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数学系大二如何弥补大一的差基础? 第1页

  

user avatar   dhc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都挺热情,我不胜荣幸,我会不定期更新,并把时间放在开头------

--最新更新时间:0801 早上--------

我从本科到现在博士毕业学了很多年数学。走过很多弯路,也有点收获。在这里,我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做一个梳理和总结,你可以参考。注意:只是参考而已。我只写一些基本原理,不会一股脑得把现成的结论告诉你,这是其实于你无益。

原理篇:

第一,学习数学在于构造自己的体系(数学世界观),你自己不主动,只是往里面硬塞东西是没用的。先把初心找回来吧。心理上学习有一个大敌:害怕努力!为什么害怕努力?因为人无法面对即使自己尽了全力仍然失败的结果。如果我不尽全力,失败也有一个好借口,这是万万不可的,可是这是很多人不努力的根本原因。做不出问题不要觉得自己笨,因为智力也好都是浮动的。要把失败归结于自己的思考本事,不要给自己贴标签,伤害自己的感情。


第二,画一个小圆而不是大圆(先求精再求广)。人类的大脑的一个基本特点是重视联系,一个新的东西只有和别的东西结合的越深才能更好地被理解和记忆。碰到新的概念和结果要一步一个脚印写得透透的。这个概念为什么会出现?它和旧的概念和结果是什么关系?要思考到什么程度?最好的就是,如果换你来你也得这样定义!思考这些问题的记得动笔,动笔的意义在于刺激你思考。而且人类的大脑像cpu而不是硬盘,擅长处理不擅长记忆,写在纸上吧!不要装逼!把一个个结果和定理在脑海中编织成一个网,去思考网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联系,联系越大,你的理解越深。你也越难忘记这些结果,不会发生考完试就还给老师的事情。记住!数学和其它的专业不同,前后课程的联系很大,如果你基础不牢,后面地动山摇


方法篇:

a 做笔记:前面我提过学习数学要构造自己的体系,这里的笔记就是你脑海中体系的具体化,说白了,这就是你写给自己的教科书。不是简单的抄录书本,也不是只是自己对一两个问题的理解。而是要写得完备,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体系。我推荐使用onennote等电子笔记来完成这项工作,这样方便修改和保存。知乎上也有相关的问题,你可以参考

如何充分利用 OneNote,发挥它的全部价值和潜力? - 笔记类应用


b 重复和熟悉。

冯 诺伊曼: 年轻人,在数学里,你不能真正理解一个东西,习惯它吧。

希尔伯特: 5遍,起码5遍!

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如果你学某个新的数学工具(概念,定理),你要不断的使用它

1。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做题,我推荐作大数学家的一些习题集,这些习题本身就是会帮助你构造体系。理解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

我自己做的是方向和分析pde有关,所以我只推荐相关的教材和习题:

pde:先做evans,然后再去搞定trudinger,pde里面有些东西懂不懂泛函分析都能看(极值原理这些东西),有些必学先学泛函分析。起码学过sobolev space再说,更别提什么复/实插入空间了。

分析:rudin三本书足够了,主要把精力放在第一本《数学分析原理》和第二本《实分析和复分析》。第三本太不人道了,我其实不太推荐。如果真的学一些实用的泛函分析第二本就够了,我不推荐rudin,从拓扑向量空间讲起实在是呵呵。


2。 不要太拘泥于教材,既然是构筑体系,那么要以我为主,什么书你觉得最合你的心意,你就选那个教材。把它的想法吸收进你的体系。不停的修改你的体系,慢慢的体系就能融合进你的头颅了。当然了,体系有好有坏,我推荐的书是个人感觉很清新的。

3。不停的使用你的体系去解决问题,不停的使用新的概念,熟悉它,把它变成你的某种本能。

c 制定计划和执行数学是需要天天学月月学年年做的事情。所以要养成每天都学的好习惯。按照自己的时间表学习。我推荐你看《习惯的力量》等靠谱的书来帮你养成习惯。担任了,你真有动力,这些都不需要。


d 数学交流网站

Mathematics Stack Exchange

一般的问题在上面提问都能获得很快的回答,还是非常active的。

------不定期更新-------




  

相关话题

  算法研究属于数学专业还是计算机专业? 
  如何通俗易懂地解释卷积? 
  如何求得这个级数? 
  请问这两个在表达方式上很相似的结论是否有相通的地方(感觉他们证明方法也很像)? 
  为什么 AI 理解不了逻辑问题? 
  如何看待全民代数几何的现象? 
  拓扑学上的紧致性怎样理解?有何运用? 
  你见过最恶心的函数是什么? 
  哥哥贷款炒股亏了70万,父母都是农民,为此我大一辍学,有什么办法能挽救我们家? 
  数学分析怎么这么难,该怎么学习啊?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定理在高维情况下与三维情况下培养出来的直觉不符?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不婚独身的人越来越多?





© 2024-11-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