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求问学抽象代数的大佬,如果f(x)的次数为n,那么分裂域E/F的次数为什么是n!,分裂域的次数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liu-yang-zhou-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举个粟子

考虑单代数扩域的过程:

为了方便说明,设F=Q有理数域。

Q(√2)就是在Q的基础上添加了代数元√2。

Q(√2)实际上是一个线性空间,维数为2, {1,√2}是它的一组基底,其中的任意元素都可以写作a+b√2的形式,其中a,b∈Q, 线性空间的八条公理可以逐条验证。


问: Q(√2):Q=2成立吗?这个和Q(√2)维数是2有什么关系?

答: 成立。Q(√2):Q的次数可等价表述为: Q(√2)中的元素总可以经过一个2次多项式变换为Q中的元素。并且这个次数不能更小。

比如:(x-a)²=2b∈Q(可以将a+b√2代入验证)。

这个次数其实和维数是相等的,后面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


问: 多项式f和这个有关系吗?

答: 比如√2其实就是方程x²-2=0的根。Q(√2)是Q在关于方程x²-2=0的分裂域。


这个时候( 敲黑板,老师: 我要变形了!),

我们在Q(√2)的基础上再添加∛3,即

Q(√2)(∛3)

那这个时候Q(√2)(∛3):Q的维数是多少?

有人说,基底变成

{1,√2,∛3}

于是维数是3,错误

实际上,基底应该是

{1,√2,∛3,∛3²,√2∛3,√2∛3²}

维数应该是6。新添加的元素与原有的元素也是可以相互组合的

Q(√2):Q=2=2!

Q(√2)(∛3):Q=3!=6

是不是明白了什么?


最终话

事实上,通过维数公式:

D:F=(D:E)•(E:F)

Q(√2)(∛3):Q=[Q(√2)(∛3):Q(√2)]•[Q(√2):Q]

也就是说,我们只要计算Q(√2)(∛3):Q(√2)就可以了。Q(√2)(∛3)中的元素只要通过一个3次变换就可以进入到Q(√2)中,即

Q(√2)(∛3):Q(√2)=3,

于是

Q(√2)(∛3):Q=3x2=3!

这里显然有一个递推关系,于是造成了阶乘的产生。

那么,更一般地,有

F(ⁿ√p):F=n

于是每一次的单扩域都造成了次数变为之前的n倍,于是就有了如题所述之现象。


注: 通过论述发现,n!实际上是一个上界,f如果有重根,那这个扩张的过程就打折扣了。


有不严谨的地方,请各位指教。实在不行,我就删帖。(⌒▽⌒)




  

相关话题

  矩阵特征值与矩阵本身的关系是什么? 
  设H包含n个非零复数,关于复数乘法组成n阶群,证明H={n个n次单位根},怎么证明呢,谢谢大家了? 
  如何证明实数域是最大的有序阿基米德域?(这是“完备性”的本质吗)? 
  数学专业是不是真的又难又脱离实际找不到工作啊⊙_⊙? 
  如何看待全民代数几何的现象? 
  为什么基础数学学科很少出现论文大量造假或者导师压榨学生促使其跳楼之类的事件? 
  如何证明:p3阶非Abel群的中心必同构于Zp,这里p为素数? 
  数学系课程中,《解析几何》到底有什么用? 
  数学应该如何自学? 
  数学系的你,喜欢数学还是讨厌数学,还是毫无感觉? 

前一个讨论
既然点没有长度,为什么线段就有长度?
下一个讨论
有什么与数学名词有关的趣事?





© 2025-02-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