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读史料,读死史料,会进入历史研究的误区。
就这个人口问题,史料的户籍统计一定不准。不要把历史上这些政府的统计对标新中国的人口普查。
具体到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武将和部分文臣都有“部曲”,部曲是有人身依附性质的亲卫部队,特点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门客和隋唐之后的家奴家丁之间,社会地位逐步下降,人身自由开始限制,经济待遇开始提高。武将多则几千,少则数百,这些人和这些人的家属是合法不纳入户籍统计的。蜀国汉中驻军将领有名有姓的部曲合计上万,算算他们的家属。可汉中户籍人口经历了40万到8万再到28万的过程。
还有不合法但默认的大户豪族隐匿人口。为了避税的目的,大户豪强收纳外地流民,或瞒报本族新丁,或谎报荒灾年人丁损失,达到多开荒少纳税的目的。在一个封建王朝的不同时期,在籍税役人口和隐匿人口在一比一到一比三之间。很多情况是,某某官去某地上任,或是一心收拾税赋,或是当地豪强不给面子敷衍抵触,或孝敬不到位,这些官员“有能力”,就查这些豪强的隐匿人口,轻则补税,重则破家,翻查出来的隐匿人口都是户籍的三五倍。为何说默认?这种情况很普遍,可只要没人查,就发现不了,一查一个准。
堕落了堕落了
想不到季汉在人口问题上要跟魏吴比起烂来了
你说孙柯基,看看晚年都干些了啥,横征暴敛,巧取豪夺,残害忠良,滥杀无辜,简直就是天怒人怨,罄竹难书,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就不奇怪了
至于曹阿瞒,一个泗水为之不流,足矣
但说老实话,季汉不应该啊
想当年,刘备以人为本,躬行仁义,十余万百姓扶老携幼与之共逃亡
至于诸葛丞相,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一个行仁政,布仁德的伟光季汉,沦落到与魏吴比烂,真是不知道怎么说呢……
出了好策略皇帝不听啊
你以为皇帝会认为什么样的是好建议?是借鉴历史、展望未来的是好建议?不,是符合皇帝想法的才是好建议
宋神宗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是国泰民安、人民幸福?不是,是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别说主张细水漫流稳定推进社会发展的司马光了,就连王安石这种已经为了迎合他偏好把自己改革搞成夹带着敛财的变法,也半截就被神宗给轰走了,留下的都是不顾一切搜刮的奸臣传中人物
神宗继位富弼就告诫他,愿他20年不言兵事,人家可不是让他永不言兵,“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神宗当时,出了知道胜利的荣耀,还懂什么?小孩过家家啊
问题就是,忠言逆耳,他听得进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