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究字音的相關性切忌從普通話的讀音去反推,因為普通話距離造字時代實在是太過遙遠了。
葉縣的葉跟舌沒有任何關聯。業跟墅也是毫不相干。然而葉的yè(與涉切), shè(式涉切)兩讀,卻的確是有牽連的。予和紓、野和墅、兪和輸、悅和說也都彼此相關。總歸,在沒有其他佐證的情況下,唯一可作憑信的就是形聲字的聲旁(當然只能看傳統漢字)。
針對你的疑問,為什麼有些字普通話裡分別讀成y聲母和sh聲母的,它們在字源上會有聯繫,你可以這樣理解:在上古漢語中(東周),你舉的例字中那些對應今音y聲母的,其古聲母大約是*L一類的音;而對應今音sh聲母的,其古聲母則大約是 *HL 一類的音。
L變成y是有古音譯明證的,比如,Alexandria 《漢書》就譯作「烏弋山離」,用弋字對 lek, 離字對 ria。所以大致可以確認,今音的y(源自中古聲母喻四的部分),上古音為*L,而今音的l(絕大多數),上古音為*R。L→y在其他語言中也很常見,比如,義大利語的piano就是從拉丁語的planus轉化而來。
而對應今音sh的 *HL 這類音,貌似就有點奇怪。這個(或這一類)音的具體音值現在尚不十分明確。不過你可以這樣體會一下:用舌抵住上齒齦,發l而不除阻——舌位保持不變,不離開齒齦。然後放松聲帶,不讓它震動。然後加大呼氣量,讓氣流從舌的左右兩邊的間隙通過。這樣你就能聽到噝噝的聲音,這就是清齒齦邊擦音,記作[ɬ]。它跟sh在聽感上是有一定相似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