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理解50个人中至少两个人生日相同的概率高达97%? 第1页

  

user avatar   sithfer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把函数图像画出来就直观了。

但是为什么大多数人会对这个概率的感觉发生偏差呢?

大多数人对生日问题的概率感觉发生偏差,并不是因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发生错误。本质上是因为我们日常理解的“生日相同问题”,与概率学里的生日问题是不同的,我们的直觉压根理解的就是另外一种问题描述。


概率学中的生日问题是在问n个同学中至少任意两人生日相同的概率。

而我们在生活中对“生日相同问题”的直觉理解其实是这样的:n个同学中,除我之外的人中至少有1个和生日相同的概率。

我们来算算这种概率。

假设除你之外有n个同学,那么算上你总共有n+1个人。于是

除你之外的人中至少有1个和你生日相同的概率=1-他们所有人都和不同的几率=

区别就在这里,因为你是指定的特定人选,所以其他任何一个人和你生日不同的几率都是364/365,都是相同的,连乘即可。

但是如果是概率学里的任意两人生日相同问题,就不是这么算的了,由于没有特定人选,每核算一个人就得排除掉他,结果就变成了这样

我们来对比一下这两种结果的函数图像:

你看是不是一目了然,我们总觉得50个人中任意至少两人生日相同的概率没有那么高,其实是因为我们下意识理解的是“那两个人里一定有我!50个人中至少有1个人和我生日相同的概率”,这个几率当然不高。

综上可以得出这么个结论:大多数人对数学概率的直观认识都是以“我”为中心的。这很哲学。



欢迎精神小伙们入驻圈子!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说明天太热或者太冷大家都不想干活。




  

相关话题

  有哪些具有特殊性质的数字? 
  对任意无理数,都存在有理数列趋近于这个无理数,为什么,怎么找这个有理数列? 
  任意 ε>0,a≤b+ε 是否可推出 a≤b? 
  绝对值不等式的发展史是什么呢? 
  如何证明下列复分析相关等式? 
  香农的信息论究竟牛在哪里? 
  请问这个极限如何计算? 
  圆锥体内切球公式是怎么推导的? 
  实变泛函都是很容易的课,为何说「实变函数学十遍,泛函分析心犯寒」? 
  为什么基础数学学科很少出现论文大量造假或者导师压榨学生促使其跳楼之类的事件? 

前一个讨论
《水浒传》中宋江是正面人物吗?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3.18日晚“#上海 我要买咖啡啊”这一话题登上热搜榜第一?





© 2025-02-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