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粉这个字一开始代表的就是白色。
粉,从米从分,分亦声。本义就是碾成末的米,后来引申到豆粉、麦粉一类,再进一步引申成白色。
《战国策·楚策三》:“彼郑周之女,粉白墨黑,立于衢闾非知而见之者,以为神。“
墨就是黑色,那么显然前面这个“粉”是白色的,不过这个粉指的是涂脸的化妆品,其实也是米粉。
《楚辞·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泽只。”黛是黑色染料,描眉毛的。
《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
以上“粉”字表示的意象都是白色。
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我们熟悉的“粉妆玉砌”就是在表示白嘛!
至于为什么“粉”字能表示粉红色,跟它能表示化妆品有关系。
古人一开始以白为美,用米粉擦脸。从汉代开始审美风向逐渐转变——变成喜欢红色了。
《木兰诗》:“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但是需要注意,这个时期的“红”实际上指的是当今意义上的粉色,可能颜色会稍深一些。当时想要表示今天意义上的“红”,用的是“赤”字。
《急就章》:“缙红繎。”颜师古注:“红,色赤而白也。”
而当时“红妆”在化妆时所用的载体依然是粉。
《齐民要术·卷五》:“以汤淋取清汁初汁纯厚太酽,即杀花,不中用,唯可洗衣;取第三度淋者,以用揉花,和,使好色也。揉花。十许遍,势尽乃止。布袋绞取淳汁,着瓷中。取醋石榴两三个,擘取子,捣破,少着粟饭浆水极酸者和之,布绞取沈,以和花汁。若无石榴者,以好醋和饭浆亦得用。若复无醋者,清饭浆极酸者,亦得空用之。下白米粉,大如酸枣,粉多则白。以净竹箸不腻者,良久痛搅。盖冒至夜,泻去上清汁,至淳处止,倾着帛练角袋子中悬之。明日干浥浥时,捻作小瓣,如半麻子,陰干之则成矣。”
汉朝丝绸之路引进了红蓝花,后来的人们把花拿来加上其他东西给米粉染色,染出来了红色(今天来看是粉色)的脂粉。
后来到了唐朝,“红”正式取代了“赤”,成为了今天意义上的红色。
《忆江南·其一》:“日出江花红胜火。”就是典型的例子。
“红”字的意象转变成了red,那么当然pink的表示就空了出来。于是“粉”这个字的意象就开始向这个方向偏移。不过具体时间我没有查到,直到《康熙字典》依然没有正式地记载“粉”字已经可以表示pink这一种颜色了。我个人有两种猜测,一个是这个字仅在民间广泛使用,另一个是它可能在近现代才彻底“转型成功”。至于具体是哪一种情况,又或者有没有其他情况,还需要查阅很多资料,不过大体上应该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以上。
麟之趾
(先秦)佚名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