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织田信长做大的根本原因有哪些? 第1页

  

user avatar   deng-ren-da-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来讲讲织田信长做大的根本原因。在那之前,请先思考一下,什么样的地区容易做大?什么样的地区不容易做大?

简单来说,处于一群小势力之间,可以各个击破的地区,就容易立足和做大。处于几个大势力之间,就比较难以做大。

所谓大势力,一般是在室町时期就有法理占据大片领地的大名,如山名、细川、大内、上杉等家族。而小势力一般存在于大势力的夹缝之间(如山名和大内之间、细川周边等)、或者出现于大势力消亡后的尸体上(如关东)、或由于地理原因必然无法保留统一的室町大名的地区(如奥羽、信浓、近江等),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本该是大势力的家族,由于被足利将军封了飞地,导致乱世爆发时必然无法保全的,如斯波、畠山、一色的领地就是这种情况。

织田信长家族所在的尾张,就是大势力斯波已无力控制的领地。

对于大势力而言,小势力是可以被降服的,大势力吸收小势力以充实自己,并与其它大势力争雄是战国时代很常见的事。反过来,对于小势力而言,如果出生在大势力身边,则必须依附大势力(如毛利、北条早期)才能在夹缝中得以生存,如果大势力出现可乘之机,小势力就会反叛,成为大势力的蛀虫。

小势力容易被吞并,但也容易背离,大势力难以战胜,可一旦被战胜,就会分崩瓦解,这就是日本战国的规律。

了解了这些基本原理,再往下讲就容易得多了。


织田所在的尾张是一个乱国,其周边有三个邻国,北边是美浓,西边是伊势,东边是三河,这三国也是陷入内乱的地区,不仅如此。三河周边有远江、信浓两国,这两国本身也是乱国;美浓的另一有效邻国是近江,也是乱国;伊势的邻国志摩、伊贺、大和、纪伊也都没有大势力存在,所以尾张完全处于“乱中之乱”,不仅它自身没有大势力,它的邻国、邻国的邻国也都没有大势力,想在这里生存本就是非常容易的。

在织田信长的时代,尾张北边有岩仓织田、犬山织田,南边有清洲织田和织田信长所在的胜幡织田,这四家是织田氏在尾张的基本盘。除此之外,尾张西南有服部氏,东南有水野氏,以及一些更小的自治地。

尾张最早是斯波氏的领地,但由于斯波家的分裂,尾张的主要家族织田伊势守家因支持邪恶的斯波义廉,在斯波义廉倒台之后也跟着失势,被赶到了岩仓建立了新城,之后尝试掀起叛乱也以失败告终,因此彻底衰落,而其旁系就跟着斯波义敏及其后人在清州城崛起了。

清洲织田由于是一个新兴家族,他也需要利用自己的旁系对南尾张进行控制,因此出现了“清洲三奉行”,织田弹正忠家是三奉行之一,其家主织田信定建筑了胜幡城,他的孙子就是织田信长。他们一家可算得上是织田氏旁系的旁系。

本来如果清州织田家经营得好,是有可能成为尾张最大势力的,问题就在于今川当时在侵吞斯波家的远江,斯波义达说什么也要收回来,他一方面打败了不想出兵的织田达定,使本该崛起的清洲织田陷入了衰落,又带着清洲织田在远江引马城(也就是后来的滨松)吃了败仗,斯波义达因此失势,但清洲织田也因此再度被削弱了。在这种环境下,胜幡织田氏逐渐脱离了清洲织田的控制,织田信秀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继承了家督之位。

按照常规剧本,应该是将势力伸向尾张腹地并建立柳之丸(后来的那古野城)的今川氏会成为这一带的最强势力,但巧就巧在,今川氏亲在织田信秀继任家督的前一年就死了,他的儿子今川氏辉当年只有14岁,并且也只当了10年的家督,就跟着他爹西去了,这引起了栴岳承芳(今川义元)和玄广惠探的家督之争。导致今川势力大幅衰退,松平清康也在此期间席卷了三河,并在征伐美浓(原书记载是美浓不是尾张!)的途中被家臣所杀。

这里要插播一个知识点,复读机们总是爱复读一些无聊言论,强调胜幡城周边的津岛多么富庶,事实上津岛根本就没有很富!津岛位于海东郡,木曾川主流位于海西郡的西侧,海东郡并不能很好地享受到木曾川带来的主要沿河经济优势。再者,从美浓抵达三河的主路,向来是从尾张西北,途径清州、热田直至三河。而伊势国的主路更是直接由桑名渡海直至热田,这两条主路都不经过津岛。津岛充其量就是一个中规中矩的米产地,要说经济力,它在尾张还排不上号呢!

更简单的一点,织田信定、织田信秀在津岛积累了几十年财富,这几十年间你看到他们做了什么?他们什么都没有做!

1533年山科言继去了胜幡城说这城真大,有什么意义呢?《名古屋合战记》里说织田信秀1532年就智取了柳之丸(那古野城),事实上山科言继1533年那一趟同样也去了柳之丸,并且确定柳之丸还在今川氏丰手里。横山住雄最终判断织田信秀智取柳之丸的时间应是1538年。这一时期今川氏辉已经去世两年,松平清康去世三年,在这种环境下,织田信秀仍是骗取了今川氏丰的信任,放自己与家臣混入城内,并在城内放火、里应外合才占据了柳之丸,换言之,凭当时的织田信秀,强攻柳之丸是够呛的。

但夺取了柳之丸的意义十分重大,前面提到,虽然津岛的财富不值一提,但整个尾张同时占据两条主路的,正是热田,而夺取柳之丸,便可以借机控制南边的热田!这是织田信秀得以崛起的关键!为了彻底控制热田,织田信秀把那古野城(改建后的柳之丸)交给儿子吉法师(还未成年的织田信长),自己在距离热田更近的地区建立了古渡城作为居城。

占领了热田的经济力是非常恐怖的,仅两年后,织田信秀便挥师三河安祥城,并向伊势神宫捐赠了价值超过一千贯的材木和金币(因此获封三河守)。据《多闻院日记》,织田信秀还在1543年向朝廷捐赠4000贯用作修缮禁里的费用(今川义元捐500贯,17年后正亲町天皇登基,毛利元就捐了2000贯,对比可见热田的财力)。

突然暴富的织田信秀捐钱如流水,简直不可一世。这期间美浓的土岐氏被斋藤道三篡位,爱多管闲事的织田信秀便与朝仓宗滴一道围攻美浓,联军先是击败了斋藤军、夺下了大垣城,但在从稻叶山城撤围的时候遭受了斋藤道三的突袭,联军溃败回国。

在这之后,斋藤氏和清洲织田氏虽然与织田信秀敌对,但凭此时的财力,已经足以应对,且有余力继续对三河用兵。但在1548年被腾出手来的今川军在小豆坂打败之后,织田信秀东进的希望也破灭了。不久后织田信秀就病死,而织田信长和织田信行兄弟俩也随即分裂。


下面是织田信长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织田信长早期的统治力并不强,除了自己的八百亲兵之外,他一般很少能调动别人与他协同作战,相对的,织田信长的军队集结迅速,战力强悍,这为日后的家臣集住奠定了基础。织田信长凭借自己强大的军事能力,先是为斯波义统报了仇,占据了清州城,又在与弟弟的争斗中胜出,大体统一了尾张南部。接着攻陷了尾张北部的岩仓城,实现了全尾张名义上的统一,在着手收复东尾张失地时,引起了今川义元的反扑。但骁勇善战的织田信长亲率不足两千精兵直接将今川军斩首,挑着今川义元以下三千多颗首级回了清州城,自此声名大噪。

有人说织田信长征伐美浓用了很多年,说明他很菜,其实这是不对的。应该反过来说,在织田信长势力还小的时候,今川义元、斋藤义龙就在不断骚扰他,在长良川之战后,斋藤军追击过织田信长、挑拨北尾张的织田信安在清州城外放火、挑拨织田信长的庶兄织田信广偷偷占据清州城,自己率军在尾张边境伺机而动、派出刺客想趁织田信长落单的时候将其刺杀……但种种手段均以失败告终,像极了用尽各种手段都吞不下越后的武田信玄。

在穷尽各种办法都无法拿下尾张之后,斋藤义龙终于被气死了。织田信长也改变策略,由打透今川转为攻略美浓。开头说了,在一群小势力中,想要生存是很容易的,一旦吃掉另一个小家族,就可以开始滚雪球。但大势力之间的较量却是很难一招定胜负的,尾张与美浓就是如此,织田信长的策略是将美浓化整为零,把一个大势力分割成多个小势力,用步步蚕食的办法逐渐削弱美浓的凝聚力,最终在1567顺利拿下稻叶山城,这标志着织田信长已经加入百万石大名豪华午餐。

后面的故事就很无聊了,近江、伊势在他这百万石大名面前简直吹弹可破,唯一一个大势力是篡夺细川的三好氏,但此时三好长庆已经作古,松永久秀这一派人毫不犹豫的抛弃了三好三人众。这个情况就像关东墙头草一样,小势力们见谁打过来就向谁投降,毫无立场可言。接着便是一场滚雪球,要不是信长包围网延缓了滚雪球的速度,他还能更快。。。

除本愿寺之外,织田信长在近畿,其实是没有势均力敌的对手的。能排得上号的,一个是东边的武田,一个是西边的毛利。织田信长在长篠之战中重创武田军,并又像滚雪球一样分割蚕食武田和上杉的领地。在消灭武田之后,本该在毛利领地再次上演长篠之战的途中,织田信长遭到了明智光秀的反叛,死在本能寺,他的滚雪球之路也因此截然而至。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的结论就会变得很尴尬。

织田信长能够做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他出生在一个完全混乱的地区,但凡是个人就能生存。

2.他不是最富的,但在那个环境里,他完全有能力成为那个最富的。

3.在稍大一点之后,就开始滚雪球,吞掉所有稍小的对手。

4.如果对手和你一样大,就把他分割成小块,再继续用滚雪球之术。

看似简单,但其实织田信长本人的军事能力在这里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织田信长毫无下限的搬家之术。

这是什么意思呢?

你看织田信秀一生中,从胜幡城搬到了那古野城,然后是古渡城、末森城,哪里哪里有战争、哪里需要他,他就搬到哪里去。

织田信长也是如此,他开局在那古野城,然后是清州城,攻打美浓时搬进了前线小牧山城,然后入主稻叶山城,改名岐阜之后在这住了很久,在长篠打败武田胜赖之后,着手建造安土城,之后移居到了这里,本来在夺下石山本愿寺之后打算在这里建城,但因为死在本能寺而没能实现。

可能有人说这有什么?我玩信野的时候也会把资源兵力和将领都转移到前线啊!

哎,别人可就没这个胆了,北条龟缩一辈子小田原,武田一辈子踯躅崎馆,上杉一辈子春日山城,很多实力强悍的大名,本来完全有机会号令天下,但就因为舍不得自己在老家的根,而丧失了机动优势,最终使领地只能拘泥于小小一块。你看丰臣秀吉说打朝鲜,马上全国搬到名护屋城。德川家康在蚕食今川领地时,也知道从冈崎搬到滨松。有没有机会是一回事,但在机会将临时能够抓住也是一种本事。主城前置这小小的行为正体现了当局者何以家为的决心,他们从来不被无聊的“一国之主”的身份所禁锢,而是拥有永无止境的野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

你再问我织田信长做大的根本原因,我就可以回答你:心怀天下就是他的根本原因。


user avatar   zhang-ting-61-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家之言,仅供谈笑。

我认为信长崛起的外在要素是尾张的地理条件好,信长的起步又比较低,势力发展迅速,因而受到的内部制约要小一些。而内在要素则是信长本身的能力够强。

尾张位于浓尾平原,大约在本州岛的正中央,是连接西日本和东日本的交通要点,开发时间也比较早,农业和商业条件都很突出。江户时期的尾张藩是极为富庶的大藩,主城名古屋一度被誉为能和江户相媲美的繁荣都市,之后成立的爱知县至今仍是日本GDP排名前三的地区,仅次于东京都,和大阪府几乎不相上下。

织田信长的父亲织田信秀财力雄厚,曾多次对朝廷进行献金,天文十二年(1543)的那次被记载为高达四千贯的巨额献金(今川义元在同年的献金为五百贯)。天文九年(1540)伊势神宫搬迁时,织田信秀也捐献了七百贯的材木费。此外,尾张北方的美浓也是土地肥沃的农业区,当信长占领了尾张和美浓之后,织田家就已经成为全日本屈指可数的强大势力了。

除此以外,尾张还有两个少有人提及的发展优势,分别是位置适中,以及地域狭小平整,无险可守。尾张与近畿相邻,但又不属于近畿,这种位置正好适合新兴势力的崛起。近畿地区太过靠近幕府和朝廷,容易受到中央势力的干涉,偏僻地区山高皇帝远,对朝廷的离心力比较强,容易被扎根地方的豪族利益所影响。而尾张既不在中枢,又不偏远,双方的掣肘力量都没那么强,相对而言就很适合向外发展。

而地域狭小平整又无险可守,就给了信长父子统合势力、搬迁主城的条件。尾张的平整地势使得各地之间的交通往来十分便利,方便领主控制,像清洲城和那古野城的距离只有十公里左右,并且两座城都不险要,因而织田家要把主城从二城之间迁出的阻力就比其他家族要小得多。织田信秀使用过胜幡城、那古野城、古渡城、末森城当主城,信长也使用过尾张的那古野城、清洲城、小牧山城当主城,并且在打出尾张后依然保留了这一习惯,搬到过岐阜城和安土城。

主城的搬迁对于势力扩张有很大的战略作用,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军事有利的地区进行驻扎,另一方面对于新占领地区的吸纳和统治也有很大帮助。织田家的主城搬迁帮助信长较好地消化了美浓和近江,与之类似的是,德川家康搬迁主城也帮助他消化了远江和骏河。而武田、上杉、北条、毛利这些家族守着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主城,在军事和政治方面对于势力的向外发展都形成了很大阻力,主城周边的豪族始终占据着政权中枢。

关于起步低这一点,不是指信长起家只有一国,而是说他在尾张内部所拥有的初期势力很小。尾张国最初的领主是拥有尾张守护役职的斯波氏,斯波氏是将军足利氏的有力分支,世袭越前、尾张、远江三国的守护役职,织田氏原本是越前国织田庄的神官,跟随斯波氏来到了尾张,后来成为了斯波家在尾张设立的守护代(即代理守护)。

织田家在应仁之乱后分裂成了伊势守家(又称岩仓织田氏)和大和守家(又称清洲织田氏)两家,伊势守家成为尾张上四郡的守护代,大和守家成为尾张下四郡的守护代,而织田信长的爷爷织田信定出自大和守家手下三奉行之一的弹正忠家(又称胜幡织田氏)。简单说就是斯波家失去尾张国的统治权之后被织田家获得,织田家又被分支争权,分支又被分支的分支架空,而信长就来自织田家分支的分支。

问题是信长连这个分支的分支的家主都坐不稳,哥哥信广和弟弟信行都发动过叛乱,尤其是信行那一次直接拉动了手底下一半以上的人。信长先是干掉了下四郡守护代大和守家的织田信友,然后平定了兄弟的叛乱,又灭掉了上四郡守护代伊势守家的织田信贤,最后再摆平同族的堂兄弟织田信清,才总算是完全统一了尾张。

因为信长起步很低,靠着暴力手段发展壮大,因而他在织田家内部树立了独一无二的话语权,唯二可能拥有较高影响力的是帮他摆平织田信友的叔父织田信光,以及合力打败织田信贤的织田信清。结果前者没过多久就莫名其妙地死去(一说是死于信长的谋杀),后者也在对信长掀起反旗后被打败并赶出尾张。

这种起步方式加上弹正忠家较小的基本盘使得信长可以比较自由地提拔任用属于自己的人才班底,不用像其他继位大名一样太过顾及势力内部复杂的利益纠葛。加上信长的崛起速度极快,因而在利益做大后可以分封大量新的功臣家族,鼓励新进成员继续立功,这对于势力扩张是大有裨益的。

正如中国的那句古话——“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起步的基本盘越小,崛起速度越快,越有利于打破各种利害关系,摆脱旧势力的束缚,古往今来能够进行彻底革新的政权莫不如此。

当然信长能够做大,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他本人能力突出。信长上台时只有17岁,但在战略方针上已经显得十分成熟,对于国内的统一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并且由于起家较低,非常注意名分的获取。他在进攻守护代时把守护斯波义银接来庇护,打出平叛的旗号,而在放逐了斯波义银后又亲自上洛谒见将军足利义辉,求取幕府的认可。后来上洛时又拥护足利义昭,一路上严守军纪,对京都百姓秋毫无犯,让久糟战火牵连的京都人产生了对织田政权的好感。上洛成功后拒绝幕府的任职并马上返回领地,不过多卷入京畿的利益纠葛,放逐将军时又搬出天皇的名义,同时还非常注重维护外交信誉。可以说信长走的路就是写给战国大名们的标准教科书。

此外,信长从上台起就大力培育自己的亲信,建立了赤母衣众和黑母衣众,同时信长也不看重门第,提拔了许多出身较低的人士,而且喜欢任用各种家族中的非长子成员。这些人不但建立了许多功勋,对信长本人十分忠诚,而且建功立业自立门户的动机也比较强。

因为浓尾地区交通便利,商贾往来繁盛的缘故,信长的视野较为广阔,非常擅长吸纳学习其他大名的先进政策,同时还有所改良。军事方面信长给军队配备了三间半枪(约6.3米),比其他战国大名的平均水平高出一截,且非常注重训练和侦查。他本人经常在领地当中巡视,了解各地状况,桶狭间之战开打前信长就获取了今川义元的位置信息,并且在今川军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完成了袭击。

朝仓家的名将朝仓宗滴曾在病故前感叹自己如果能够多活三年就可以见证信长的崛起,朝仓宗滴去世时连稻生合战都还没爆发,他如此看好信长说明信长年轻时就有相当不错的治家表现,桶狭间之战也并非偶然。很多人都感叹武田上杉缠斗太久,丢失发展机会,然而信长在桶狭间面临的是远胜自己的强敌,有些时候真的不能光是怪环境,确实就是能力不够。


user avatar   bu-dong-zhan-guo-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信长所在的尾张地区,可能比起广袤的关东平原的农业和京都、堺等地的繁华商业略有不如,但浓尾平原及环伊势海沿线的农业商业也是极其发达的,从信长之父信秀时期开始,通过津岛等商业已经积累了不少财富,而且伊势周边沿海及伊势神宫信仰,给尾张的发展带来极大推进。农业方面从其浓尾后来检地的石高来看,也是比较发达的。所以在消除了今川的威胁和本家内纷后,再加上拿下美浓,信长的实力就已经是天下排得上号的了。实际上从信长继承家业到拿下美浓准备上洛也用了十七八年时间,占了其生命的三分之一。其做大后又做强的一个措施就是拥立足利义昭上洛,纵观战国时代曾经上洛或者在洛中的势力,都是在当时或者当地的强力势力,比如大内、细川、三好等。信长的很多后世认为较为先进的政策,实际上并不是什么新政策,只不过执行得较好。经过元龟年间的困难时期,其势力越来越大,推进统一事业的进程也越来越快。所以做大的根本原因我觉得要是比较暴力的概括的话,一是其领国底子较好,二是成功拥立义昭上洛,三是拔擢了不少后世看来比较有能的家臣。当然,其做大的过程也不是一两句能概括清楚的了


user avatar   kashiwagier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简单地说,主要原因有两个:

内因:织田信长个人能力确实强,很早就整合了织田家内部各势力,并逆风打赢了今川家,获得了发展契机。

外因:织田家的地缘环境确实好,给织田信长施展个人才华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他的个人能力,也使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潜力较快整合并得到了极大发挥,占据了时代先机。

信长的起点是尾张地区,而他生前织田家鼎盛时最终的势力范围(基本盘),是日本的近畿地区(以及部分中部原武田家统治的地区,基本就是上边地图红圈内的区域了),近畿地区从古至今都是日本的中心地段,且就当时而言,商贸经济最为发达,从而在这一地区称霸的信长,在当时可称为“天下人”。

而信长的起点尾张地区,占据浓尾平原的要冲之地,是日本少有的平原地区,适合农业和商业经济发展,地缘位置也有一定优势(尾张地处中部地区西部边缘,既有平原又靠近近畿)。

即便从后世(几十年后的幕府尾张藩)地位来反推,在信长起家时也能称得上是有一定竞争力的大大名(硬实力和丰臣五大老时的宇喜多家近似)。

信长起家的区域,地缘上并非“天高皇帝远”的偏远地区,相当于北京二环附近三环里的地段,和二环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后来蒲生氏乡被转封会津时感叹自己以后无望号令天下就是这个道理,偏远地区的大大名,即便实力强大,在当时日本的政治环境下也很难有所作为,更不用说成为什么“天下人”。

同时,在信长崛起阶段,中部和关东地区的大势力,事实上形成了一种彼此制衡(甲骏相同盟某种程度上就是三方彼此吃不下对方带来的一种妥协。今川义元死后,这种均衡快速崩盘,今川家的位置逐渐被德川家取代,而上杉武田“龙争虎斗”无法达成互信进而合作“上洛”,北条总体开始守成“家里蹲”,各股势力仍然在中部和关东地区达成了一种均衡。

且中部地区多山地,中部和关东地区的势力出兵干预的时候,并不会像地图上表现的那样“近”,可以很容易地直接杀到织田家领地。相对富裕且交通便利的东海道,后来占据这一地区的德川家还是织田家的同盟,因此中部和关东的势力,在信长发展期,并没有多少机会和实力去真正有效干预织田家的发展,关西的其他大名,像后来的大大名毛利、岛津和宇喜多这些,当时也在各自的发展和创业期,争霸天下提不上日程,自然也不可能对织田家的扩张有什么障碍)。

而内部的整合上,信长团队的更新迭代相对更快,更“唯才是举”一些,从而很多后世的大名基本都有一定的“织田系”背景,虽然对于被淘汰的个别武士和家族而言是不友好甚至不近人情的,但对于扩大整个武士阶层的权利和地位提高而言,总体上是积极的。

“乐市乐座”等武士和商人、农民之间的利益处理,更接近于一种利益整合和再分配,使得商人利益、农民利益和武士阶层相比之前有了更多的“交集”,所以能够进一步扩大基本盘并充实织田家自身的实力,后来丰臣家和德川家对商人和贸易的掌控,基本就是沿袭信长模式的一种偏向武士阶层的改良了。


user avatar   yi-li-bi-ya-bu-b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除了个人能力为,信长还占据了半个天命吧!

强势大名故去使得他的敌人变得很鸡。

首先是今川氏,能够阵斩义元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此后不仅仅是今川氏变鸡,小弟德川的独立,挡住了东面的一大敌,使其可以把实力安心往西边使。

其次义龙病死。虽说义龙经常打败仗,但其战败基本上是在尾张的土地上败的,大体上处于攻势。死后没多久斋藤氏分崩离析,被信长吞并。

三好长庆,毛利元就,武田信玄,上杉姐姐,都在对上织田家前后去世。




  

相关话题

  日本幕府时代的将军在权势日隆的时候都没有废黜天皇,是不敢还是因为什么? 
  请问1590年织田信雄为何拒绝秀吉转封东海道的要求? 
  如果信长不支援秀吉,秀吉可能打败毛利吗? 
  日本历史硕士回国能找什么工作? 
  织田信长为什么不申请开创新一代幕府,就任征夷大将军? 
  在日本投降那天cos成麦克阿瑟去逛靖国神杜会怎样? 
  日本二战投降,挨了原子弹,但是不同意美国军事占领日本会怎么样? 
  在日本,是否存在天皇制废止论者? 
  铁炮(火绳枪)在日本战国时期,是战争的主力吗? 
  如何评价大友宗麟? 

前一个讨论
日本人觉得使用汉字很丢人吗?
下一个讨论
假如一个波长接近普朗克长度的光子出现在人身上会怎样?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