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怎样评价历史上的曹丕? 第1页

  

user avatar   huan-xuan-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回答之前先推荐几篇复旦大学徐冲先生的《二十四贤与汉魏革命》、《关于曹魏的侍中尚书》、《从外戚传到皇后传》等几篇论文,非常值得一看。下面我个人就对历史上的曹丕政治方面的成就做一点评价。

这个问题下面有些回答注意到了曹丕继位时面临的局势还算是比较凶险,内部有兄弟曹彰问魏王玺绶、青州兵鸣鼓擅去、凉州叛乱等问题,外部有孙权、刘备、鲜卑轲比能的关注和压迫,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像走钢丝一样坠落,曹操留下的基业可能毁于一旦。而曹丕能在几个月内迅速稳定可见他的政治能力确实不错。

不过,在群雄并立的乱世,我个人认为这种权力交接时发生内外交迫的政治态势其实还是挺司空见惯的,远的不说,孙权继承孙策、刘禅继承刘备时的政治局面也非常严峻,但孙权、诸葛亮也都克服了,所以我觉得这只能证明了曹丕具备在乱世生存的合格能力——他的政治成就下限是不低的,而上限多高就要看他具有历史意义的成就——篡汉的成功。

曹丕最大的政治成就在于篡汉,这点是毫无疑问的。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个成就完全就是由他的父亲曹操奠基,曹丕只不过是继承了曹操,篡汉称帝是水到渠成的事,完全就是白给。但这种看法其实是非常片面的,因为篡位不仅要在篡位前肃清掉的阻碍,还要在篡位后做好权力的巩固,后者与前者一样重要。历史上有不少篡位了还被推翻的人物,曹丕之前就有可借鉴的经典人物王莽,曹丕之后也有典型的例子桓玄,还有那些还没篡位就被覆灭的就更数不胜数了。曹操为曹丕篡汉处理掉了汉朝中央几乎所有的阻力,让曹丕能够在继位的几个月内就顺利完成了篡汉,曹操肯定是为曹丕充分地做好了篡位前的准备。而曹丕在篡位后不仅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动乱还成功把帝位传给了他临死前才立的太子曹叡,顺利完成了皇帝权力的过渡,表明曹丕的这个篡位后处理是非常成功的。即使在公元249年高平陵之变后曹魏皇权被司马氏父子架空,但这并不是来自忠汉势力的反扑,而是曹魏君臣权力结构上出现了新的矛盾。

——————————————————————分割线

《三国志·贾逵传》引《魏略》:黄初中,儒雅并进,而沛本以事能见用,遂以议郎冗散里巷。

这条记载被白寿彝版的《中国通史》注意到,指出了曹操和曹丕用人风格的不同。不过要注意,曹操并没有表现出排斥儒雅的士大夫,比如袁涣凉茂这种以德行著名的清流士大夫在曹操的魏国担任着重要的官职;曹丕也并不是对功能型文吏完全弃用,像被评为简傲少文的杜畿在曹丕时期也担任着尚书仆射。但总的来说,曹丕相比曹操确实是更喜欢用清流士大夫的。从客观层面上讲,曹操、曹丕父子二人的用人风格差异是受不同时期的局势影响导致的必然性:曹操时期,诸侯间的兼并战争频繁,当然非常需要大量功能型文吏提高行政效率;而曹丕时期,虽然魏国还没统一,但局势相对比之前要稳定很多,曹魏的河北、河南等经济核心区进入了治世,就不再需要那么多的文吏了,而是需要儒雅名士进行改革和教化了。

最直接体现曹丕改革的就是在延康元年、黄初二年、黄初三年,曹丕分别发布了宦官不得过署令有灾异不免三公妇人不得参政的诏令。这三条诏令的内容曾经是东汉清流士大夫在与宦官、外戚的斗争中长期争论的焦点,在曹丕时终于得以实现,既是借鉴于东汉衰亡的教训,也是表明自己立场是与东汉的清流士大夫一致

曾被曹操严厉迫害的杨彪在曹丕时作为前朝最具名望的遗老享有尊崇的待遇,同时曹丕也对东汉后期在政治上敢于同宦官、外戚斗争的清流士大夫进行表彰,据说共有二十四人之多(详见徐冲《二十四贤与汉魏革命》)。从黄初四年开始对处士管宁的征召授官,几乎成为了魏晋南朝易代之际对待处士的默认原则。这两个事例可能往往受到大部分人的忽略,但是意义却着实不小。曹丕的改革都是围绕“与东汉清流士大夫站在同一立场”这一核心进行,表彰与东汉朝廷做斗争的群贤和优崇那些不出仕的处士就同时起到了两个作用:一是对东汉后期的黑暗政治进行否定,这为曹魏篡汉增加正当性;二是向士大夫们表明曹魏政治立场的出发点与他们一致,加强他们对于新王朝的认同感。

徐冲先生精彩的论文《关于曹魏的侍中尚书》敏锐地发现了从建安年间开始尚书台长官经常会加官侍中,“加侍中”甚至成为了魏晋南朝宰相的标配。如果说建安时期的尚书令加侍中是曹操为了更好的监视献帝的措施,那么曹丕时尚书令、尚书仆射加侍中则意义完全不一样了。以往在两汉时,侍中作为加官的例子并不是非常多,尤其是在东汉中后期,皇帝身边都是中常侍而没有博学渊懿的高德旧儒担任侍中引导皇帝向善,导致原本就深居宫中的皇帝完全对宫外的世界没有了解,对宦官言辞偏听偏信。尚书令、尚书仆射等政务官加侍中,这时的臣子在宫内能顾问应对,在宫外综理万机,兼具了双重身份,连接了宫外和宫内,使得宫外宫内趋于一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种叫“侍臣”的新角色——“以其言论与修养影响、熏陶皇帝,使皇帝的日常世界一直处于儒学意识形态的包围与渗透之中。在皇帝与侍臣之间所形成的君臣关系中,侍臣并不完全是被动一方,皇帝本人必须通过侍臣来接受王朝意识形态之规训。 ”(徐冲《关于曹魏的侍中尚书》)

也许会有人觉得曹丕做的这些只是摆摆架子,篡位只需要看对权力(军队和官员)的掌控到不到位而已。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石虎就是纯粹凭借对权力掌控篡夺了石勒的后赵,结果他的儿子们有样学样,自恃权力在手无所顾忌,结果酿成了父子相残的宫廷悲剧,而且在石虎死后这个宫廷悲剧还继续着。所以,在权力交接和行使的时候,正当性和合法性是非常重要的,对此无论是儒家和法家都有充分的认识:

《论语·子路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韩非子·扬榷篇》:“用一之道,以名为首,名正物定,名倚物徙。故圣人执一以静,使名自命,令事自定。”

如果权力的行使失去了正当性和合法性,那就只会像石虎的后赵一样君臣博弈陷入混乱状态,明白这一点,相信大家也能对桓温手握压倒性兵权却没敢篡晋有所理解。

曹丕在篡位时对皇权交接进行的意识构造也并非完美无缺,比如他做到了让曹魏合法从汉室手中接过皇权,但他没有像两汉一样努力去向人们树立曹魏将万世长存的意识。这点从曹魏郊庙礼制中最能体现出来。现代人都经过“唯物主义科学历史观”的洗礼,对于郊祀、宗庙这种带有一定原始宗教情节的东西不会理解,但是在家国同构一体的古代社会,郊祀和宗庙并非只有宗教情怀的意义。在古代,皇帝以四海为家,四海的臣民皆是君王的家人——这种家国观念下,皇帝的先祖当然也同臣民形成关系。那么,郊庙祭祀作为国家大事的意义就在于所有臣民通过参与这项盛典加强个人对这个名之为“国”的家一种归属感。曹丕忽略对曹魏郊庙礼制的建设确实是不应该,也许这和他本人比较放达务实的性格有关,当有臣子建议曹丕预设陵墓时,曹丕学他的偶像汉文帝节俭,拒绝大兴土木铺张浪费,还说出了“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这么豁达的话,以现代人的观念看确实值得欣赏,但是从封建君主角度来看到底该不该称道是另说了。与曹丕形成对比的是同为开国皇帝的司马炎在篡位后的第二年就开始进行郊祀和宗庙祭礼,衣冠南渡之后晋元帝也是第一时间恢复郊庙礼制。“天下,宣元之天下,陛下何得专之!”——东晋长期受到不同权臣的把持,但却衰而不亡,正是因为士族心中对晋朝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难以抹灭的。

除了篡汉和针对前朝政治权力结构进行的改革之外,曹丕也有减轻关税、除池苑之禁、提倡节俭、恢复钱币使用等措施有助于恢复北方经济,但另一面他也多次兴师动众南征伐吴无功不说还劳民伤财了。

总的来说,作为一个皇帝,曹丕在位时间虽然短,但作为并不少。除了频繁用兵这一点之外,我个人觉得曹丕在一些方面的皇帝素质还挺对应他的偶像汉文帝,算是一个很不错的皇帝吧。


user avatar   xi-jia-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谢郭嘉,后谢邀请我的诸位知友。

从吕思勉的三国史话,到易中天的品三国,到这两年火热的卑鄙的圣人,曹操一点点从过去的奸人转化为奸雄,甚至是英雄,而最终称帝代汉完成曹魏霸业的曹子桓却显然没有这么走运。如果他的后代再稍微给力一点,即便只是他本人或者他的子孙们稍微长命一点,形势也许大不相同,他也许会成为开国明君,退一步讲至少不会承受如此多的骂名,然而历史总是不容假设,这大概是作为后人的我们永远遗憾的一点吧。

我似乎从没回答过如何评价某某这样的问题,总是觉得自己功力不够,但是放过这样一个安利的机会实在可惜,初答送给子桓。理了理思路还是决定从三方面来简单讲讲~

1、性格
(1)少年公子哥儿
早年的子桓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肥马轻裘的公子哥儿,有《善哉行》中两句“策我良马,被我轻裘”,另有《与吴质书》中一段“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间设,终以博奕,高谈娱心,哀筝顺耳。弛骛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可证。

(2)大魏真文青
但显然后面世子之争愈演愈烈之后,子桓的好日子也算是到头了,严厉的父亲,被远调的好友,深深的不安全感无一不是子桓心中忧思的源头。然而子桓又是一个忧愁来得快(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知之。),去得也快的人(策我良马,被我轻裘。载驰载驱,聊以忘忧。),说他没心没肺似乎不太妥帖,然而说他率性豁达又好像总也不对味。从子桓的《与王朗书》里的“人生有七尺之形,死为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疫疠数起,士人雕落,余独何人,能全其寿?”以及《典论·终制》里的“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我们发觉子桓考虑的是人之生死,国之兴亡,带着某种人力无可抗拒的无奈,却又充满深深的自省,这像是一个国君说出来的话吗?不像,放到现代,倒是有点像个文艺青年,所以总是开玩笑地称呼子桓为大魏文青。这样的子桓,这样莫名的忧伤,这样独特的思考,让人无法不对这样一个人感兴趣,进而为之动容,对子桓的认识,从他的文字开始,由此一发不可收拾。

(3)爱憎分明
也许是因为年少时的快乐时光与后来世子之争给他带来的心理阴影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总是独自陷入思考的子桓似乎不可避免的变成了一个爱憎分明的人。对于家人朋友,他可以抱有最真挚的情感。首先逃不开的总是要说说子桓和子文子建的关系,这一点在别的问题里间或说过一些(参考如果曹冲当了魏主,三国历史会有何变化?) 其实单从子桓没有对子建下杀手以及最后的“帝东征,还过雍丘,幸植宫,增户五百”我们就没有理由责怪子桓了,毕竟他做的已经比大多数君王要好了。还有题主提到的七步诗基本可以肯定是后人伪作,见在历史上真的有七步诗这件事吗?至于曹彰之死阴谋论毒枣事件又是出自不靠谱小说集《世说新语》,诸位无视之就好。

他对于家人的感情在他的作品中也有不少体现,例如建安十六年曹公出征,母亲与诸弟皆从写下的《感离赋》,还有怀念父亲所写的《短歌行》等,最爱“嗟我白发,生一何早。长吟永叹,怀我圣考。”几句,对于时间逝去的无奈,对于父亲去世的哀思,完美地寄托于寥寥数语间,余味无穷。

另外说两件子桓与家人之事作为这一部分的补充。曹公听闻丁仪的才名,虽未得见,就打算把清河公主嫁给他,子桓听闻却说:“女人比较注重外表,丁仪眼睛不好,恐怕清河不会高兴的,不如把她嫁给夏侯惇的儿子。”生在帝王家原本就要做好被政治联姻的准备(隔壁东吴家的孙小妹笑而不语),而子桓却能站在妹妹(?还是姐姐不确定)的角度考虑这件事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实属难得。当然丁仪因为这件事恨上了子桓,义无反顾地投入了子建的怀抱这是后话。另外一件是关于曹公的另一个儿子曹幹,一名良。母亲陈氏生下他后不久就去世了,他五岁的时候曹公也病重就对子桓说:“这孩子三岁失去了母亲,五岁怕是要失去父亲了,之后就交给你抚养了。”子桓就一直自己亲自养着他,比对其他弟弟都好。曹幹年纪比较小分不清楚,总是叫子桓“阿翁”(父亲),子桓总是纠正道:“我是你哥哥~”每次他叫错,子桓总是要感慨一番,至于哭泣。子桓的眼泪让人唏嘘,也许是想起了疏离的父亲,亦或是早逝的兄长,也可能是那个远在彼方的同母弟弟,会因为一句“阿翁”哭泣的子桓无疑是一个性情中人。

关于家人说的有些多,朋友就简单说说了,他给吴质写的几封信都是魏晋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散文佳作,语言流畅,情真意切,值得一读。另外还有一个子桓吊唁王粲时学驴叫的故事,不过出自《世说新语·伤逝》,可信度不明,就不细说了。

然而正如前文所说,子桓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有爱自然就有恨,谁一生之中没做过几件操蛋的事?子桓也逃不过如此。杀甄姬、罪曹洪、讽于禁这些子桓的黑点大家耳熟能详我就不多说了。其实个人觉得曹洪这件事的真伪值得怀疑,因为从头到尾想想这件事你会发觉明显得不合逻辑,我倾向于认为曹洪的确因为某事得罪了子桓,但绝对不可能是钱财这种肤浅的理由,身为富二代官二代的丕子,呃,不对,子桓,怎么会缺钱花?缺钱不问爹娘要,问叔叔要?虽然子桓有时候有点二(后面详说),但也不至于这么二吧!还有于禁这个事情也不能单纯怪子桓,之前我有就这件事提问过,比较赞同吴易大神的观点,子桓的处理不能简单得以小心眼来评价,因为于禁当时既不能用,也不能杀,仔细体会一下,就会发觉其实子桓的处理十分巧妙。另外还有鲍勋忠言逆耳被子桓一怒咔嚓,戴陵被降罪等事件,让人感觉子桓略有昏君的嫌疑,这边还是要为子桓辩解一下。子桓并不是一个不听劝的人,但是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说话的方式,如果是真心为他好,站在他身边支持他的人说的话,子桓还是会听的。

例如一直支持子桓的崔琰劝谏阿丕烧了弓箭,扔掉骑服一段(文帝纪里可以看出子桓对狩猎那是绝对情有独钟的,可怜的戴陵就因为劝谏这个被降罪了),子桓竟然就乖乖听话照做了,完全没有半点熊孩子的模样!还有辛毗不同意子桓迁民到洛阳的做法,坚决反对,一再劝谏,子桓很生气地表示不想与他谈论此事,辛毗不依不饶抓着子桓的衣服,差点把子桓扒了(此处为答主脑补),子桓用力夺回衣服,悻悻回宫(这一段真的很有画面感有木有!?),最后还是部分听从了辛毗的意见。而辛毗也劝过子桓少打猎,子桓此后就真的很少打猎了。从这边可以看出子桓并不是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什么忠言也听不进去的昏君啊~

说到辛毗顺便插另一件事,当子桓被立为太子后,非常高兴地搂着辛毗的脖子说了一句:“辛先生你知道吗?我好高兴!”结果又被后人批说是得意忘形。唯一一次发自内心的高兴到了辛家姑娘宪英那里也是成了如此不堪的形状,当然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自是最好,然而子桓毕竟不是圣人,将心比心一下,自己花了很多功夫做成了一件事开心一下,感慨两句,又有何罪?

(4)二逼青年
这一段比较少,但特别逗。说是魏晋时流行熏香,最有名的当然是名满天下的令君那个荀令留香的故事了,不知有多少人知道子桓也有这么一出,不过比较囧。《魏书•方技传》载曰“马恶衣香,惊啮文帝膝”。这……同样是熏香,怎么放到不同人身上结果如此不同,默→_→另一件事是黄初六年打孙权的时候,“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我已经无力吐槽了。另外就是文帝纪最后那段《典论·自叙》里子桓被令君夸了一句后,兴致勃勃地自夸自己的骑射本领的那一段实在是太可爱了~还有令君的倾城一笑(我去,话题偏了→_→),别说阿丕,连答主我都根本把持不住啊!还有用甘蔗和邓展比武以及在诏书里宣传他此生挚爱——葡萄,这些奇葩的事情不一一详说了。

2、个人能力
(1)文
要工科女来做这样的评价,实在为难我了,好在有先生们做过这方面的研究,这边贴一篇叶嘉莹 《汉魏六朝诗讲录》——曹丕,私以为讲解得那是极好的,这边结合叶嘉莹先生的讲录和自己的理解简单说两句。

子桓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是现存最早的七言诗《燕歌行》;最早的文学与理论批评著作《典论·论文》,在这里要顺便提一句,子桓是邺下文人实际上的领袖,通称“白雪公子与七个小文人”(口胡);命令刘劭、王象、缪袭等人编纂中国第一部类书《皇览》。

撇开曹公不说,子桓和子建的作品历来总是被人拿来比较,我个人倒是更加同意刘勰的“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之说,但是王夫之所谓的曹丕、曹植的作品有“仙凡之别”又似乎是过了。读两人的诗文,风格体裁不尽相同,二人擅长的部分也不同,很难作出客观的比较,若是喜欢玲珑词笔型自然是爱子建,若是喜欢直抒胸臆型自然是爱子桓。我个人是觉得子建的文字功底绝对强悍,但总有为文字而创作之感,不像子桓是为情感而创作,所以王夫之觉得子建的诗是可以学的,而子桓的诗是学不来,这也就可以理解了吧。

(2)武

偷个懒直接贴《典论·自叙》里的原文吧,太累了→_→乱世中的可怜小孩啊,几岁就开始学骑射了!

余时年五岁,上以世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能骑射矣。以时之多故,每征,余常从。建安初,上南征荆州,至宛,张绣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时余年十岁,乘马得脱。夫文武之道,各随时而用,生于中平之季,长于戎旅之间,是以少好弓马,于今不衰;逐禽辄十里,驰射常百步,日多体健,心每不厌。

另外还有给令君炫耀的这段:

后军南征次曲蠡,尚书令荀彧奉使犒军,见余谈论之末,彧言:“闻君善左右射,此实难能。”余言:“执事未睹夫项发口纵,俯马蹄而仰月支也。”彧喜笑曰:“乃尔!”余曰:“埒有常径,的有常所,虽每发辄中,非至妙也。若驰平原,赴丰草,要狡兽,截轻禽,使弓不虚弯,所中必洞,斯则妙矣。”时军祭酒张京在坐,顾彧拊手曰“善”。余又学击剑,阅师多矣,四方之法各异,唯京师为善。

跟邓展用甘蔗打架的这段:

尝与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等共饮,宿闻展善有手臂,晓五兵,又称其能空手入白刃。余与论剑良久,谓言将军法非也,余顾尝好之,又得善术,因求与余对。时酒酣耳热,方食芊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求更为之。余言吾法急属,难相中面,故齐臂耳。展言原复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伪深进,展果寻前,余卻脚鄛,正截其颡,坐中惊视。余还坐,笑曰:“昔阳庆使淳于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术,今余亦原邓将军捐弃故伎,更受要道也。”一坐尽欢。

考虑到是子桓自己写的,自夸的部分打个折应该也不会太差到哪里去,反正也用不着他亲自冲到前线杀敌,这个程度算是不错了,担得起文武双全四个字了。

(3)战
老实说子桓实战履历不佳啊,就建安二十四年KO造反的魏讽一战赢得漂亮,为父亲解决了后顾之忧。然后就是三次不辞辛苦,亲征孙权,说明他并不是一个守成之君,还是有开拓进取之心的。第一次南征提高了威望,第二次南征兵分三路各有斩获,第三次就是前面提到的最囧的河水结冰那次。总的来讲打仗不够漂亮,甚至可以说有点渣吧,跟孙权有的一拼。但是顺道一提,据《旧唐书·经藉志》所载,曹丕著有《兵法要略》十卷,可惜此书已散佚,无法更多的了解其军事思想与谋略。
补充阅读:曹丕三路伐吴

(4)政

老实说这也不是我擅长的部分啦,吴易大神分析了一部分,我从另一个角度讲讲,那就是看他上台后发布的一系列诏令。

例如禁止拜谒老子庙,禁止“非祀之祭,巫祝之言”,而白孔子的后裔孔羡为“宗圣侯”,修正被战乱毁坏的孔子家庙,回复以前的制度规模。在各地大兴儒学,立太学,设置五经博士,在短时期内使封建正统文化得以复兴。
还有下令除禁轻税,说关口渡口是用来便于商旅通行的,池水林木是为了防御灾害的。设置禁令,家中税收,于百姓不利,于国家不利。这对战乱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减轻人民负担,促进贸易,发展经济,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他还下令殡葬死亡将士,禁诽谤,禁复私仇,议轻刑,以收拾散乱的民心,使逛到北方地区出现多年不见的安定和平。
以及明令凡宦官不得过诸署令,群臣不得向太后奏事,太后家族不得当辅政之任,更不得接受茅土分封的爵位,使得魏一代没有发生因宦官、女主干政而造成的政治危机,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明鉴。
在用人问题上,继续推行曹操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大政方针,使两汉的差距制度得以维持,特别强调不要在年龄和资历上限制人才的脱颖而出和发展,并以吕尚和周超的太子晋作为例子。虽然后来接受陈群建议制定“九品官人法”,培养新的士族,单核吸金以后的“九品中正制”严格士族与庶族的门阀制度还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参考:魏文帝集全译.pdf_免费高速下载

3、评价
挑几条比较有内容的历史评价:
陈寿:“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
张溥:“霸朝初创,力更旧辄,至待山阳公以不死,礼遇汉老臣杨彪不夺其志,盛德之事,非孟德可及。”
王勃:“文帝富裕春秋,光应禅让,临朝恭俭,博览坟典,文质彬彬,庶几君子者矣。”

比起某些样板式的明君,子桓无疑是一个更有血有肉的人,会得意,会失落,会开心,会伤心,那个种着甘蔗思考着生死的男人,叫人如何不爱?

2017.10.17补充

如果对曹丕感兴趣,可以戳丕粉丕黑安利洗脑包整理


user avatar   yyln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一句话盖棺定论:他只是一个才具不足的平庸之主——好了,如果你是他的粉那么可以退散了。当然如果你要撕那也无所谓,反正我是不会回的┓( ´∀` )┏


先简单回顾一下曹丕的人生:


曹丕在短暂的四十年人生中,一共只做了七年皇帝,但却前后三次伐吴。


第一次发生在黄初三年,当时,刘备攻吴,孙权因此向曹丕称臣。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并随即要求孙权送太子孙登入洛阳做质子,但孙权百般抵赖。最终,曹丕决定自己带兵来取,于是分三路大军伐吴。


此次出兵,魏国精锐尽出,但并没有多少实际的战果,三路大军尽数败回。


两年之后,黄初五年(公元224年),曹丕再次伐吴。这次战果更加惨淡,连仗都没打就回去了。因为这次来的时机不对。曹丕是一路坐着船,顺着蔡河、颍河、淮河南下的,等到了长江边上的时候,已经是农历九月,但不料此时长江还在发洪水


这让对面的吴国备战相当轻松:他们根本就没有征发士卒,只是沿江扎了几百里的草人,然后给它们披上军装;同时,又在江上备好多大船,来回穿梭。总而言之,就是把阵仗摆出来,吓唬魏国人而已:反正他们也过不来。


屋漏偏逢连阴雨。曹丕还在船上发愁如何渡江的事,老天爷也来欺负他了:曹丕的龙舟经历了一次飓风,差点被掀翻。这次偶然事件,让曹丕最终决定回国。在临走前,他还强行挽尊了一下,问大臣们:哎,你们说,这次孙权会不会也像我一样亲临前线了呀?


大臣们很给领导留面子,纷纷说会的会的,这么多人马,孙权怎么可能放心只交给将领,肯定是亲自节制的!经过曲折复杂的脑回路计算以后,曹丕总算是收获了某种成就感,满意而归。然而回国后前线便传来军情:孙权根本就没有到前线去,因为压根儿就没有什么人马部队需要节制嘛!


但曹丕的特长就是毫不气馁,今年不行就来年再战呗。次年,黄初六年,在吸取了长江涨水的经验和教训后,曹丕决定晚一点再出发,直到十月(农历),才带着大量船只到达长江边上。然后,他看到了另一种画面:江边已经冻上了。


曹丕当时心中估计有一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而且,这次比上次还要惨。上次只是经历了风浪差点翻船,属于天灾;这次则是在伐吴无望,带兵回国的路上,被吴国人派出的敢死队打劫了一番,连皇帝的仪仗都被抢了去。


糟心事一件接着一件,这还没完。顺着水路继续往回走的曹丕,走着走着,水没了。无法之下,曹丕只好把数千船只留给蒋济,自己带着人从陆路返回洛阳。蒋济最后还是凿通了水道才得以返回。第三次伐吴,又这么草草收场。


又过了一年,到了黄初七年,曹丕再也没有南下的力气了。五月,曹丕病逝,享年四十岁。




曹丕的一生,乏善可陈。一方面,是因为他个人能力所限;另一方面,则是短暂的执政生涯以及数次伐吴失利,牵涉和耗费了他的极大精力,让他在其他方面难以再有作为。

这里,就引申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曹丕对于伐吴有这么大的执念?


站在我们后世的立场,可能会觉得,三国时期本身就是一个分裂的时代。即便是狭义上的三国——从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到公元280年西晋灭吴,也持续了六十年的时间。而如果把时间线再拉回到黄巾之乱,那么这个时间可能更长。


但你若是站在曹丕的角度,就不会这么想。以他那个时代所知的历史看过去,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裂的年代从来就不会太长。楚汉相争,不过四年;两汉之交,即便是从王莽篡汉开始算起,到刘秀统一中国之时,也不过二十多年的时间。


有这些历史经验在,曹丕内心对于自己的评价,绝不是一个维持分裂的守成之主,而是一个要一统天下的开创之君。因此他在心里算计的,应当是如何尽快地削平割据,使天下重归一统,这才是他作为一个君临天下的帝王最为关心的事。


在第二次伐吴前,侍中辛毗曾经劝过曹丕,说应该“养民屯田,十年然后用之”。但曹丕却拒绝了这个建议,他反问,“难道我要把这些敌人留给子孙吗?”(“如卿意,更当以虏遗子孙邪?”)

其中的急迫之意,可见一斑。




但是,也正是在这样的急切之下,却更暴露了曹丕的战略失误和能力不足。

比如,在刘备准备东征吴国时,受吴降。


魏蜀吴三国,就如同三角恋一样,并不具备三角形的稳定性。魏国最头疼的事,是蜀吴两国的夹击。而刘备则没有这个担忧,益州的地形自带防御机制,刘备只要稳守汉中,魏国便无机可乘,他可以放心地朝吴国开刀。相对而言,东吴的地形优势就要弱很多。


因此,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孙权决定在刘备伐吴之时,投靠魏国。


这里有一个名份上的事情需要解释:

目前,天下三分,有两个皇帝,和一个骠骑将军。

其中,曹丕做皇帝的国家,国号是魏;刘备做皇帝的国家,国号是汉——当然,两国都声称自己掌握有全天下的土地,只不过是因为有一些乱臣贼子的存在,所以一部分地区还被霸占着。

而在孙权所掌控的地区之上,则没有一个国家。孙权此时的职位,还是骠骑将军,这是汉献帝封的——曹操借汉献帝的名义封的。也就是说,孙权是原大汉王朝目前所残存的职位最高的人。

原来孙权才是大汉王朝最后的“忠臣”,这个事怎么听都透着怪异。当然,孙权也不会真的把这个名份当回事。他现在投靠魏国,就是准备接受曹丕的任命。


不要名份,但曹丕是要的。因为皇帝是天下共主,然而在目前的形势下,天下三分,因此曹丕这个皇帝其实做得名不正言不顺;更何况,此时天下还有另一个皇帝。


这种时候,孙权如果能投降,的确可以让他这个皇帝的合法性大大增加。最起码,从名义上来说,孙权归降以后,天下不服王化之地,就只剩下益州一处了。


因此,当孙权的使者来到洛阳后,曹丕很是心动。大多数的大臣,也都倾向于接受投降。


只有一个人表示了反对:刘晔。


刘晔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的:


首先 ,东吴动机不纯。孙权现在来投,必然是迫于刘备的军事压力,而不是心悦诚服的归顺。既如此,为什么要接受呢?


其次 ,如今天下三分,不就是因为蜀吴两国结盟,依据地利和中国抗衡吗?如今他们双方交战,正是我们借机渔利的好时机啊!


但曹丕觉得这样不好,人家是来向我投诚的,我不接受也就算了,反而还要乘人之危,这恐怕不是大国所应有的风度吧?既然你说可以出兵,那反正刘备正在东方用兵,我们去抄刘备的后路不也是一样的吗?


刘晔说,不能这么想。蜀如果知道我们要出兵攻打,那肯定就不和吴国打了;但反过来,如果我们打吴国,刘备肯定是乐见其成的,正好可以一起胖揍孙权。


但曹丕不听,他接受了孙权的投诚,而且决定封孙权为吴王。


历史最终证明,曹丕在接受孙权投降的问题上,可谓是失策。因为从后来发生的事情来看,孙权此次完全就是一场假投降,天真烂漫的曹丕被骗得很彻底。

这里就牵涉出了两个问题:首先,孙权投靠的真心程度究竟如何?其次,魏国的决策层对此是如何推测的?他们真的认为孙权会投降吗?


肯定不会。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的时候,孙权还不到三十岁,就敢对抗曹操。到了如今,他怎么会看得上曹丕呢?虽然大家都是二世祖,但曹丕不过是个标准的官二代。孙权与之相比,不知道厉害到哪里去了,人家可是久经大风大浪依旧能谈笑风生的人物。


那么,既然明知孙权只是暂时的委曲求全, 为什么还要慕此虚名呢?


曹丕当然有自己的理由:我泱泱大国,人家来称臣,我不但不接受,反而还对他用兵,怕是会伤了后来者的心。


而刘晔的建议,要点则在于:这么好的机会,这次不珍惜下次就很难再碰到了。


至此,为什么说曹丕此次决策是失误的,原因也就呼之欲出了:他在这个决策中,没有分清楚重点何在。


曹丕和刘晔的意见分歧,其实是对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的考虑。


曹丕看中的,是大国的风度,是接受孙权以后,对后来者的示范效应;而刘晔看中的,则是夹击东吴的机会,这种机会实在太难得,不应该因为爱慕虚名而轻易错过。


双方说的都占理,这种时候,应该如何取舍?


在下的答案是:看可重复性。如果某个选项要因为一个罕见的机会才能出现,很难重复,而且代价可以承受,那么,就应该优先去做。


领导今晚正好要你陪重要客户,但你已经答应了陪女友吃晚饭。

虽然之前你口口声声说女友是你最大的领导,但这时候,你最好还是承认,这不过是你当时一没走心二没走肾的情话。今晚当然还是得去讨好一下真正的领导,因为这个机会更难得。


曹丕的问题也是一样。精神文明建设固然重要,但是可重复性很高,即便这次拒绝了孙权,事后其实也可以弥补,无非只是代价要大一点。而刘备和孙权打起来这种机会,真的就只有一次,错过了就错过了。


领导这个职位,既意味着权力,也意味着责任。他担负着带领一个组织走向一个更好的未来的使命。从这个角度来看,曹丕是一个坏的领导吗?不是,他只是差。


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他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而只是没有重视。


因为在他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在他自己的逻辑链条中,他认为这个机会可能并不重要,甚至于对他而言,这都不见得是一个机会。


在他的世界里,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坚持,他还要一以贯之的坚持自己的王道。


他不是不辨是非,只是不知轻重。


孙权投降曹丕,这件事还有下文。

孙权来投,曹丕不只是接受,还进行了封赏:封吴王,加九锡

对这个封赏,刘晔也是反对过的。理由就是,给得太高了。“王去天子一阶耳”,曹操当年就是一步步走到魏王,最后才成全了曹丕的帝位的。如今给孙权封王,这是一个很坏的先例。此其一。

其二,魏和吴目前看起来其乐融融,但大家都心知肚明,这种面上的和平维持不了几天,最后还是要拼真刀真枪的。如今我们先给他封王,过段时间,又和他开战,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当然,以上这番话,曹丕也没听。

果不其然,过了两年,一如刘晔所料,魏吴开战。




以上,是曹丕的一些大问题。在个人修养方面,曹丕虽然文学素养很高,但小心眼和没脑子也是他绕不开的黑点。


这部分以前回答过,都是些小故事,就不展开了,链接在这里:喻以流年:曹丕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欢迎戳。


总之,当曹丕的生命终于走到尽头,我们回看他的一生,我们会发现:他能力一般,运气奇差。在表面的光鲜之下,掩藏不住的,是他无所建树的一生。


以上,节选自:




  

相关话题

  你们觉得看《曾国藩家书》有用吗? 
  为什么四野歼敌数量不如三野? 
  非洲为什么这么穷? 
  历史上有哪些和尝试收复幽云十六州一样的光复故土运动吗?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替清朝翻案,?比如说把中国近代的落后责任归于李鸿章、归于辛亥革命。请问大家怎么看? 
  为什么历史书上说宋四家苏黄米蔡中的「蔡」是蔡襄而不是蔡京? 
  如果没有靖康耻,宋国能撑过300年大关么? 
  为什么古代没人盗秦始皇陵? 
  2010 年开始的阿拉伯之春,到 2019年,北非以及中东地区的格局有何变化或发展趋势? 
  赵匡胤为什么要以宋为国号?他不知道以前已经有过一个宋了吗?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有人说新三国拍得好?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腾讯的游戏质量一般,却没有一家游戏公司用高质量游戏与之抗衡?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