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很多人对马前卒的缓则本质理解不够深刻,根本看不懂为什么马前卒同志如此病态的期待全民普及高等教育。
对于马前卒来说,高等教育普及推动大规模产业升级只是一个很小的侧面作用,而一个更重要的正面作用,也是马前卒真正期待的真实目标,马前卒可从来不提。
那么揭开马逆理念的神秘面纱,让我们深入挖掘马逆到底想的什么,以下信息来自于观察者官方网站,马前卒先生2016年在天津大学的演讲
马逆言论节选:马前卒很明显的知道,高等教育普及,会让社会更容易发生不稳定事件
受教育的人在物质上需要体面的生活,精神上需要有更多的参与感。这两个需求如果不能满足,会制造很强大,也很危险的力量。中东和非洲现在的战乱,起因就是受教育的青年上街要求新生活,再加入极端组织寻求精神安慰。这个阿拉伯之春是从突尼斯开始的。突尼斯的大学入学率是32%。
前几天和朋友说起这一轮港台学潮的区别,明明是香港阶级矛盾更大,贫富差距更严重,为什么台湾学生占领行政院和立法院,香港始终只是在街头闹。我想,大概是因为台湾大学毛入学率已经到了96%,香港只有百分之十几,明显低于中国平均水平。
现在大陆的大学毛入学率已经要到40%了,明显高于香港,正在向台湾发展。这当然有利于产业升级,但在经济相对停滞的今天,不能默认我们的年轻人比港台更稳定。
但是问题在于,马前卒明知道提高教育水平容易让社会发生动荡,依然强烈盼望高等教育继续普及。
那么谜底在哪里呢?还是马前卒的天津大学演讲,节选
政治上也一样,如果操作的好,向平民开放权力也可以有利于加强对社会的控制,有利于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社会应该主动迎接变革,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动荡。
如果这个谜底还不够明显,那么马前卒2019演讲就更明显了《马前卒演讲完整版:社会斗争讲科学,中等收入无陷阱》
马逆言论节选
放弃人人都满意的前提,我们才有发展,但是放弃之后意味着什么呢?承认各个社会集团的利益不完全一致,允许他们相互斗争、相互博弈,达成一个新的平衡点。
我们不可能阻止这一代的年轻人为了自己的利益,站在自己的立场去参与社会斗争,这是必然的。我们只能先承认矛盾,然后再寻找发展道路。
所以其实马逆的真实目的,其实很明显了,马逆希望通过普及高等教育,来加速上层建筑的改造,其实马前卒早就毫不掩饰的透露过其再改造一个新中国的欲望
还是马前卒的演讲,来自观察者网《用三十年时间,培育一个新中国》
节选
到1919年,中国大多数知识青年都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连基本的共识都没有,只能搞自发斗争。但短短一代人后,他们就联合起来,带着下一代年轻人改变了整个中国。
五四运动是从占人口极少数的知识青年开始的。按当事人回忆,算上跟着看热闹的,最初的参与人数不到5000,可以聚在一个讲台下听课。而解放全中国彻底改变了5亿人的生活。
所以我们回到题主的问题,马前卒热烈的期待提高全体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也就是继续像全体人民普及高等教育,其司马昭之心,你看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