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字的字源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wei-zi-18-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㞢」只是在甲骨文的用法中相当于「有」,但这个字是个什么东西——不知道。


〇.语料对比

先讲点废话。

我们都知道著名的「罗赛塔」石碑:

1799年,拿破仑远征军在埃及罗赛塔发现一块石碑,上面有三种语言:古埃及象形文字、埃及草书和古希腊文。

人们意识到,石碑上实际是用三种不同的文字,书写着同一篇碑文。于是1822年,法国的语言学家商博良,藉此破解了失传1400年的埃及文字。

其破解的关键在于:语言之不同,只是「编码」不同,但如果背后所承载的「信息」是一样的,我们就能对此进行统计分析。多语料的对比,也是我们现在「机器翻译」的基础。

事实上,我们对甲骨文、乃至各类古文字的释读,大抵也是通过「语料对比」推演结论,而并非「看图说话」。


一.甲骨文分组

我们现在混言「甲骨文」,好像「甲骨文」就是指某一种特定的字体。但这是不对的,甲骨文只是刻在龟甲、牛骨上的文字,不同的刻手完全可以刻出风格迥异的字来。

郭沫若曾说:「書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鍾、王、 顏、柳也。」 这是郭在赞赏甲骨刻手的字,说当年书写甲骨文的人,就是商朝的钟繇、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啊!

这话一则说甲骨文有其艺术性,二也点明了甲骨文内部,实际各有风格。于是按其字体风格,我们可以把甲骨文分为若干组。不同组之间,时代、用字习惯等等都不尽一样。

给个图:

第一个意识到甲骨文分期断代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系统性研究的是董作宾。在此之前,学者对甲骨文内部的组别差异乃至时代差异,可以说毫无概念。

好,我们接下来回到问题。


二.「㞢」与「又(有)」

我估计很多读者已经能猜到我要说什么了。

「㞢」与「又(有)」的论述很早就有,董作宾当年将甲骨文分为五个时期,他在做完他的分期研究后就说:

第一期以「㞢」为有无之有字,至第三期则完全以「又」代「㞢」。第三期的「受又(有)又(佑)」就是第一期的「受㞢(有)又(佑)」。

甲骨文多是卜辞,其占卜的内容很多都是一样的。而在同样的占卜内容、同样的格式里,有的卜辞写作「㞢」,有的写作「又」。董作宾举了一个例子,说第三期的「受(有)又(佑)」就是第一期的「受(有)又(佑)」。

于是我们对比一下就知道:「㞢」和「又」就是用不同的字,在表示同一个意思。

细致来说,第一期与第二期前期,「㞢」和「又」两个字都是出现的,但用法有区别。祭祀名「侑」和有无之「有」通常写「㞢」,左右的「右」和保佑的「佑」通常写「又」[1]。第二期后期开始,「㞢」字便消失了,全部用「又」来代替之。


三.总结

所以我们说「㞢」是「有」,仅仅是比对出来的,这个做法和商博良破解罗赛塔石碑没什么区别。

按照古文字的一般规律,我们可以认为:「㞢」是一个和「又(有)」同音或近音的字。于是在某些甲骨刻手的习惯里,用「㞢」来表示祭祀名「侑」和有无之「有」。

至于「㞢」这个字本来是什么意思,其实我们是不知道的,「㞢」完全可以是一个与有无的「有」毫无关系的一个字,只是因为同音或近音的原因而被借用了。拿「㞢」的字形和「有」的意思进行撮合,实在是没有逻辑上的必然性。

关于「㞢」字字形的说法有很多,但大抵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所以在此都不引用了。


至于「有」,我们知道「又」画的是右手之形,而「有」则是右手拿着一块肉,可能就以此表示「拥有」吧,反正大家一直就这么说的...(


参考

  1. ^ 绝大多数如此



  

相关话题

  这个字念什么?好高傲的样子? 
  钟鼎文和籀文的关系如何? 
  游和观为什么相关? 
  能恰好用26个拉丁字母打出所有汉字是巧合吗?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简化字是合理正确进步的? 
  为什么日本不全用汉字,而是一边用汉字一边自己发明文字? 
  “有”字的字源是什么? 
  部分和繁体字差别巨大的一简字是如何变来的? 
  你认为,哪个字、哪个词最能代表你的 2019 年? 
  要不要恢复使用繁体字呢? 

前一个讨论
在街斗的环境下拳法和腿法哪个实用?
下一个讨论
过年有什么好玩的娱乐方式?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