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吧,或许有的人能给你侃出一大套理论,什么衬味啊、降温啊,顺带着再给你扯上涮羊肉的一百个讲究,例如清汤白水立盘不倒之类,从肉的部位到酱的比例,头头是道,比那帮听HiFi的还友善。
但是终归离不开俩字:习惯。
北京人对麻酱的执着可能是正常人无法想象的,不仅涮羊肉蘸麻酱,爆肚蘸麻酱,拌面条放麻酱,拌凉粉凉皮也要放麻酱,乐意的话连拍黄瓜都能放麻酱,至于各路麻酱花卷麻酱糖火烧之类的我就不多说了,你也搞不清楚是不是古时候谁吃了一口四川名菜麻酱油麦菜惊呼好吃从此将麻酱奉为万能神酱铺遍京城,总之一个调料在一方饮食占这么高地位,也就是韩国的泡菜跟它有一拼了。
然则,改良火锅一进京,大家全都跟着改吃花生酱了。原因也很明显,好吃。
所以你看,什么讲儿啊,瞎掰,都是习惯了,然后自己找个借口,给自己脸上贴金呢。吃那么多麻酱不怕糊友善拉不出友善吗?
——————————
其实老北京的很多传统食物,不管是汉民的回民的,很多,都特么是穷出来的。穷老百姓没得吃就天天吃这个,吃着吃着就斯德哥尔摩了,炒肝、卤煮、羊杂、豆汁、麻豆腐、炸灌肠,全是下脚料和垃圾变质沤出来的玩意,就这,发展到现在照样个个讲究一套一套的,跟那帮友善老头解说红楼梦似的。
麻酱可能也是类似的原理。毕竟曾经也是生产香油的副产品。
当然,我还是挺支持麻酱的,它粘归粘,涩归涩,至少不馊。
——————————
我发现有些网友阅读能力比较差,在这重复强调一遍啊,吃涮羊肉蘸麻酱挺好,我也爱吃,不过这只是习惯问题,说是传统也行,非要硬编出什么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勾几十个层次味觉的那些理论就忒扯了,这是二十一世纪了,宣扬伪科学没意思。
还有把东来顺抬出来吹的,简直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