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老子到底发现了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顺势而为,有所为,有所不为。

法家:为为为,有所为;不为则斩,斩斩斩;

于是,儒家:知其雄,守其雌。


user avatar   shang-shan-ruo-shui-97-72-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已更新:之一,之二,之三。)

老子发现了宇宙的起源。

所以洒家早就说过:至少就宇宙观而论,把所有的古希腊哲学加在一起,也远不如一本五千字《道德经》。

不信?

先看看古希腊先哲的宇宙观:


【泰勒斯认为,大地是浮在水上的;磁石体内具有灵魂,因为它可以使铁移动;万物都充满了神。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大地的形状象一个圆柱;冷和热从永恒中分离出来,由这两者产生了潮湿,再由潮湿产生出土和气。


阿那克西美尼认为,大地的形状象一个圆盘;灵魂是气;火是稀薄化了的气;当凝聚的时候,气就先变为水,如果再凝聚的时候就变为土,最后就变为石头。


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都是数”,并将数学与神学的结合起来;灵魂是个不朽的东西,它可以转变成别种生物;他有一次在路上走过,看见一只狗受人虐待,便上前制止道:“住手,不要再打它。它是一个朋友的灵魂,我一听见它的声音就知道”。

所以他曾向动物说法布道;他还建立了一种宗教,主要的教义是灵魂的轮回和吃豆子的罪恶性

这个教派还有些可笑的规矩:

1.禁食豆子。
2.东西落下了,不要拣起来。
3.不要去碰白公鸡。
4.不要擘开面包。
5.不要迈过门闩。
6.不要用铁拨火。
7.不要吃整个的面包。
8.不要招花环。
9.不要坐在斗上。
10.不要吃心。
11.不要在大路上行走。
12.房里不许有燕子。
13.锅从火上拿下来的时候,不要把锅的印迹留在灰上,而要把它抹掉。
14.不要在光亮的旁边照镜子。15.当你脱下睡衣的时候,要把它卷起,把身上的印迹摩平。


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原质,万物由火而生成;火的转化是:首先成为海,海的一半成为土,另一半成为旋风;“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或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洒家注:但原质与变化,这种古人因时代所限的幼稚猜想,却构成了一种较高的哲学观念——逻各斯。“逻各斯”近于老子的“道”,但比起《道德经》的博大精深,“逻各斯”实在是小菜一碟。)】

——总的来说,古希腊先哲的宇宙观充满了时代局限性,竟远没脱离、远没超越原始人类的幼稚猜想!


再看看中国老子的宇宙观:

《道德经》第二十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重要的话重复一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这就是宇宙的起源!

现代西方物理学大哲人,不是提出个宇宙大爆炸前的奇点吗?你不妨就把这段话里“强字之曰道”的“”,理解为宇宙奇点吧。


《道德经》第四十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在道德经的宇宙观里,只有精深圆熟、千秋万代永为引导的宏观纲领,

哪有古希腊式的、随时都会被不断的科技进步所不断证伪和必然被证伪的幼稚猜想?

所以我说:至少就宇宙观而论,把整个古希腊哲学加在一起,也远不如一本五千字《道德经》。



可能有人会问,老子是怎么发现宇宙起源的呢?且听洒家慢慢道来:

两千多年前轴心时代的先哲们,用一种与现代教学大相径庭的方式,获知了远比今哲更接近终极真理的三大形而上学: 道学,佛学,耶学。

并由此形成了三大学派: 道家,佛家,耶家。   

因为这三大形而上学的获知方法较为相似,所以其核心之处也较为相似: 上帝,涅槃,道。

至于我所谓的“获知方法”,说起来会让深受马学影响的广大唯物论者感到荒唐,那就是:

炼气!  

基督教创始人曾连续静坐二十天,终于见证了上帝的存在;

佛教创始人曾连续静坐四十天,而证得了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涅槃境界。


至于道家,本来就个个都是炼气士,《道德经》里更是充满了炼气概念。

道家创始人老子,就是在长期的打坐炼气入定状态中,亲身见证了宇宙万物的起源和规律。

不信?那你解释下面这段试试: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告诉你吧,不管你是学界泰斗,还是道学专家,只要抛开炼气境界,无论怎么解释都是牵强附会!


根据史料记载可想而知,耶家的上帝,佛家的涅槃,道家的非常道,都是在练气达到最高境界、甚至因此进入濒死体验时,才可能获知的东西。  

否则就无法解释,耶稣何以能见到上帝,佛陀何以能证得涅槃,老子何以能观得非常


当然,你可以认为,这些全都来自幻觉;但你千万不要以为,耶家的上帝、佛家的涅槃、道家的非常“道”,是编造出来的。  

因为,如果你炼通了耶家的灵修,你也能见到一点上帝的影子;

如果你练通了佛家的禅修,你也会亲身证得一些佛经概念;

如果你练通了道家的丹修,你也会亲身体悟一些道德经里的概念。  

这些令唯物论者感到不可思议的境界,事实上却真的是可以重复、可以复制的。  

老子等轴心时代先哲们,就是通过打坐炼气,而发现总结出了这些已接近终极真理的生命观、宇宙观、自然规律……

我说的这些,都有足够的史据资料为后盾。


当然,老子发现的绝不仅仅是宇宙起源,他还发现了很多极其重要的东西,且待洒家后面更新。



————————————

更新之一:

的确,老子发现的绝不仅仅是宇宙起源,他还发现了很多极其重要的东西,比如世界上迄今为止最最高明的治国纲领。


“无为而治”,高不高明?

“治大国若烹小鲜”,高不高明?


所谓“无为而治”,并非是用消极不作为的方法来治理国家。

而是基本国策定好之后,执政者就不须再加干预,只管顺其自然,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任由国民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了。

这样就能“无为而无不为,“垂衣裳而天下治”。


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其实是对“无为而治”的举例说明,道理是一样的。

知道啥叫“小鲜”不?什么,你说是“小鲜肉”?错,是指小鱼!

“烹小鲜”,就是炖小鱼。

“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说,治大国就像炖小鱼。

老子用最简单最通俗的语言,说出了最深刻最优良的治国道理。


我先请问,你在家炖过小鱼吗?

反正我炖过。根据洒家的教训,炖小鱼这活,可不能像炒肉似的,时不时的拿铲子乱翻一气。

而是一旦把油盐、调料、鱼、水按一定比例放好了之后,就只管盖上锅盖慢慢炖吧,再不要管了,直到炖熟到可以吃了为止。

否则,要是像炒肉那样时不时的拿铲子乱翻一气,就会把小鱼翻得烂碎、变成鱼糨糊了。


这是多么高级的治国纲领?!首先遵循自然法,然后自会与时俱进的萌生出各种自发秩序。


事实上,这也是英美乃至西方现代体制得以成功的根本原因。美国一部宪法用了二百年,至今还保持着基本原则,这也暗合了“治大国若烹小鲜”之道。

所以,在1988年的美国《国情咨文》中,里根总统也引用了老子的顶级治国之道:“治大国若烹小鲜”。其英语原文如下:

Ideas like the individual's right to reach as far and as high as his or her talents will permit, the free market as an engine of economic progress and, as an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er, Lao-tzu, said, 'Govern a great nation as you would cook a small fish; do not overdo it.'


中文翻译:

让每个人的智慧发挥到极致。自由市场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如同中国古代哲人老子所言:“治大国若烹小鲜,不要过多干涉它。”


里根总统对“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理解,是相当正确的,跟中国古人的解释高度吻合:


《诗经·桧·匪风》毛传云:

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


《韩非子·解老》篇:

“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


《淮南子·齐俗训》说:

“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为宽裕者,曰勿数挠,为刻削者,曰致其咸酸而已。'”


汉代《道德经》专家河上公注:

“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


魏晋《道德经》专家王弼注解:

“治大国若烹小鲜,不挠也,躁而多害,静则全真。故其国弥大,而其主弥静,然后乃能广得众心矣”。


南宋《道德经》专家范应元对于“烹小鲜”说本作“亨小鳞”,并注:

“小鳞,小鱼也。治大国譬如亨小鳞。夫亨小鳞者不可扰,扰之则鱼烂。治大国者当无为,为之则民伤。盖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唐玄宗注:

烹小鲜者,不可挠,治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伤人,挠则鱼烂矣……此喻说也。小鲜,小鱼也,言烹小鲜不可挠,挠则鱼溃,喻理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人乱,皆须用道,所以成功尔”。


宋徽宗注说:

“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溃,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惑……”。


——拿现在中国的治国教训来说,也就是“不折腾”。

不折腾”,这是经历过多次极左运动而深受损伤的现代中国人,用太多极其惨痛的血泪和极其惨重的代价,才换来的一句经验之谈啊。

若是早一些信了两千多年前华夏先贤老子的这句“治大国若烹小鲜”,我们该避免多少挫折、少走多少弯路!若能早些如此,现在的中国,至少在GDP上,早该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了!


————————————


更新之二:

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发现了【虚空】的至高价值,乃至实体与虚空的关系。


《道德经》第四章:

道冲①,而用之有②弗③盈④也。

【注释】
①冲:通盅(chong),器物虚空,比喻空虚。
②有:有,通又。
③弗:不。
④盈:满,引申为尽。


【译文】

大“道”空虚无形,但用起来又是满满的无穷无尽。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大成①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②,其用不穷。

【注释】
①大成:最为完满的东西。
②冲:虚,空虚。


【译文】

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残缺,但它的功用却永不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空虚一样,但是它的功用却无穷无尽。


《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之间,其犹①橐龠②乎?虚而不屈③,动而俞④出。】

【注释】
①犹:如同”、“好象”的意思。
②橐龠(tuó yuè):古代冶炼时为炉火鼓风用的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风管,是古代的风箱。
③屈(gu):竭尽,穷尽。
④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译文】

天地之间,多像个风箱啊?表面上空虚无物,其实它并非枯竭,越鼓动这虚空(风)就越是喷涌而出。



《道德经》十一章:

三十幅①共一毂②,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③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④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注释】
①辐:车轮上的直棍,有如自行车的钢丝。三十辐,是一个车轮直棍的数目。
②毂(gǔ):即车轮中心穿车轴的圆木.北方叫它“车头”。
③埏(yàn)埴(zhì):即用抟土和陶土做成饮食用的器皿。埏,借为“抟”,即抟土:埴,陶土。
④牖(yǒu):窗户。
⑤无:这一章三个“无”,均作“空虚”解。

【译文】:

三十根辐条装到一个车轮上,有了车轮辐条之间的中空,才有车的作用(滚动而行);

揉捏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的中空,才有器皿的作用(装东西);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房子的中空,才有房屋的作用(住人)。

因此,以实体之“有”为利,以虚空之“无”为用。


实体之“有”离不开虚空之“无”,“有”与“无”相生相成,才构成了世间万物。


两千多年前,

就能把虚空的价值看得如此重要,

就能把实体与虚空的关系分析得如此透彻,

——高哉,华夏老子!



————————————

更新之三:

这个问题下,回答数量已近六百。我想回答的一些内容,很多人都回答过了,而且有些回答质量还行。


在如此众多的回答之中,要想增加一点有新意的独到内容,还真的不容易。


想来想去,我想到了一个人。每当我解读《道德经》的时候,这个人就会时不时的闪现在我的脑海中。

他就是当代华语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


我早就发现,曾被誉为香港时评政论第一人的金庸,乃至《香港基本法》起草人的金庸,虽然是因其武侠小说的脍炙人口而名扬四海;

但很少有人想到,金庸的国学功底之深、水平之高,也足以跻身国学大师之列。


我是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深深感到了他在《道德经》上的高超造诣。
金庸小说中,不仅常常使用《道德经》内容和概念,而且,更擅长用通俗易懂的小说情节,来解读《道德经》里的高深原理。


下面,我就借金庸的小说情节,来解读一下“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几句。

先解释一下字面意思,然后再看金庸先生是怎样用小说情节来解读其内涵的。


为学日益①,为道日损②,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摘自《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注释】
①益:增加。
②损:减少。


【洒家译文】

治学的人,外在学术一天比一天增加;

修道的人,外在学术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就剩下了内在的“无为”。

“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化繁就简,回归到最简单的原理,从而达到无所不为。



下面,我们来看看金庸先生的小说情节中,是怎样解读《道德经》中这段话之内涵的:


先看《倚天屠龙记》里面,张无忌的学剑片段:

张三丰一路剑法使完,竟无一人喝采,各人尽皆诧异:“这等慢吞吞、软绵绵的剑法,如何用来对敌过招?”转念又想:“料来张真人有意放慢了招数,好让他瞧得明白。”

只听张三丰问道:“孩儿,你看清楚了没有?”张无忌道:“看清楚了。”张三丰道:“都记得了没有?”张无忌道:“已忘记了一小半。”张三丰道:“好,那也难为了你。你自己去想想罢。”张无忌低头默想。过了一会,张三丰问道:“现下怎样了?”张无忌道:“已忘记了一大半。”

周颠失声叫道:“糟糕!越来越忘记得多了。张真人,你这路剑法十分深奥,看一遍怎记得了?请你再使一遍给我们教主瞧瞧罢。”

张三丰微笑道:“好,我再使一遍。”提剑出招,演将起来。众人只看了数招,心下大奇,原来第二次所使,跟第一次使的竟没一招相同。周颠叫道:“糟糕,糟糕!这可更叫人胡涂啦。”张三丰画剑成圈,问道:“孩儿,怎样啦?”张无忌道:“还有三招没忘记。”张三丰点点头,收剑归座。

张无忌在殿上缓缓踱了一个圈子,沉思半晌,又缓缓踱了半个圈子,抬起头来,满脸喜色,叫道:“这我可全忘了,忘得乾乾净净的了。”张三丰道:“不坏,不坏!忘得真快,你这就请八臂神剑指教罢!”说着将手中木剑递了给他。张无忌躬身接过,转身向方东白道:“方前辈请。”周颠抓耳搔头,满心担忧。

方东白问道:“阁下使木剑吗?”张无忌道:“是,请指教!”方东白猱身进剑,说道:“有僭了!”一剑刺到,青光闪处,发出嗤嗤声响,内力之强,实不下于那秃头阿二。众人凛然而惊,心想他手中所持莫说是砍金断玉的倚天宝剑,便是一根废铜烂铁,在这等内力运使之下也必威不可当,“神剑”两字,果然名不虚传。

张无忌左手剑诀斜引,木剑横过,画个半圆,平搭上倚天剑的剑脊,劲力传出,倚天剑登时一沉。方东白赞道:“好剑法!”抖腕翻剑,剑尖向他左胁刺到。张无忌回剑圈转,啪的一声,双剑相交,各自飞身而起。方东白手中的倚天宝剑这么一震,不住颤动,发出嗡嗡之声,良久不绝。

这两把兵刃一是宝剑,一是木剑,但平面相交,宝剑和木剑实无分别,张无忌这一招乃是以己之钝,挡敌之无锋,实已得了太极剑法的精奥。要知张三丰传给他的乃是“剑意”,而非“剑招”,要他将所见到的剑招忘得半点不剩,才能得其神髓,临敌时以意驭剑,千变万化,无穷无尽。若有一两招剑法忘不乾净,心有拘囿,剑法便不能纯。这意思杨逍、殷天正等高手已隐约懂得,周颠却终于逊了一筹,这才空自忧急半天。


当然,结果是张无忌赢了。

在这个情节片段中,张无忌学太极剑招的时候,就是“为学日益”;

故意忘掉剑招的时候,就是“为道日损”;

忘到只剩三招的时候,就是“损之又损”;

全部忘光了的时候,就是“以致于无为”。

实战中打败了八臂神剑方东白的时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另外,还请格外注意其中的这段话:

【要知张三丰传给他的乃是“剑意”,而非“剑招”,要他将所见到的剑招忘得半点不剩,才能得其神髓,临敌时以意驭剑,千变万化,无穷无尽。】

——这段话中,还解释了“道”与“术”的关系。

不是常常有人提及什么是“道”、什么是“术”吗?

在这段话里,所谓的“剑招”就是“术”,所谓的“剑意”就是“道”。



再看看《笑傲江湖》中,令狐冲跟风清扬的学剑片段:

风清扬又道:“单以武学而论,这些魔教长老们也不能说真正已窥上乘武学之门。他们不懂得,招数是死的,发招之人却是活的。死招数破得再妙,遇上了活招数,免不了缚手缚脚,只有任人屠戮。这个‘活’字,你要牢牢记住了。学招时要活学,使招时要活使。倘若拘泥不化,便练熟了几千几万手绝招,遇上了真正高手,终究还是给人家破得乾乾净净。”

令狐冲大喜,他生性飞扬跳脱,风清扬这几句话当真说到了他心坎里去,连称:“是,是!须得活学活使。”

风清扬道:“五岳剑派中各有无数蠢才,以为将师父传下来的剑招学得精熟,自然而然便成高手,哼哼,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了人家诗句,做几首打油诗是可以的,但若不能自出机杼,能成大诗人么?”他这番话,自然是连岳不群也骂在其中了,但令狐冲一来觉得这话十分有理,二来他并未直提岳不群的名字,也就没加抗辩。

风清扬道:“活学活使,只是第一步。要做到出手无招,那才真是踏入了高手的境界。你说‘各招浑成连绵,敌人便没法可破’,这句话还只说对了一小半。不是‘浑成’,而是根本无招。你的剑招使得再浑成,只要有迹可寻,敌人便有隙可乘。但如你根本并无招式,敌人如何来破你的招式?”

令狐冲一颗心怦怦乱跳,手心发热,喃喃的道:“根本无招,如何可破?根本无招,如何可破?”斗然之间,眼前出现了一个生平从所未见、连做梦也想不到的新天地。

风清扬道:“要切肉,总得有肉可切;要斩柴,总得有柴可斩;敌人要破你剑招,你须得有剑招给人家来破才成。一个从未学过武功的常人,拿了剑乱挥乱舞,你见闻再博,也猜不到他下一剑要刺向那里,砍向何处。就算是剑术至精之人,也破不了他的招式,只因并无招式,‘破招’二字,便谈不上了。只是不曾学过武功之人,虽无招式,却会给人轻而易举的打倒。真正上乘的剑术,则是能制人而决不能为人所制。”他拾起地下的一根死人腿骨,随手以一端对着令狐冲,道:“你如何破我这一招?”

令狐冲不知他这一下是什么招式,一怔之下,便道:“这不是招式,因此破解不得。”

风清扬微微一笑,道:“这就是了。学武之人使兵刃,动拳脚,总是有招式的,你只须知道破法,一出手便能破招制敌。”

令狐冲道:“要是敌人也没招式呢?”

风清扬道:“那么他也是一等一的高手了,二人打到如何便如何,说不定是你高些,也说不定是他高些。”叹了口气,说道:“当今之世,这等高手是难找得很了,只要能侥幸遇上一两位,那是你毕生的运气,我一生之中,也只遇上过三位。”令狐冲问道:“是那三位?”

风清扬向他凝视片刻,微微一笑,道:“岳不群的弟子之中,居然有如此多管闲事、不肯专心学剑的小子,好极,妙极!”

令狐冲脸上一红,忙躬身道:“弟子知错了。”

风清扬微笑道:“没有错,没有错!你这小子心思活泼,很对我的脾胃。只是现下时刻不多了,你将这华山派的三四十招融合贯通,设想如何一气呵成,然后全部将它忘了,忘得乾乾净净,一招也不可留在心中。待会便以什么招数也没有的华山剑法,去跟田伯光打。”

令狐冲又惊又喜,应道:“是!”凝神观看石壁上的图形。
过去数月之中,他早已将石壁上的本门剑法记得什熟,这时也不必再花时间学招,只须将许多毫不连贯的剑招设法串成一起就是。

风清扬道:“一切须当顺其自然。行乎其不得不行,止乎其不得不止,倘若串不成一起,也就罢了,总之不可有半点勉强。”

令狐冲应了,只须顺乎自然,那便容易得紧,串得巧妙也罢,笨拙也罢,那三四十招华山派的绝招,片刻间便联成了一片,不过要融成一体,其间全无起迄转折的刻划痕迹可寻,可就十分为难了。他提起长剑左削右劈,心中半点也不去想石壁图形中的剑招,像也好,不像也好,只随意挥洒,有时使到顺溜处,亦不禁暗暗得意。


当然,结果也是令狐冲赢了。

这个令狐冲跟风清扬学剑片段,和张无忌跟张三丰学剑片段大同小异,道理也基本相同。我就不解释了,留给各位看官自己悟吧。


另外,我曾回怼过几个吹嘘西哲观点“奥卡姆剃刀定律”的网民说:

早在“奥卡姆剃刀”之前一千多年,中国道家就有“大道至简”原理了。

逆向民族主义阵营总是吹嘘西方人发现了什么什么定律,中国人连一个定律都没有。

洒家曰:要是连“奥卡姆剃刀”都够得上“定律”,那中国道家的“大道至简”就更有资格成为“定律”了。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的这段话,乃至《道德经》中还有很多意思相近的话,都充分包含和阐释了“大道至简”原理。还是请各位看官自己悟吧。

/


user avatar   wen-shui-61-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老子发现,老子是入关人


user avatar   gao-chong-61-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老子是中华文明一个重要的起承转合,可以说是老子扶上马,孔子送一程,之后整个文明的大方向就再也没有改变过。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句开宗明义,说得很清楚,“道”这个东西用语言描述不了,“名”也就是概念,没办法定义。用现代话说,就是当时的语言还不足以为宇宙建模;而且语言存在一个致命问题,就是最根上的概念,也就是“名”是不可定义的。这句话非常重要,以至于孔子认可了老子主张之后,就不再花时间去琢磨“道”的问题了,因为老子说得对,工具不成熟,花时间也是白费劲。在几千年里,中国人不再热心于道,不再热心于名,其造成的结果就是,中国没有产生出成体系的形式逻辑系统,也没有形成科学的探索精神。

当然,好处也是明显的,老子彻底否定了神秘主义,直接确定了不可知论的大基调。这就使得中国在几千年里始终具有着人类最开明的文化,免除了西方宗教时代的痛苦。后来的孔子也遵循这条道路,所以才有“子不语怪力乱神”。

从现在看,老子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几千年的先进和一百多年的落后,但是,有了这条根,未来的几千年必然还是属于中国的。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这是次早的辩证法(易经、周易最早),我不知道老子本人有没有私底下经历形式逻辑的阶段,但总之他给我们的结果是跳跃了。辩证法这东西严重超纲,相当于给小学生讲微积分,能学明白吗?肯定学不明白,学不明白还要硬学,结果呢?就出了各种千奇百怪的幺蛾子。中国人现在还要补形式逻辑的课,好在形式逻辑毕竟简单些,而且有了数学这门语言,训练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辩证法则更复杂,而中国人却因祸得福,反而对辩证法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是最早的演化论雏形,与之前的不可知论配合起来,使得中国人接受起来现代演化论毫无包袱,水到渠成。西方那些上帝与演化论的争论,在中国压根不存在,作为科学的后进生,对于这种争论我们简直觉得匪夷所思。当然,我不是说老子对现代演化论起到了多大作用,现代理论有一整套完备的体系,与老子的版本差异巨大。但是,客观的看,不论老子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其通过文化对中国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也是不争的事实。

4、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是最早的小政府主义,有社会达尔文主义倾向,当然,这是不可取的一点,我只是说他发现得早。这句话什么意思呢?烹饪小海鲜怎么做?例如花蛤,放在锅里打开火等着就完了,连加水都不用,更不要翻炒,一翻肉就掉下来不好吃了;翻炒都不行,就更别提一个一个扒拉了,那样累死你也做不好。治理大国也是一个道理,不能三天两头出行政命令,也不能把法律规章定死,事无巨细都要管,那样国家就完蛋了,你看秦朝就是个例子,然后汉朝就开始无为而治了。当然,这个方法有他的道理,但是也有局限性的,就像老子说的,你要辩证的看,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如果真的任由社会自行演化,很容易会掉进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局部最优陷阱,这样也不对。

5、当然,我估计老子可能是假设大多数人都跟他一个水平,那样他的治国理念还是行得通的,但可惜不仅不是,还远远的不是。所以,孔子继承了老子,他认同老子的道和德,但是认为具体方法不完善,要改一改。老子的排序是,道、德、仁、义、礼,他自己主张道太难了,那不如退一步用德。孔子说,德也太难了,不如退一步到仁,也就是德的一种,仁德,仁者爱人。怎么施行仁呢?用礼,也就是公序良俗,方法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样一层一层的做表率、做榜样,大家都跟着学,多鼓励、少惩罚。

6、后来孟子继承了老子、孔子,说你们说的都对,除了这个具体方法。我觉得你们的还是太难了,我做不到啊!那就还得改改。仁的难度太高了,我们退到义,这样才可行,当然还是主张用礼的方式。

7、与此同时的墨子,也继承了老子、孔子,但他说你们那个小国寡民、和小康社会不是终极形态,道、德我们虽然达不到,但是仁还是可以的,仁的终极形态就是兼爱,兼爱的世界就是大同世界,咱们应该一步到位。为了达到大同世界,周礼不行,因为有阶级,而且没有强制手段。所以不如我们敬天,这样大家都平等;然后明鬼,告诉你做坏事有报应,也算是一种强制手段。这是人类最早的共产主义实践,当时看一度非常成功,可惜终究是太超前了,没能持续下去。

8、李悝、商鞅、韩非等法家,继承自老子、孔子、孟子、荀子一线,道、德、仁、义都讲过了,他们都同意,所以不再讲了,唯独这个礼他们不同意。这东西完全没有强制性,你说树立榜样,让大家学,可大家要是不学呢?而且只要一个人不学好,还能占便宜,那所有人就都会学坏了呀。所以礼这个方法不行,还是得靠法、靠刑。

9、法家到了秦始皇集大成、发扬光大、灭六国、一统天下,然后就亢龙有悔、盛极而衰,还不只是衰,直接崩了。然后汉承秦制,开始用道家与民休息、无为而治,到了汉武帝终于拨乱反正,于是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你仔细看,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做事按儒家的来,他们各个都是法家、用的都是法家的帝王之术,所以叫做外儒内法。而调和两者的,正是道家的辩证思想,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10、直到现在,道、儒、法三家仍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是这三家的传人。而墨家,已经不再显山露水,但水面之下、血液之中却是一座巨大的冰山,这就是侠文化以及大同世界的理想。

至于佛教、道教等神秘主义,对中国正统的影响实在微乎其微,这里,再次感谢老子、孔子对我们的保护。

干货在这不受待见,我把他们放在公众号“墨子连山”了……

应邀做了一下《道德经》实践总结,共85篇,有兴趣的话请自便。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发现儿子必须是老子的。

好像不太对。

应该是发现孩子必须是老子的。

否则就是悖论。


user avatar   zheng-zhuang-gong-6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user avatar   xu-si-da-26-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目问的是宋氏三姐妹,结果回答都在说宋美龄和宋蔼龄,咋没人说说宋庆龄?毕竟二姐名气最大,地位最高。

宋二姐跟孙中山在上海住过一段时间,孙中山一开始没有房子,是租房住的,一个月65块租金,肯定租不到什么好房。后来有前来拜访的富裕华侨,觉得堂堂国父住这样的房子不像样子,就一起捐了一个花园洋房给孙中山,这样孙宋夫妇才算在上海落户……先总理稳定下来以后还写信给孙科,叫他可以带老婆孩子也过来住。

后来先总理去世,死前特意写遗嘱,把房子留给宋庆龄,并请托何香凝照顾她,除此之外几无遗产。孙中山死后,广东省国民党政府给宋庆龄一笔1万元的抚恤金(对,是总共一万元),宋庆龄就靠这一万元的利息生活,大家数学好的自己算算一个月能拿多少利息咯?1927年412后,宋庆龄彻底跟蒋介石闹翻,同时跟宋美龄宋子文也闹翻了,不可能再从家里拿钱。最后在上海也呆不下去,就去了苏联,到苏联几乎用光积蓄,经常开完会坐车的钱都没有,也没有冬衣,就顶着寒风走路回去。

顺说,宋庆龄在上海的房子抵押过三次。

说实话,宋庆龄如果想要钱,哪怕是只想要过得好点儿,只要稍微对妹妹妹夫露点好脸,哪怕是对自己亲弟弟露点好脸,都会立刻被供起来。

然而她宁愿抵押房子,也不打算给亲戚好脸色。

宋二姐是天生的革命者。


user avatar   zai-xiao-32-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明明吸毒了,却辟谣称未吸毒

可以把这句话的“吸毒了”,改成

嫖娼了

作弊了

抄袭了

学术不端了

资产转移了

性贿赂了

出轨了


user avatar   song-huan-76-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什么心态?

过日子的心态。

分手了地球不转了还是怎么滴?

你要自顾自怜,悲天悯人是你的事情啊。

管你男友什么事?

可能他是找个新恋情忘掉旧恋情的痛苦呢?

女人天天说,爱是一种感觉。

现在,和你是感觉,和别人就不能有感觉了吗?

女人重新找个男友叫走出上一任的阴霾,勇敢拥抱新的爱。

男人重新找个女友就是狼心狗肺?叫渣男?

和时间有什么关系吗?

谁规定走出阴霾必须要爬不能跑吗?

既然你对上一段感情这么痛苦,

相互的,他作为你上一任恋爱的参与者,也会痛苦。

大家忘记痛苦的方法不一样而已,

为何要过度解读?

除了让自己堵的更慌,有一毛钱进步意义吗?

只是分手而已,不是世界末日。

饭照吃,舞照跳,这才是积极过生活的态度。

如果是丧偶,那这个马上续弦的男人我还略微鄙视一下。

现在就是个简单分手,你男友重新找个女友,一点没毛病。


user avatar   _wing_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事实上,华夏先民的“孝”,恰恰是华夏文明最最伟大的精华之一。它是跟古代中国举世无双的社会保障制度、养老措施相辅相成的!

孝道是软件,制度措施是硬件。
正如法律与道德也会双规同行、相辅相成。

华夏先民特别强调“孝”,正因为华夏先民比任何民族都重视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保障。
这是多么伟大崇高、可歌可泣的人道主义传统呵。

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虽然中国历代王朝都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为先”,但事实却表现为:
父母对子女的爱护为先。

直到现在,中国式父母对子女的付出程度,恐怕仍然是世界之最。

有充分事实根据可以证明:拥有孝道文化底蕴的中国式父母,在感情上和经济上对子女的付出,远远高于西方式父母。

于是,中国式子女对父母的养老责任和义务,也远远高于西方式子女对父母的养老责任和义务。

所以,传统的中国式数代同堂家庭,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无论在经济上还是亲情上,都普遍是关系亲密、老有所依的。

这种中国式传统家庭的融融天伦之乐,岂是缺乏孝道文化而关系冷漠的西式家庭可比?

关于华夏孝文化与中国古代养老保障、乃至古代社会保障的举世无双,

请看资料一:

周代开始出现初具规模的养老制度,这一制度规定了50岁以上的为老人。

对于如何养老,规定得也很详细。
为让子孙更好地赡养老人,周代实行有老人的家庭可减免徭役的政策。如果家中有80岁以上的老人,则儿孙中可以有一人不服徭役;
如果有90岁老人,则全家都可以不服徭役,此即“八十者,一子不从政;
九十者,其家不从政”一说。

汉朝,推行“以孝治天下”的孝道,对养老问题更加重视,提上了一个更高层次。推行了一套特殊的优惠政策,也推出了一套相对完备的制度,特别是对“家庭养老”,有着极严的规定和要求。孤寡老人到市场上做买卖,规定免缴纳租税。
酒是国家专卖品,为了照顾孤寡老人,政府允许孤寡老人开设酒店卖酒。为确保养老制度的落实,汉律还规定:不赡养老人者,要被处弃市之刑,即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犯人暴尸街头。对父母、祖父母等长辈不敬也是重罪,子女杀父母或祖父母,即使没有成功,也要被判处弃市之刑,殴伤长辈者同样要受弃市之刑。
汉朝最让老人有尊严、觉得幸福的地方,应该是发放“老年证”。当然,这种老年证不是今天这样的小本子,而是一种叫“鸠杖”的实用物。
鸠杖,又叫“王杖”,顾名思义是帝王赐予老人使用的拐棍,它是一种特殊权利的象征。
从史料和考古发现来看,给老人“赐杖”的制度在汉朝被正式确立,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曾做鸠杖赠送高龄老人,开了汉朝赐杖的先河。汉宣帝刘询则使之成为一种制度,规定凡是80岁以上的老人,皆由朝廷授予王杖。
但从张家山汉简中的相关律令来看,汉代较早时曾是“七十赐杖”。
为了保证鸠杖的权威性,汉朝出台了相应的法规。1959年至1981年,从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中先后出土了8根王杖(鸠杖),还随之出土了《王杖十简》和《王杖诏令册》木简。王杖诏令册》全文近600字,规定了70岁以上老人应该享受的生活和政治待遇,有学者称其为中国最早的“老年人保护法”。其中有一项规定:70岁以上老人即使触犯刑律,只要不是首犯就可以免予起诉,继承了先秦时期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的制度。

梁武帝首创“养老院” 明代80岁老人都是“县长”

建“养老院”,起源于南北朝时期,高寿皇帝梁武帝萧衍曾于普通二年(公元521年),在都城建康(今南京)创办了“孤独园”。到唐朝,这样的养老机构被推广,在武则天时代,唐朝即开设主收贫、病、孤、疾者的“悲田养病院”。

真正让“养老院”这种养老方式流行起来的宋朝,北宋初年即开设名为“福田院”的养老机构,后有“居养院”,南宋则叫“养济院”等。
虽然名字不同,但都是慈善性质的养老院田;入院老人的年龄,也放宽到了50岁以上。
同时,民间养老院也普遍兴起。如洪迈《夷坚甲志》“刘厢使妻”条,在与南宋对峙的金国兴中府,有位叫刘厢使的汉族人,遣散家中奴婢,拿出全部财产兴建“孤老院”。

元朝同样重视养老,元世祖忽必烈曾采纳汉臣刘秉忠的建议, 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元朝的收养救助制度,当时各路均设立养济院1所,救助、收养“诸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穷而无告者”。

明、清两朝的养老院仍如南宋、元朝一样,称为“养济院”,朝廷继续发展官办、民办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养老机构。

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于平民家庭,深知民间疾苦,对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的社会问题,有着深刻的感受。他问鼎皇位之后,规定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可免除其一个儿子的所有徭役。这个规定,其实就是把这个儿子指定为老人的专职供养者,让老人因此能够得到较为富庶的赡养。之后,朱元璋再次规定,全国各地所有80岁以上的老者,只要品行善佳,都要记录在政府档案中,以备国家财政补贴和资助。
其中,80岁以上的贫穷老人,当地政府每月要赠送大米近100斤、猪肉5斤、酒60斤(低度酒)。
另外,在当时的首都南京和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对80岁和90岁以上的老人,分别授予两级爵位,使他们可以与当地的“县长”平起平坐,使老人除了能在物质上获得保障外,还能在精神上获得特殊关爱。
朱元璋还恢复了汉朝制度化的“赐杖”与“赐爵”制度,在物质救济上,明太祖朱元璋曾先后两次颁发诏令,实行孤贫老人终身养老。一次是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一次是二十年(公元1387年)。
到了明代中期,对老人的尊重,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百岁以上的老人,国家要给他定制高级、华美的正装,给予极大的国家奖励和荣誉,在全社会树立一种尊老、爱老、养老的风尚和氛围。

古代官员退休待遇:唐代不给钱给地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汉代只有高级官员有“致仕”,致仕条件是年老或是有疾。汉代规定,俸禄两千石以上的高官,退休可领取原俸禄的三分之一,功勋极其卓著的少数官员甚至可以享受原俸,另外,在退休时还有一次性赏赐,如钱、黄金、粮食、房屋、车马等。如汉章帝元和三年,贤官第五伦请辞时,被汉章帝赐“以两千石俸终其身”,并加赐钱五十万,公宅一所。
唐朝官员在退休方面明确了“七十致仕”,如果不到七十岁,但是体弱多病的也要退职。“唐致仕官,非有特敕,例不给俸”。除非皇帝特批,否则的话,唐朝官员退休后没有退休金,但能得到一定数量的田地养老。

宋朝虽然也规定了七十致仕,但并没有实际执行,所以导致朝堂之上,皆老朽昏庸之辈。因为退休只能拿到斗俸,所以官员千方百计拖着不退休。

明朝起,将退休年龄提前了十年以上,只要年满六十岁,就鼓励退休。如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
弘治四年(1491年),明孝宗朱佑樘又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
明代的开国功臣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后,于洪武四年,未满60岁时就告老还乡。
中央官员退休后享受半俸,一般情况下不给退休官员发退休金,家里实在太穷的话,根据个人申请,“有司月给米二石,终其身”。

清朝官员退休年龄也为六十岁,如果没有年满六十岁而因病提前退休是没有俸禄的,而满六十岁又有世职的可以拿半俸,但对那些有特殊功绩的官员,如打仗负伤者,则全数发给。】

——摘自《孝文化是中国古代的“养老保险”》
搜狐历史 01-23 17:13


请看资料二: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丰富文化传统的民族,依据自己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逐渐提出了一些有关社会保障的思想和主张,推行过一些社会保障方面的社会政策措施。


一、储粮备荒思想和仓储赈灾措施

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战胜灾害和克服意外事故的能力很差,为了维持正常的生活和社会秩序,人们需要在丰年和歉年之间进行调剂余缺,储粮备荒、以丰补歉的思想和主张便应运而生。

早在西周时期,政治家们就意识到:丰年时储藏多余谷物,以备凶年缺粮时之用,是立国安邦所必需。
《礼记》有载:“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①”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墨子提出同样的看法,认为“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

在储粮备荒思想影响下,自西周起,中国就出现了一种救荒、济贫的重要的政策措施一一仓储制度,即建立专门的粮仓,储存粮食,用来稳定粮价,借贷或放粮救荒、济贫(黄新鲁,1994)。

当时,仓储称为“委积”,意指除税收以外储蓄之余财,其用途包括:济贫、救荒、供养征战阵亡者的老弱眷属、招待宾客等,属地官司徒的职掌之一。

自西周以来,仓储制度延续历朝历代而不衰,只是名称各异、做法有别罢了。
如战国时期叫平籴仓;
汉代称常平仓;
隋代设义仓、社仓;
唐代设常平仓和义仓;
五代后周设惠民仓;
宋代推广惠民仓、广惠仓、丰储仓;
明代有预备仓、济农仓;
清代州、县设常平仓,市、镇设义仓,乡村设社仓② ,等等。

中国古代的仓储制度虽兴废无常,且在各朝各代都发生过官员管理不善致使粮食霉烂浪费或被贪污中饱等现象,但它确实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和救荒、济贫的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储粮救荒思想和仓储赈灾措施的传承沿袭,使历代统治者都明白,要求得国泰民安,政府必须承担起举办公共保障事业的责任。

《宋史•食货志》有如下的详细记述:“常平、义仓,汉、隋利民之良法,常平以平谷价,义仓以备凶灾。周显德中,又置惠民仓,以杂配钱分数折粟贮之,岁歉,减价出以惠民。宋兼存其法焉。③”


二、大同仁爱思想和养老慈幼措施

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其倡导的大同思想是中国人民美好的精神追求,其中也包含了丰富的社会保障思想。

孔子曾对其弟子说过一段有名的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④”

就是说:在理想的大同社会中,人们不仅要关心自己的亲人,还要为社会上的弱者提供帮助,使老年人得到赡养安度晚年,使儿童得到照顾教养而健康成长,使鳏、寡、孤、独、残者都得到社会的救济安置。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大同仁爱思想,从巩固统治者地位的角度提出“善养老”的重要意义。
在《尽心上篇》中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⑤”
孟子在这里要告诉人们的是:文王兴、善养老,民归之如水之就下,遂能以百里而王,而善养老的涵义就是使老人有衣穿有肉吃,不挨冻受饿。

孔孟儒家大同仁爱思想和孝道伦理之所以在其后千百年封建社会中被奉为主流价值观,是因为它适应了自然经济家庭生产方式的需要,它维护了家庭的保障功能,进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当然,在要求家庭担负主要保障功能的同时,历代统治者也重视社会的责任,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弥补家庭功能之不足。

自唐虞起,中央就设有九官,其中司徒,专门处理百姓事务,如《周礼》记载大司徒以保息六券万民,其保息六券是:
一曰慈幼;
二曰养老;
三日赈穷;
四曰恤贫;
五曰宽疾;
六曰安富⑥。

这些措施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的儿童福利、老人福利、就业服务、社会救济、医疗保健、社会安全等。其内容和措施虽不如现今的社会保障制度系统和完善,但是与千百年前的生产力水平相比,这些社会保障措施已算得上相当先进了,其中的一些做法在今天的社会保障政策措施中还能看到影子。

三、 “致仕”说法和官员退休制度

我国古代官制中,有”致仕”的说法,是指官员在年老或多病时,把职务归还给帝王,以摆脱政务颐养晚年。据考证“致仕”做法始于商代,《尚书》中就有辅佐商汤的伊尹年老告退年老告退致仕的记载。但这种做法在当时并不普遍。

延至西周,国家官制才趋完善,对“致仕”退休才有明确的规定,如《礼记•曲礼》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事(仕)”⑦。
这样,官员到了70岁高龄而告老还乡,作为西周礼制的一项内容确定下来,并且为后来各朝各代所沿用,致仕告老退休的官员因曾为国家出过力,退休后朝廷都有一套赏赐和供养的规定。

如汉代官员退休时,朝廷给予一次性的重赏,此外还给原俸的三分之一,直到去世。

唐代对退休大臣不但赏赐从优,而且明文规定:“五品以上致仕者,各给半禄”,有突出贡献的,经皇帝恩准,可得全禄。京官六品以下,外官五品以下,退休时各给一份承业田以养老。

到了宋代、明代,退休官员的俸禄更有提高。
自商周以来的致仕退休制度为各朝统治者所沿用,这一方面是鼓励在职官员效忠朝廷恪尽职守,为其解除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为鼓励年老有病的官员让出位子使贤明之人接替职位以提高效率。
……说明我国古代的社会保障措施己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四、患难相恤主张和邻里互助措施

中国古代社会以农业立国,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自然村落和族群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结构。

在社会保障网络中,除了家庭和国家的责任外,乡亲邻里之间互助相帮是很重要的支撑体系。

北宋大臣吕大防、吕大临兄弟俩在自己家乡蓝田(今陕西省内)与邻里亲友共同制定的《乡约》(也称《吕氏乡约》或《蓝田乡约》)把社会民众相互帮助的要求用契约规范的形式确定下来。

《乡约》的主要内容是: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其中患难相恤就是要求凡同约者在别人遭遇灾难时发挥团体的作用互助互济,用大家的力量分担一家的风险,这种约定体现了中国古代村民朴素的社会保障的精神。

《吕氏乡约》的做法后经南宋朱熹推行于全国,成为中国农村很多地方采用的一种社会制度。

王阳明亲自拟定的《南赣乡约》进一步规定了“死丧相助,患难相恤,善相劝勉,恶相告诫,息讼罢争,讲信修睦”的互助内容⑧。

与患难相恤主张相关联的民众互助互济的保障措施在古代就已出现,如邻里相帮操办丧葬事宜等,体现了众人出力帮助苦主分担灾难的思想,而最能反映这一思想的互助保障措施是社仓制度。

社仓是仓储制度中的一种形式,与其他仓储形式如平籴仓、常平仓等不同的是,它是以民间力量为主兴办的一种互助互济性质的备荒仓储。

社仓始于隋代,《隋书•长孙平传》载:“开皇三年„„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以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⑨。

南宋朱熹大力倡导社仓,并订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

明、清时期,社仓也很盛行,而且由朝廷官府出面组织,如《明史》载:弘治中,江西巡抚林俊上书请建常平仓和社仓。明嘉靖八年,乃令各抚、按设社仓。以20至30家为一社,择家殷实而有义行者1人为社首,处事公平者1人为社正,能书算者1人为社副。
每户按出谷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等。每户每年出谷1至4斗,每斗外加损耗5合。
遇灾荒年,上户需借谷者,可酌情贷之,有收成后还仓;中、下户需借谷者,可酌情赈给,不必还仓⑩。

从社仓制度的上述规定可见,中国古代民众之间互帮互济的保障机制己较为健全,已经能从中看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原则精神的萌芽。
例如:
社会保障要由政府出面组织,由广大民众参与;社会保障措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社会保障的经费要由官府和民众共同筹集;经济状况不同的人应承担不同的缴费义务;社会保障要体现互助互利原则;社会保障制度实质是社会收入的再分配,等等。

五、关怀弱者的思想和居养机构的兴办

孔子的大同思想中包含了“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主张;管子在《五辅篇》中也主张养长老,慈幼孤,恤鳏寡,问疾病,吊祸丧⑾。
这些同情、关怀、帮助社会弱者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有很深厚的文化基础,而且代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

与此相关联,中国古代有一种收养抚恤孤寡、流浪、乞讨人员的“居养”制度。

居养制度产生于汉代(刘燕生,2001),起初是一种暂时性的收养行为,宋代以后社会上出现一种固定的居养机构如居养院、安济坊、福田院和漏泽园等,专为收容流民、乞丐和鳏、寡、孤、独、残疾无依者。

居养分为长期收养和短期收养两种。
《宋史•食货志》载:“熙宁二年,京师大雪,诏老幼贫疾无依者,听于福田院,额外给钱收养,春稍暖为止。⑿”

明清以后,为弱者提供院内救济的居养机构较为普遍。

如明朝朱元璋于洪武三年,命令全国州县普设惠民药局,此外还设置栖流所、养济院等,给贫困病疾者以救济。
明英宗时,设置东、南、西、北四座“福田院”,共计收容300人,每年国库拿出500—800万两白银,安置贫疾者和解决鳏、寡、孤、独者的基本生活问题 ⒀。
……】

——摘自《略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和措施》

看到了吧,中国的官方社会保障制度,从周礼时代至明清,一直贯穿了三千来年。
这也有华夏孝道的伟大功劳啊!

而西方国家的官方社会保障制度,不过是最近几百年,学界公认自十七世纪伊丽莎白时代才开始。

由此可见,华夏先民的儒家孝道社会,足足能甩掉古代西方基督教社会十万条大街。

/




        

相关话题

  《道德经》第67章中的“慈”怎么理解?是“慈爱”的意思吗?与第5章“天地不仁”的“不仁”是否相抵触? 
  为什么心学在中国很快从盛极到衰落?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道德经是否就是老子的所有智慧? 
  请问一下诸子百家中各家的思想理念放在当代社会形式中 哪家在社会上更能活的更如鱼得水? 
  系统地学习诸子百家哲学体系有哪些书?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于道来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其意义是什么? 
  道德经能不能放床上? 
  老子最早提出“无为”,无为即什么? 
  古代儒家提供的社会治理模式有什么优缺点? 






© 2024-09-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9-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