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现代汉语里的「爸爸」「妈妈」是外来词汇吗? 第1页

  

user avatar   nan-de-hu-tu-83-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爸爸”“妈妈”是正儿八经的本土词汇。

很多人认为古人说的是“爹”和“娘”,是因为看多了古装剧,特别是TVB的古装剧。

第一,“父”的上古读音是“ba”,“母”的上古读音是“ma”。同时,“父”与“爸”,“母”与“妈”是古今字的关系。

请记住两个汉语言小常识:

1.上古无轻唇音(参见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轻唇音f和v是从p、b、m中分化出来的;

2.汉语语音的总体发展规律是“元音高化”。

基于上述两个常识,“父”的读音中,b转变为f,a高化为u,从ba变成fu;“母”的读音中,a高化为u,从ma变成了mu。

列一些基本证据[1]

第二,“爸爸”“妈妈”的说法古已有之:

章太炎《新方言‧释亲属》: “今通谓父为爸。 古无轻唇, 鱼模转麻, 故父为爸。

清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狀》第六回:“忽然一个小孩子走进來, 对着他道: '爸爸快回去吧, 妈要起來了。’

宋代汪应辰《祭女四娘子文》:“维年月日,爹爹妈妈以清酌、时果、庶羞之奠,祭于四小娘子之灵。”

需要说明的是,“爸爸”“妈妈”的叠用相对“爸”“妈”要晚很多,其起源可以参考@鞠爲茂草 的回答:

现代汉语里的「爸爸」「妈妈」是外来词汇吗?

参考

  1. ^ 温美姬,温昌衍.“爸”、“妈"读音小考[J].古汉语研究,2005(03):37-42.



  

相关话题

  如何识别入声字? 
  如何看待《自然》(Nature)最新研究称日本语、朝鲜语同源,都来自中国东北地区? 
  中国方言那么多,古代又没有普及普通话,那么不同地方古人是怎么交流的? 
  以罗曼语族语言为母语的普通人看古罗马的拉丁文文献,和一个中国普通人看文言文时的理解程度相仿吗? 
  人工智能翻译技术大概还需要多少年才能达到基本成熟的水准? 
  究竟有没有「您们」这种用法? 
  汉语乘法口诀的优势在哪里? 
  「的」「地」的区别会慢慢模糊吗? 
  双语或多语的现代国家里,军队采用何种语言组织和指挥? 
  ''余数定理''可以用什么简单通俗的语言解释吗? 

前一个讨论
既然普通人也能考教资并当老师,那么师范生读个三四年的师范专业还有什么意义呢?
下一个讨论
带娃乘车,有哪些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儿童安全隐患?





© 2025-05-2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2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