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攷這個問題:为什么书法中的「虎」字写得像「屌」?
『虎』本來是整體象形字,由於古文字中虎頭(虍)部件常常被單獨拿出來作聲符,所以在此影響下,『虎』字的頭部逐漸與虎身脫離,脫離下來的身尾部分逐漸演化成『人』形和『巾』形兩種不同的寫法。
寫作『人』形的變成了如今的『虎』字,而寫作『巾』形的在楷書發展尚未完善時流行過一段時間,儘管後來人們遵照《說文》小篆,多以『虎』爲正,但下部爲『巾』形的寫法在行書和草書裏保留下來,作『乕』形,常被現代人誤認成『屌』字。
而『几』與『儿』的差別,是由於位於字下部的『人』部件在隸楷中要寫成『儿』,但是在手寫體中也常訛變爲『几』形。港臺日韓的字形均沿用了能夠反映字源的舊字形寫法,作『儿』,大陸新字形取俗寫,作『几』。
補幾張圖:
這篇寫得很好,下部作『巾』形的寫法是秦系文字,此種寫法在唐代之前一直是主流,唐代正字以後此寫法逐漸消亡,僅用於藝術創作,而『虎』成爲正字。
漢碑『虎』字下均爲『巾』形。
該書後面專論偏旁的部分,作者懷疑下面作『人』的寫法是被人改過的,認爲本來應該是『爪』,且隸書中的『巾』形是由『爪』訛變的,還舉了『虐』字和『虎』的古文來佐證其觀點。其實金文『虎』字下部作『人』形的也不少,衹是這位清代的作者沒有掌握如今這麼多的古文字材料,衹好憑空猜想。
唐代以『虎』爲正字,下部作『巾』的字形被定爲『通』,而非『俗』。
後來的字書基本都以『虎』爲正字,有些還特別說明下面是『儿』不是『几』,可以去臺灣教育部異體字字典查閱,此處略。
祝大家虎年大吉!
甲骨文中的「虎」有两种写法,一种就画成一只大老虎(简称虎1),另一种虎头人身(虎2),二者的用法也是有区别的,表示动物的虎一般不写成虎2[1]。
《说文解字》中的虎也写成虎头人身,《说文新证》认为这个字形继承自虎2。但在文字演化的过程中,虎的写法并不固定,下面既可以写成人形,也有写成巾形的,所以不排除小篆虎字并不继承自虎2,而是虎1在隶变过程中不断演化抽象而成的。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从巾的虎(乕)一度成为最通用的写法。但古人一直有用《说文》矫正字形的意愿。而《说文》中的虎,上虍下人,不大协调,于是有人将「人」换成「儿」或者「几」。
二者是有区别的,在传统汉字体系中「儿」并不是「兒」的简化字,而是「人」的异体字。将虎的下方写成「儿」从字理上更贴合《说文》。而「几」在字理上和「人」没有什么关系,单纯是书写时和「人」的小篆写法更接近,更顺手。从实际用例来看,除了《正字通》、《康熙字典》等写成「儿」,大部分更早的字书、韵书还是写成「几」。到了民国时期也是两种写法并行,比如周作人的《谈虎集》,封面从几,书名页从儿,序言又从几[2]。
後来在制定汉字标准的时候,不同地区有了各自的选择。同一个编码(U+864E)对应的字形,用大陆、越南的字体显示就是从几,用港台日韩的字体显示就是从儿。这并非繁体简体的区别。
【附录】
古文字谱系疏证:
说文新证:
字源:
甲骨文词谱:
战国楚简字义通释:
上博楚简文字声系(一-八):
秦文字疏证:
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
东汉碑刻异体字表:
敦煌俗字研究:
敦煌俗字典:
《干禄字书》之形体学考察:
高丽大藏经异体字典:
明清小说俗字典:
1928年版谈虎集:
这个不是简繁问题, 与 "虎" 字的演化… 也没有什么关系. 简单来说, 部分汉字中 "几" "儿" 这两个部件是可以互换的, 除了 "虎", 还有 "亮", "秃", "沿" 等. 对于这些字, 大陆定了 "几" 作为标准, 其它地区的标准则不太一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