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有人说普通话时会使用某些明显不属于普通话的方言词? 第1页

  

user avatar   ChuyeKar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四川生,甘肃长大的。虽然从小身边环境里全讲普通话,但是方言字很自然的就揉进来了啊。


比如我问“多少”,习惯性的会说四川人的“好多”,大概从小没改口。身边的北方人都会理解错掉。

说好玩儿,有意思,滑稽,我觉得最有表现力,也是最喜欢用的一个字是兰州话的“ðáo”。非常带劲儿。(没错儿!这个音用汉语拼音已经不够了,得上国际音标了。)

然后,老家是东北的,所有你们说的东北词儿,我也是当普通话用的。


没事儿啊,说这些有什么呢。根本就没有“土不土”的事儿,熟悉的人说的时候图个亲切;交流的时候,只有沟通便利与否的区别。别把100%普通话当作必须,换个心态吧。


然后就是三种情况了吧。


  1. 平时为了对方不蒙蔽,我会礼节性地把它们切换掉。
  2. 遇到来自这些地方的同乡,自动打开,像是回家一样(话说,有三个家还是很好的),这大概就是广东同学们用咩的原因了吧。
  3. 遇到自己实在喜欢相处的人,我会把自己最喜欢用的这些词分享给他/她,教会这个词怎么用,然后变成圈子里的愉快的切口(哪怕有时候不完全和语法,也挺好玩儿啊)。


就这样。


user avatar   zha-zheng-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管你离家多少年,将普通话锤炼得(自以为)多标准,乡音的土味才是你语言系统里的内核。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和别人聊天时,哪一个咬字,或是音调,会出其不意地曝露你的出厂设置。


如何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难倒的不仅是外国人,还有离家出走潜伏在各大一线城市的“外地人”。


大部分人是用方言的骨架撑起普通话的外皮,只用音调的变化给它套上一层遮羞的薄纱。夹杂着方言的词汇一出口,你是哪里人,透过薄纱看见骨架,就知道得一清二楚。


土味普通话到底是藏不住的。





东北普通话




东北话的可贵之处在于,天然觉得自己就是普通话


同化,是东北话的基础能力。


出门在外的东北人很少想家,因为一个资深的东铁无论身处班级、寝室还是办公室,都可以用东北话迅速把身边的人都变成“老乡儿”。


东北人明明可以说好普通话,但他们偏不。一定要在一句好好(hǎo hao)的话里扔一颗苞米粒儿,让整句话都变成大碴子味儿。


人走请
我去银行求(qiǔ)钱
这里不钓鱼
我想吃(涮)羊
这菜香了,隔了十里地都能闻着
你这包贵的(通常表夸赞,被夸的人心里老高兴了)




东北人看到这张告示的反应普遍是:没毛病啊,zǎi zè儿就sì不好使,zhí道不?


直肠子的东北人向普通话靠拢时,努力把音调说得中正平和已经是最大的妥协。


他们压根儿意识不到暴露的本质在于用词不对。


一向自称“普通话搁(gě)全中国属最标准”的哈尔滨人,考普通话水平测试拿个一甲、一乙就跟玩儿似的。但有时候只需说一个字就能出卖他们。




综艺《向往的生活2》里黄磊说起自己的黑龙江籍学生肖显鹏,去面试时只说了一个字就被别人认出是东北人——都是“我削你啊”惹的祸





湖南普通话


在语言输出能力方面,东北人要是称第一,只有弗兰楞敢提出异议。




《创造101》的小姐姐们忘不了被湖南girl李子璇的塑料普通话支配的恐惧。


在国外摸爬滚打多年的“长沙小骄傲”张艺兴“乡音未改”,张口一句“哎呦喂”,塑料味儿立马就出来了。




"哎哟喂!下不了舌!"


即使是中传播音系毕业的小姐姐,只要一回湖南老家,好好的新闻联播腔也会立刻被拐跑。


湖南塑普的特点是咬字懒散、转调丰富,每句话尾音拖得很长,再搭配上令人“耳花缭乱”的语气词:


好不
快点
zè个nán球的nán字我怎么找不到(来自一个弗兰妹子使用拼音输入法时的困惑)
我现在嗦的就似扑腾发撒


老一辈湖南人普通话里的塑料味来自于说话中无意识地掺杂了纯方言词,即使已经转成了普通话的音调,比如:


你别抽弗水(chōu fú shǔi )哟!


“抽弗水”在湖南话里相当于“吹牛、瞎扯”。湖南朋友很形象地跟我解释:“就是用嘴巴抽干洞庭湖的水噻!”


果然是“横巴蛮”的弗兰楞。





四川普通话


虽然川普的感染力不及东北普通话和湖南塑普,但一点儿都不影响四川人的自信——操着一口川普走天下,好像全世界都听得懂四川人讲话。


讲一个亲身经历。曾经在尼泊尔加德满都一家酒店里,看到一位四川大妈对着前台的印度妹子挥着一叠“毛爷爷”,口中嚷嚷“fuán(换)钱噻fuán钱噻”。对方一脸迷茫。但几天之后,前台妹子就开始用她学会的第一句中文——川普,自如地招徕中国顾客。


类似的情况还有,当地一些尼泊尔商人跟四川人学会了川普吆喝:


幺妹儿,看一哈看一哈!


此外,四川人是出了名的喜欢开口闭口以“老子”自称:


mmp老子脑阔(kuó)青痛
明天老子不上班,巴适得很
老子左边勒巴骨(肋骨)有点不安逸(舒服)


曾在综艺《明日之子第一季》中操着一口华丽川普登台的“零(灵)分(魂)歌手”黄中柳,凭借一首改编的“我的伐板孩”成功让全场笑劈叉。



香港普通话


喜欢追剧的朋友们想必对这段台词不会陌生:


“大扎好,我系古天乐,我系渣渣辉,介系里没有挽过的船新版本,几需体验三翻钟,里造会干我一样,爱象节款游戏!”




这款同时挑战观众审美和港普听力的游戏广告,专挑剧情进行到关键时刻出现,让人忍不住骂出来:


“我丢雷老母!”


说起港普十级代言人,非皇后“凉凉”蔡少芬莫属。


只要“凉凉”上综艺,她开口就能承包全场笑点,还有后期字幕组的所有眼泪。


本宫是乌拉拉拉氏•已馊


就连张国荣,国语讲得在香港明星里算是难得的标准,在出演电影《霸王别姬》时,也依然把台词“潘金莲”念成了“八七连”。本来是电影里非常悲情的一幕,恁是让剧组人员跳戏笑成一片。


香港普通话,或者粤语普通话,是粤语speakers用尽力气后依然跑味儿的伤痛。




新疆普通话


在新疆听汉族人报菜名,堪比猜谜。


许抓羊肉(手抓羊肉)
加强豆腐(家常豆腐)
鬼肉拌面(过油肉拌面)
登登炒面(丁丁炒面)


不看菜单点菜,那是脑子勺掉了,鬼才知道点的四撒(是啥)。



电影《一个勺子》截图,导演陈建斌是《甄嬛传》里的“皇上”,他本人是个新疆儿子娃娃


新疆普通话里透着一股子羊肉味儿,其特点是说话基本不用张嘴,连读、咬唇音严重,爆破感十足。比如,


啥=撒(sá),谁= séi,为=vèi,勺子=傻子,说=佛




史上最骚的配音——新疆话版“小猪佩奇”,钩子=ass,汞=滚


关于新疆人说普通话,还有一点容易让人误解。


那就是维族人说普通话很少带口音,尤其是从小在学校里接受普通话教学的维族孩子。


你佛zè四 vèi(为)撒?


因为维族孩子在进学校之前,和父母说的都是维语,压根儿不会说普通话,更不存在被方言口音带跑偏的问题。


但如果给他们派去一个东北人或弗兰人当汉语老师,那就很难说了。





安徽普通话


和南方大部分省份一样,安徽各地方言也是“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所以不同城市的人说起普通话来,是各有各的土法。


当合肥的美女主播在抖音上喊着“小姑姑小姑姑”时,她不是在呼叫某个亲戚,而是为自家idol“小哥哥”打call。


而一个安庆的朋友告诉我,她大学准备普通话考试时快被折磨疯了:


焦点反弹
焦点访糖


就是读不成“焦点访谈”


前后鼻不分是安庆人的软肋。如果你让一个安庆人读:


床上,黄在船


他可能会哭。




全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661个市,一千多个县。说起话来是一个地方一个味儿。


就算都说普通话,也很难完全摆脱乡音。


比如同事是河南人,他会背着手说:


现在说就是扑通话。


毕竟,不管怎么隐藏,你跟普通话之间,都隔着一个家乡。


文 | 语言系统由40%塑普+60%东北话组成的黄蓉她妹


想看更多,请移步咋整(howtozheng)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上海语文教材中把作者原文中的外婆改成了姥姥,且教育局在英译汉问题中回复称“外婆”属于方言? 
  为什么很多台湾老演员一口标准普通话,而很多大陆演员普通话不行? 
  掸邦、果敢地区的政府文件是否使用汉语? 
  为何有些人觉得粤语是「鸟语」,甚至会感觉不屑? 
  为什么现代汉语很少使用敬语、敬称? 
  现代汉语里的「爸爸」「妈妈」是外来词汇吗? 
  为什么关和官拼音一模一样,声调也相同,读音却不一样呢?就比如当官,换成当关,感觉读音就不一样……? 
  zeus大神的中文名有其他好的翻译吗? 
  有哪些证据可以支持明代通用语的基础方言是湖广话而非南京话? 
  如何看待鸟鸟在《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第七期中说「妈宝男应该叫爸废男」? 

前一个讨论
马来西亚华人对自己的国家和中国的认同感是怎么样的?
下一个讨论
关于奇迹暖暖日服新套装摆件被认为是旭日旗元素怎么看?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