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螃蟹是不是本来就叫旁海? 第1页

  

user avatar   sri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蟹”讀呼買切常見於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和閩粵一般都讀胡買切。

以下來自陶寰《吳閩語云、匣母的讀音和閩語全濁聲母的清化》:

“蟹”據曹憲《博雅音》有“呼買切”一讀,吳語“蟹”應該來自這個反切。但“呼買切”和《廣韻》的“胡買切”的差別衹是一清一濁,讓人懷疑它們之間可能會有某種關係。根據《漢語方音字彙》,現代漢語方言中,“蟹”讀陰上調的方言還包括江淮官話、西南官話、湘語、客家話、贛語等長江南北的方言,但閩語、粵語廣州話均不在此列。另據瞭解,中原官話光山話也讀陰上調(王芳,私下交流),但光山話與贛語有歷史關係。對於這一點,可以有兩種解釋:一是“蟹”本來就有一清一濁兩個讀音,今天各方言的來源不同;二是“蟹”衹有“胡買切”一讀,但清化的早晚不同,沿江這些方言包括閩語在內,其聲母先於北方方言和粵語廣州話發生清化。第一種解釋比較簡單,跟我們的討論無關。第二種解釋是本文主張的解釋,可以找到一定的證據: 一、曹憲與陸法言是同一時代的人,《博雅音》和《切韻》也相去不遠,稍早的《玉篇》也衹有“諧買切”一讀,何以三本書的反切有清濁之別?如果不是《玉篇》和《切韻》漏收一個讀音,那麼很有可能是他們的讀音本來就有差別,顧野王和陸法言更傾向於收錄“正音”,而曹憲是江都(今揚州)人,他的反切很可能反映了當時江東方言的特殊讀音。換句話說,可能在他那個時代,江東方言的“蟹”就已經清化,而同時代的通語中,“蟹”仍讀作匣母。二、《廣韻》“蟹、解(曉也)”同音,今天的吳閩語中,曉義的“解”都讀爲ɦ或ø,與“蟹”的聲母不同。如果閩語的“解”和“蟹”都來自胡買切,那麼它們的聲母今讀不同衹能是清化早晚的不同造成的。基於共同吳閩語的假設,我們認爲,吳語的“蟹”跟閩語的來源相同。


明末徐昌祚《燕山叢錄》所記當時北京話有“無歸著曰沒腳海”,這一條也見於沈榜《宛署雜記》,這顯然就是“沒腳蟹”。明代北京這個讀如“海”的“蟹”應是從近江方言借來的。

聲調之外,“蟹”讀“海”跟“鞋”讀“孩”的原因是一樣的。




  

相关话题

  粤语入声对于外省人来说是不是很难? 
  为什么很多人会把儿化音默认成北京话中才有的特色呢? 
  在没有推广普通话或者官话的年代,那些讲粤语、闽南语、吴语方言的人能听得懂普通话或者官话吗? 
  有哪些因为方言导致的误会? 
  如果一个字被多数人读错,那么其读音是否应改成多数人的读法? 
  为什么用英语能够表达出母语难以启齿的事? 
  世界上有哪些国家的语言像中国一样丰富?他们又是如何看待他们的方言? 
  「朴」是不是朝鲜族(包括韩国人)特有的姓氏? 
  张家口市为什么讲晋语? 
  为什么中国从北到南很多地方称「香菜」为「芫荽[y(u)án sui]」,但「香菜」似乎成为了标准词? 

前一个讨论
矿山修复中对地表复绿(尤其是种竹子)为何能降低地表温度,增加降雨?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 AMD 6 月 1 日发布的 3D Chiplets (3D V-Cache)技术?





© 2025-04-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