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速」作为一个速度单位,最经常出现在长跑里。通常以「分秒/公里」显示(在英制单位国家也会显示为分秒/英里)。
口头上长跑爱好者在训练中也会常常报出“600”“445”“530”“500”……之类的数字。比如600即6分/公里,指的就是用6分钟整跑完1公里距离。折算下来10km/h时速,以这个速度跑完十公里,则正好是一小时整。
——PS:上述数字如出现在马拉松赛场的兔子(领跑员/PACER)身上,则表示完赛时间,而非跑步配速。
为什么配速这个单位会成为最常用的速度指标?主要原因还是它在计量方面的便利性上。
都是万米长跑,为什么此「10000米」非彼「十公里」? 中我们曾科普过,田径比赛的长跑,尤其是路跑项目,动辄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配速就成了能便捷计算、且快速比较出前后身体状态变化的数据。
配速也是衡量跑步能力的重要依据——
如果你以有氧心率进行慢跑,维持住某个心率(上下浮动不超过5)放松的奔跑,每公里的配速起伏不超过5%,即可视为具备了一定的有氧基础;
如果AB两位跑者以同样的训练强度、用相同的时间完成同样距离,每公里配速更稳定的跑者,显然具备更强的跑步能力,或者说他的跑步经济性更高一些。
长距离比赛中,通常会有先快后慢、全程匀速、先慢后快三种——
先快后慢最为常见。因为随着距离的增加,体能会明显消耗,而无论是心肺能力还是跑动的经济性都会下降。换言之,想维持住此前的配速,你会不得不以更大的「能耗」进行跑步,这样极容易跑崩。所以前半程更快、后半程配速稳定的下降,是绝大多数跑者的情况;
全程匀速自然是最为理想的,当你能维持住配速前行,无论成绩或者自信心都会得到一个保障。当然这个匀速并不要求绝对,以马拉松为例,完赛成绩4小时开外的选手,如最快与最慢配速差小于30秒,即可认为是实现了匀速的目标;
先慢后快又被 称为「负配速」,这通常是顶级职业选手才能实现的(也可能说明你前半程保留了较多实力)。这一类选手几乎全程能保持以自己最经济的肌肉纤维发力,并同时维持身体乳酸的堆积速率,让他们一直到终点都是慢慢堆积、且没有达到阈值。
对大多数长跑爱好者而言,我们当然更建议尽量以匀速去完成跑步,这样身体糖原稳定消耗,乳酸积累和排出都趋于平衡。
——这也是为什么,马拉松/十公里之类的长距离跑步又被称为「配速的艺术」。
跑步训练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