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现在的华北和东北民间文化,仔细想一想,许多解读,包括学术、旅游业、饮食等等,存在一个这样的现象:「当地满族多,文化就来自满族;当地回族多,文化就来自回族」。然而 京津冀96%是汉族(实际上超过98%)。
如果说当地人对于民间文化的学术、解读走的是这种风格,那这就难怪,别处的人(比如说南方人、朝鲜人、日本人)对华北东北文化充满错误的认知。事实上,这种「胡化论」在朝韩和日本的流行度可能比南方还要更严重。一般来说国人都可以看出日韩的这种理论别有用心,但是很少看到国内自己是在提供什么样的土壤。
反过来,朝鲜语的咸镜方言,有不少满语借词(东北汉语个位数,咸镜朝鲜语至少30个往上),但是绝对不会说自己的文化受到任何影响。
我觉得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是,幽州地区的「胡同」谣传了那么久的蒙古语没有(北京)人去考证,最后还是南方语言学家证明这个词来自上古汉语「巷」(groongs),这之后各地华北人把土话里的「胡同」一比对,才发现原来都是上古汉语的各种变体(hutong、hutuo、gudong、guduo、gedang、gelang、helang)。
大概就是这种长期的默认和无意识,也助长了虚无论,导致我因为写了不少答案反驳东北话的「满语来源论」之后,竟有满语狂热分子对我说:「盯你很久了,不要装东北人,东北文化的主流不是闯关东的盲流子」。
——所以说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些人已经默认东北人必须要接受这套强迫式的文化歪曲论。深层来说,这问题显然不是南北问题,而是北方自己内部的问题。
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北方汉文化对自身历史的正本清源是不可阻挡的,这意味着许多原本的理论会被推翻。
题主的怀疑是对的。
这不叫“有失偏颇”,这就是纯谣传。
题主还是别等着大家回答了,毕竟这是知乎上老生常谈的一种谣言了,直接使用站内搜索吧,能解决您问题的好答案还是挺多的(所以大家才不愿回答了)。
讲个笑话:汉语正宗在嘉绒,口亨口亨~
不是有失偏颇,就是错的。
不是高房价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而是泡沫经济对实体经济冲击。
泡沫经济可是是任何东西,可以是房价,也可以是郁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