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日本地名和人名里汉字的中文读法,遇上多音字,该怎么念? 第1页

  

user avatar   mai-cui-ya-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点像汉语,比如(音乐、乐羊子、快乐)(银行、很行)这些是有固定读法的……

人名的读法现在比较奇葩,所以有时候后会在后面注音。


user avatar   maigo 网友的相关建议: 
      

18世纪,北京话在奉天府(沈阳)、锦州府 取代了原本一直通行到明末的昌黎话(由满文《三国志》对音可证)。

奉天府的北京话,是现代东北话(哈阜片~大碴子味)的正源,当时的沈阳话是大碴子味(饿=ne),跟近代闯关东之后受胶辽官话强烈影响的“曲么菜味”沈阳话不同。

锦州府的北京话,是现代锦州、葫芦岛、秦皇岛几个区县(秦锦片)的正源。秦锦话从锦州府扩张,在卢龙(永平府城)取代昌黎话的时间应该晚于锦州,具体时间不明,可能是19世纪。秦皇岛由于形成市区的时间已经是近代,一开始就是说秦锦话。

18世纪的北京话另有两个分支:顺天府(北京)& 承德府。朝阳、赤峰的建置虽源自承德府,但近代受移民(主要是汴宋官话)影响形成的单元音化“干面子味”跟承德已明显不同。


了解了昌黎话之后,越来越发现,现代东北话虽然音系在17~18世纪被北京话洗掉了,但是词汇却可能有相当大的数量,是从明代辽宁(昌黎话)继承下来了。几个最基本的例子:

A、“没”的两个声调—— mei4来 vs mei2钱;

B、嗯呐,来自上古燕国【诺】(na:k),昌黎话最大特征;

C、唠嗑;;;D、屯里、屯下、老屯、XX屯 等等“屯”相关词汇;;

E、扔=leng,这个词原本以为是胶东话影响,现在看来是明代辽宁继承而来。

F、朝鲜朴氏=piao,这个很可能说明,丹东在明代并不说胶东话。

等等等,还有很多很多。


现在觉得,东北话的历史纵深一下就不一样了,

他全面融合了 幽州(北京)、平州/营州(卢龙/昌黎)、登州(牟平/蓬莱)的文化厚度,

近代在黑土地上,迎来了空前的爆发。




  

相关话题

  在白话文已经相当完善的今天(而不是形成初期),如何评价日语词“渗透”进汉语? 
  日本人是如何阅读古汉语的? 
  如何看待三峡大学日语选修课教师课件中,疑似出现大量歧视女性的低俗内容? 
  为什么「嗯」的注音是「ng」而非「en」? 
  日语中为何存在大量写作「xっxり」的副词? 
  随机的字母串对使用该字母的外国人来说像什么样子?是否和中文的错别字类似? 
  「yyds」这种烂梗到底为什么这么火?难道中国汉字已经不能满足大家日常的表达需求吗? 
  为什么有些运动员入日本籍后要改成日本姓名? 
  得知伏见桃山是明治天皇的陵墓名,这算是乱用汉字吗? 
  直中间为什么是三横? 

前一个讨论
想给小孩买个显微镜,哪种好?
下一个讨论
印度新航母为什么不设计球鼻艏呀?





© 2025-05-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