可以译成“参差而斑驳”

“有不洁的颜色的都市的河沟”可以译成“都市的脏河沟”

12、英文的形容词一般在名词之前,称为“前饰”,中文则不会用太长的“前饰”,可以用“后饰”

反例:

我见到一个长得像你兄弟说话也有点像他的陌生男人。

正确:

我见到一个陌生男人,长得像你兄弟,说话也有点像他。

文言文中经常用后饰,比如: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白话文可能变成: 项籍是一个身高八尺,力能扛鼎,同时才气过人的汉子。

13、英文中常用被动语态。中文一般是主动语态,施者做主语。

反例:新大陆被哥伦布发现了。

正确: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被动语态可以用更灵活的译法。不要千篇一律地译成“被”

反例:他被怀疑偷东西。

正确:他有偷东西的嫌疑。




  

相关话题

  汉语拼音中的 ü 未来有可能被广泛地书写为 v 吗? 
  有没有人觉得有人给你发「啧啧啧」这个词很令人不爽,给人感觉像一个刻薄的婆娘在一脸不屑地咂嘴? 
  除了古希腊语,世界语,还有哪些语言保留了中动态? 
  民国时期的学者是如何做到精通各国语言的? 
  既然程序员可以理解为机器语言的翻译官,为什么程序员大多是男性? 
  中东历史中的术语为什么不能直接翻译? 
  如何通过阅读英文网站提高英语水平? 
  为什么伽利略的「伽」字读作 jiā 而不是 gā? 
  法语中h不发音,怎么表达haha呢? 
  日语有写一句话只写汉字省略假名的情况吗? 

前一个讨论
你所知道的那些高效率提升写作水平的暗黑技术?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华为首款电纸屏平板MatePad Paper,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