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首先是哲学,它的逻辑层面全是为什么会这样的问号组成,只有应用层面才是‘应该用这种方法来解释这个问题’。中国自古就没有哲学层面的思考,所以自然也就没有数学家的出生。
数学中蕴含了一切宇宙中宏观的问题,也蕴含了人生中一切已知或未知的微观答案。比如123不过是非常之寻常的数字,有谁会去追寻它的不寻常?但若你真去探究它的不寻常,你就会因此而打开通往另一个境界的大门。这就是数学中的哲学意蕴,让科学从中萌芽。但在中国,就从来没有追究这种意蕴的人,自然也就打不开那扇哲学的大门,又何来后面的科学大门呢?
中国人的认知里,从零到无穷里,仅用一个‘万物’便已一带而过,然后沉睡在哲学的大门外几千年而不得入其中一丁点。若有人花点心思,就会发现从0到1,从1到2,其实便已有永难到达的无穷之数让人无法跨越,那么,就从这小小的微观探究之中,也足以发展出惊世骇俗的哲学理论,然后找到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获得文明进化的密码。从而开启具有自我进化和扩展的文明征途,可惜,在这方面一直毫无迹象,哪怕歪打正着的偶然也没有。这是中国人最悲哀的地方。不分今古。
你自己翻翻数学书,这里我推荐老大中的变分法还是哪本我忘了,反正是他写的,你看看同时代的欧洲那帮说是大牛都是轻的,简直是世界之巅的那一批数学家是怎么传承有序的。同时代咱们这边还tm研究筹人传呢吧?
再说说知乎上的那位李网红,在国内是个什么熊样我就不说了,出国坐火箭了,你要说数学需要什么硬件你信么?不就是帮扶起来了么。
你自己想想假如数学有族谱的话一边能排到欧拉这种人,一边过了民国都找不到爹的环境还能比什么啊?比人多么?
咱们就是说近世代数基础这本书,没说张禾瑞不好的意思,但是这本书就是反应了咱们那个年代数学有多贫乏,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到现在有些大学的数学还是应用为主,大数据开的比谁都快,连个纯数的研究生都开不起的211还有呢,丢人。
并且我敢说数学系算是最勤劳的一批人了,躺在床上你想不了实验,但是想数学能想几天,你要说别的学科还能靠良好的实验条件去追一追,数学我不知道怎么追,唯一的办法就是靠挖人,在不就扩展新领域,但是说实话新领域都没人扩展的快。挖人就更有点好笑了。
其实你看吴宝珠的成长路线也能看的出来,数学小国出成果的话是怎么出来的。蛮可笑的数学这种纯理性思考的科目,对环境要求是最高的。
王敏中老先生,四十岁以前一直担任数学分析和理论力学的教学助理,没发过一篇论文。
梁灿彬老先生,年轻的时候一直在给本科生讲电动力学,人到中年才开始接触微分几何。
力学家Eshelby一生只发过47篇论文,51岁才当上正教授。但是人家照样是顶级学者,荣获铁木辛柯奖。
连续介质力学名家Epstein是当上教职以后才开始钻研微分几何。
应用数学家、力学家Gurtin的学术事业是从一名机械工程师开始的。
理性力学家Toupin根本就不在高校,而是一直在工业界。
……
这些例子不是孤立的,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我们基本都是反过来的,学生时期立大志,要做最牛逼的学问,然后被社会教做人,逐渐消磨掉锐气……
我们组最近新来一个理力的本科生,说自己自学了交换代数,以后想做代数几何,语惊四座……现在一直有这样的风气,追求牛逼,但是从不了解牛逼为何而牛逼。
他们总是一窝蜂的去追求代数几何、范畴论、数学物理……这些他们自认为站在鄙视链顶端的学问,然后quit。不是因为他们在遭受现实打击后不再年轻,而是他们从没真正拥有过童心。
王老那些人给我的印象一直都是虚怀若谷,从不会自持身份,真诚而又谦卑,对待学问童心未泯,尽管已经七八十岁一提到自己的领域依然两眼有神。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负阴抱阳,生生不息。这样做学问才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