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很多人把“英译中的汉语词汇”误认为是“和制汉语”(例如“物理”和“分子”)? 第1页

  

user avatar   lacarte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世纪东亚各国“开化”是一个同步进行,有时候断断续续的复杂过程。中国制造的词汇(华制汉语)和日本制造的词汇(和制汉语)各有早晚,有时候有竞争,有时候有输出输入。比如1860年在大清成书的“万国公法”,在清国认知进展比较缓慢但在日本被广泛认知,“国债”,“民主”,“主权”之类的词汇在日本普及度上升。结果对于很多留日清国留学生首次接触这些词汇的地点是日本,把它们理解成和制汉语也就可以理解了。




  

相关话题

  留学党们家庭经济条件都很好吗? 
  如果坂本龍馬看到现在的日本会怎么想? 
  日本动漫中的废柴无能男主角的人设,竟然是很不公平的大受欢迎。这是否是体现了日本国家大部分国民的卑劣性? 
  中国是否可以与日、韩等国达成类似欧盟的体制,从而抵抗美国的存在? 
  如何看待中国高规格纪念 1937 年南京大屠杀? 
  二战日军高层为什么这么没骨气?东条连切腹的也不敢? 
  如何评价日本西铁城Miyota 9100 多功能机械机芯? 
  去过日本之后,你对日本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3 月 16 日日本发生 7.4 级地震,东京电力公司正确认福岛核电站是否产生异常,还可能有哪些影响? 
  有谁能够介绍一下台湾高砂军? 

前一个讨论
在白话文已经相当完善的今天(而不是形成初期),如何评价日语词“渗透”进汉语?
下一个讨论
成都独创的“时空伴随”,是否可以做为全国防疫典范?





© 2025-04-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