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我挑个比较偏的角度吧,对象是满语的祖先——女真语(靺鞨语)
满洲姓氏分两类,一类是「佳」类,一类是普通类
佳类 比如 瓜尔佳、章佳、马佳、齐佳、佟佳。。,佳 写作 giya
giya 前面一般是单音节
很明显可以看出,
这类姓氏跟 爱新觉罗、赫舍里、钮钴禄、叶赫那拉、乌雅 这些完全不是一个体系
而是透着一股浓浓的「中原风」,giya也很像是「家」,因为汉语的 -ja- 到了满语都会写成 iya
必须强调的是,这些姓氏本身就是满洲姓,并非汉军旗人的汉姓
那么问题来了,满洲并不像朝鲜、越南那样是个汉字社会
不用汉字的社会,却充斥着大量 Dung家、Guuwal家、Jang家 这样的中原风姓氏,是怎么回事呢?
甚至,还有「完颜」-Wang家
虽然后来 -giya 成为满洲人派生新姓氏的一种后缀,但这个姓氏习惯本身中原风实在太浓
我觉得,这个脑洞必须要开到「渤海国」身上去了
甚至可以说,满洲人的这些中原风姓氏,是渤海国最鲜活的一批资料
渤海国是女真人(靺鞨人)仿效建立汉式国家的一段历史
他的整个行政制度都模仿大唐,同样的区划,同样的汉字
但由于牡丹江流域的气候并不支持一个完全农耕化的生产,所以运转一个汉式国家是无比吃力的,
渤海国极为依赖与大唐的贸易
伴随晚唐的衰落、灭亡,契丹横断辽东
渤海国的生存条件崩溃了,最终等于一同追随唐朝而去
唐朝、渤海国的崩溃,造成松花江地区的物资供应陷入危机
大量的女真人驾船到朝鲜、日本沿岸抢劫
这之后,女真人的历史基本以草原民族——蒙古语族的契丹、蒙古为学习对象,
文字、词汇被他们淹没
按照许多史书的记载,「渤海人」往往区别于普通女真人(靺鞨人)
我觉得这用姓氏就很好说明了
渤海国时期,住在城里的靺鞨人,从事农耕、工商业的靺鞨人
应该和渤海国城里的汉人、高句丽人是广泛的混居、杂居
他们建立了一个汉字社会,姓氏上完全中原化了,最后形成了一个有共同认同的「渤海人」群体
而普通的靺鞨人则仍然是森林民族的生存方式,
普通靺鞨人的单位「蒙」后来变成了金女真的「谋克」,明女真的「穆昆」
10世纪渤海国灭亡后,「渤海人」或者迁入辽东、内地,融入汉人的汪洋
或者在本地,重新回到森林民族 渔猎耕 三位一体的生活方式,与始终如此的靺鞨人重新融合
12世纪,Wang家(完颜)重新登上了历史舞台
什么叫合格的生活条件呢?
月收入1000的农村家庭里,能保证孩子上完九年义务教育就算合格了
但是在月收入10000的打工家庭里,这不合格,保证孩子在城里上菜小,以后能读个中专甚至大专才算合格
但是在月收入6000的城市小市民家庭里,这不合格,保证孩子报个补习班考上本科才是合格
但是在月收入20000的白领家庭里,这不合格,保证孩子有学区房,或者上私立小学国际双语学校考上211或者出国留学才是合格
但是在月收入20万的家庭里,我不知道,我没见过人家的生活
所以什么才是合格呢?
人生的意义,不就在于超越自己的出身,比自己的爹爹站得更高,看的更远吗?
话说回来
什么都给你准备好了,我他妈的生你干什么?养个干女儿不好吗?比你便宜多了,还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