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地位肯定有,但有地位不代表就被认可。
就像一个公司的老员工,大家都尊敬他,但并不见得愿意跟他接触、跟他聊,有时甚至会因他倚老卖老而私下讥讽嘲弄。
另需提及,每当谈论世界文学,我们脑子里总有个刻板印象:世界文学即除中国外所有其他国家的文学,尤以西方为主。我很反感书单,但有时会看到。一些世界文学名著书单中有各个国家的作品,独没有中国,然后另开一书单,名曰中国文学名著。我们似乎羞于或不屑于跟其他国家的作品比较。
2
整体上,其他国家不太重视中国当代文学。当代文学对外界模仿过甚,尤其南美作家。
另,西方文学界普遍认为中国多是体制内作家,换言之,为政府写作,以他们的文学价值观而言,看不上。
但西方乃至世界,对中国古代文学,即便了解不深,仍有一份尊重。毕竟,欧洲曾刮过一阵东方热。
比起小说,西方更看重中国古代诗歌,李白、杜甫在欧洲文学界有影响,可能不大,但一直有人研究。当然,也有看不起的。记得钱钟书有篇文章论中国诗,他引介说,美国诗人惠特曼认为中国诗是野蛮的犬吠。这就过了。如果把东周哲学作品也算在内,那影响可能更广泛些。毕竟,哲学作品也可以是好的文学作品。
翻译肯定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欧美同源,彼此容易理解,如同中日同源,我们也更容易理解日本美学。但我不认为这是决定性因素,《道德经》都能翻译,即便不能尽善尽美,对西方也产生了很大影响。现代白话语法基础本身就参照英语,总不至于翻译起来更难。
若论通俗文学,当代中国几乎没有存在感,要不怎么说刘慈欣了不起呢。听说我们网络小说在国外很火,我认为,部分原因在于许多玄幻小说的内核,其本身就是从西方奇幻文学学来的。那种个人英雄主义与种族战争,西方人很熟悉,易于接受。除此以外,就不多谈了。
当然,另一方面,现代西方对中国文学有个固定印象——无乡土,不中国。这种标签很容易把中国文学看窄了。
3
文学排名这种事,无聊且没必要,排高排低,都不合适。谁敢说本国文学世界第一?俄英法德美日南美?恐怕都不敢说。
4
文学中心这一说,我也很反感,从没觉得哪个时期世界文学绕着某一个国家转。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文学高峰,西方赞叹,可他们也没按照俄国长河小说那么写,而是自有一套发展。
反倒是中国,跟风走,俄国兴起学现实主义,欧洲兴起学现代、后现代主义,拉美兴起学魔幻现实主义。学了半天,忘了自己是谁,绕着别人转了一圈,还谈什么中心?
5
即便古代,中国也很难说是亚洲文学中心。亚洲的概念太广,阿拉伯、古印度和中国各自影响其所在地区。准确地说,中国是古代东亚文学的中心和源头。
若问当今如何,实在乏善可陈。
当然,我们常听说我国作家作品被译成几国文字,但未必就很有影响。
远的不论,说日本。许多中国青年对日本近现代作家,无论纯文学或通俗文学,如数家珍,从夏目漱石到村上春树。而日本青年对中国作家的了解呢?
不是贬损其他国家,但眼下东亚文学,主要还是中日,与近现代相同。
中日虽同源,但日本已形成一套独特的风格和审美,很难再跟中国混为一谈,也很难完全割裂。
从近代到当代,历史上看,日本文学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输出,远超我们,这很难否认。中国输出最多的大概就是武侠。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谈何亚洲文学中心?
我觉得,世界文学中心论,是个伪命题。
我们可能需要这样一个概念去理清世界文学的发展,但这个概念,并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