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塔事件
背景:中苏论战后苏联和中国交恶,并发生局部冲突,在新疆,苏联组织中国公民(绝大部分是中亚少数民族和俄裔)大规模叛逃苏联,保守估计叛逃了12万人以上,叛逃对当地经济造成的严重后果摘自维基百科:
在新疆各边境地区中,塔城地区的逃离者最多,共外逃4万多人,并带走牲畜30多万头,使得40多万亩农田未能播种。许多公社、农场及其下辖的基层组织一时陷于瘫痪及解体边缘。伊犁州下直属县、市也有1.6万多人越境,仅霍城县就达1.4万余人,使霍城县经济损失达978.9万元。
但是!
但是!
但是!
大批农牧民离开边境地区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始进驻扶持生产,称为“三代”(代耕、代牧、代管)。到1966年底,兵团共在伊犁、博乐、塔城、阿勒泰地、州边境建成农场38个。后来,在发现通过外交努力遣返外逃人员无望的情况下,新成立了边境团场并划定了边境带,“三代”人员就留在当地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和守卫边疆。兵团当时为稳定新疆局势,防止苏联的渗透和破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此北疆民族构成逆转,汉族逐渐成为大多数,实现民(ren)族(gun)和(di)谐(liu)
感谢毛熊!
~~~~~~~~~~~~~~~~~~~~
这件事还有后续
91年苏联解体后,前苏联地区经济崩溃,当年逃苏的部分人企图返华,然(zuo)未(de)果(hao)。
2010年5月22日,一个硅谷的程序员,买了两个棒约翰的披萨,卖给了一个叫做Hanyecz的程序员。
但是他没有获得任何货款,他们之间是以物易物式的交易。买主给他的东西在当时被认为是毫无价值,买主希望通过这次交易证明这种东西是有价值并可以用来交易的。
于是人类历史上最贵的一顿饭诞生了——
2010年5月22日,美国的Hanyecz用一万枚比特币购买了两个披萨。这一万枚比特币在现在的价值大概为430000000人民币。
看到题目直接想到的,莫过于布列斯特条约。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让同盟国势力控制了包括乌克兰在内整个东欧,可以说是一个对德国极为有利的结果,同时也几乎是俄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了,苏俄因此丧失了五千万的人民与接近一半的工业能力。
对于德方的条件,布尔什维克党内产生了重大分歧:列宁主张接受德国的条件,签订和约,为新生政权争得喘息机会;布哈林反对签订和约;托洛茨基则主张不战不和。其中,列宁的主和派始终无法取得多数。由于托洛茨基没有接受德国方面的最后通牒,局势进一步恶化。面对更加苛刻的条件,最终列宁以辞职相要挟,托洛茨基也进行了妥协,才重新签订了合约。
此条约在当时看来的确是很屈辱的,让苏俄付出了很大代价,激化了国内的分裂与内战,也对东欧的共产主义革命造成了一定影响。好处也自然明显,它让苏俄成功退出了世界大战,给了新生政权以时间。
然而同年十一月,德国就战败了。苏俄政府立即于11月12日宣布废除此条约,使得该条约的内容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1922年,苏联与德国魏玛政府签署了拉帕洛条约,正式废除了布列斯特合约。
从当时的战局来看,德军在东线如入无人之境,在西线的皇帝攻势之下也取得了重大战果,看起来风光一时。然而从国力上而言,德国已是强弩之末,更无法抵挡得住即将参加欧战的美国。列宁之所以如此坚定地要签合约,有可能是对战争的结局有所考虑(属于脑洞,并没有直接佐证,更多请见下面这则问题)
本来那一大片土地以及所获得的商贸利益都是宋朝一国的,突然照你说的,反而宋朝占了大便宜?!
好比原来自己家地主大院子,爷爷辈家里没处理好闹内讧,被外来的土匪占了北边一点房子一点地以及依附土地的长工佃户自耕农,后来爷爷过世了,自己起来了,想收回那片地,结果发现还是没打过,被人家又占了一片土和房,还被逼着叫爸爸,家里的长工佃户自耕农肯定也不可能跟着过来……
只能凭着脑子好,剩下这些人更能剥削的狠一点来形成优势,反过来在原来自己家里的长工佃户自耕农的消费上挣一波……还得再养一批人家土匪一家人,
这种事怎么看怎么觉得窝囊,我怎么就从未觉得占了大便宜呢!
另外,凭借当时儒家治国以及朱程理学的尿性,我始终觉得他们能认识到货币以及铸币权的可能性是近乎渺茫的!更遑论其用来进行贸易战争的可能性——自两汉至清中期,我们对待诸边异族从来只有贸易封锁与边境互市罢了。
你上面说了那么一大堆,不过是以及学习了现代的金融与经济知识去分析过去的历史罢了,属于由果推因,完全忽视了当时的时代局限和历史现状。
另外,再说一句,虽然我是皇汉,但是像窝囊宋这种皇朝,还是有多远死多远吧。虽然不得不尊重历史。但是还是心如刀绞怒其不争罢。
北宋新旧党争,狗咬狗五十余年。至徽宗朝蔡京掌权、新党得势,变本加厉迫害旧党。至末年旧党好不容易把蔡京赶下台,重掌大权,之后就开始大举反攻倒算,将新党贬斥到南方瘴疠之地。
结果第二年就靖康耻了,金兵入汴,皇帝官僚被一网打尽。有旧党气得大骂:“我们辛辛苦苦为国尽忠,这帮人却早早跑到南方避祸!”
晚清宗室名士宝廷,是清流党骨干人物,官运亨通、前途无量。典试福建时看上一船娘,也就是妓女,宝廷非要娶她作妾。可是于朝廷体制不合,宝廷于是上书自劾、主动罢官。李慈铭知道后幸灾乐祸,在日记里写诗调侃:“宗室八旗才子草,江山九姓美人麻。”
结果没两年中法战争、甲申政变,恭亲王倒台,清流党骨干一个没跑掉,全部发配沿海前线,张佩纶等声名丧尽。清流党骨干除张之洞外,就宝廷没受牵连。陈宝琛日后说宝廷是“梨涡未算平生误,早羡佯狂是镜机”,倒也并非吹嘘。
再补充下陈宝琛的故事,陈宝琛也是“清流四谏”之一,本来挨了马江海战的瓜落,罢官免职,永不起复。不过慈禧死后、宣统即位,陈宝琛好基友张之洞是军机大臣,就把他弄了个起复,虽然没大用,到1911年好歹做到了礼部右侍郎。到五月,朝廷有意外放其为山西巡抚,朝命已发。后来陆钟琪走了庆亲王的路子,花大价钱买了山西巡抚这个位置,喜滋滋上任去了。陈宝琛只好去给溥仪当老师。
结果没几个月辛亥革命就爆发了,山西新军起义,陆钟琪全家被杀。当时全国各省督抚被杀的极少,殉节的也少,会钻营的还弄个都督干干。就陆最惨,花钱买了个死地,把全家都搭了进去。相较之下,陈宝琛一直活了88岁,到36年才死,生晋太傅,死谥文忠,哀荣之极。
补充一个,唐生智弟弟唐生明,从来就是个只会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式人物。38年初时任长沙警备副司令、代理司令。没几天,常德警备司令酆悌看上这个位置,非要与唐生明对调。酆悌是侍从室出身,唐生明惹不起,所以当时很不高兴,因为常德吃喝玩乐的地方没有长沙多。结果不久后长沙大火,酆悌直接当替罪羊给枪决了。唐生明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跟人吃饭,高兴的摸摸脑袋说:“要是我没来常德,这顿饭就吃不成了!”
后来唐生明又“叛逃”到南京汪伪政权那里,实际上是奉蒋介石密令潜伏。汪伪自然大力宣传,日本方面又把他当作蒋介石派来的“密使”,对他十分客气,好吃好喝供着。于是唐生明就高高兴兴在南京上海吃喝玩乐直到抗战胜利,期间还顺便除掉了李士群。
解放后,由于唐生明参加了长沙起义,早年又偷偷帮助过周公等等,手上也没有血债,因此没被算上战犯,反而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老朋友。除了文革时受了点委屈,一直舒舒服服活到了80年代。可以说是花花公子的楷模了。
再补充个黎元洪吧,武昌起义前夕任湖北新军协统(旅长),是湖北军届实力派人物之一。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党人自认“资历不够”,无法领导革命,孙中山、黄兴又在海外,远水解不了近渴。革命党人只好“选举”黎元洪当大都督。因为革命军力量弱小,一旦清廷反攻成功,黎元洪必然掉脑袋,黎元洪坚持不从。最后,革命党人用枪威胁黎元洪,黎元洪只好认命。
结果袁世凯耍花招,在清廷与革命党之间赚差价,武昌革命军遂得以苟延残喘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斯时黎元洪已经是响当当的“革命元勋”,不仅捞了个副总统干干,袁世凯一死,还过了两天总统瘾。要是当初革命党人没威逼他就范,黎元洪不是做枪下鬼,就是灰溜溜跑租界当寓公。
4.12反革命政变
412反革命政变
蒋介石背信弃义 大肆杀害共产党
看似共产党大亏
被迫成了一群流亡者
但后来的历史进程
竟然和412的结果完全相反
412之后
所有的机会主义路线 所有美梦空想 全都破产
共产党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那就是奋起反抗 武装斗争
结果一路走来 22年之后得了天下
反观蒋介石
412之后 蒋显然是大赢家
对内杀共党剿左派 灭农会保地主 拢财阀得中原 赚东北假统一
可谓一派独大 风光无两
对外投美英 媾日寇
正是八面玲珑 财源滚滚
但本质上则是彻底抹杀了国民党不多的进步性
而且自身也沦倒退为一届军阀
直到被赶出大陆 落荒海岛
412
共产党最初吃亏太大了 险些亡党
最后却浴火重生 统一江山
并进而抗美援朝 大干工业化
并通过三十年改革开放
把国家推进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我想
这大概是这个问题下面
最令人荡气回肠的答案了
这是中国之大幸 人民之大幸
公元609年隋炀帝拓疆4000里这事。
刚开始,隋炀帝御驾亲征吐谷浑。虽然带了10万大军,但是还带着一大群妃子、宫女,并且走走停停,一会接见一下西域各国使者,一会又大宴群臣,搞个联欢派对,完全把打仗当成了自驾游。
主将如此轻敌,几乎是必败无疑,当年刘邦一统江山后,志得意满轻率几十万大军去打匈奴,结果就被困在了白登山7天7夜,差点一命呜呼。
吐谷浑的伏允可汗虽然不一定看过历史书,但肯定知道主将轻敌,就意味着失败的道理。所以,他集中了全部兵力,准备对隋军来一次大屠杀,以报去年被踹了两脚之仇。
5月24日隋军与吐谷浑军队终于在西宁附近相遇,伏允可汗准备趁隋军远道而来,士兵疲惫之机,给予隋军迎头痛击。所以,他第一时间就带着全部家当,对隋军发起了的总攻。
站在这个节点看,隋军肯定是要吃亏的。
但是,哪里知道,隋军完全出乎伏允可汗所料,因为隋军虽然跑得远,但是一点也不累。相反几个月无聊、乏味又慵懒的行军,让隋军将士个个手痒的很,正想着撸草打兔子,给单调的生活增添点愉悦的色彩呢。
于是,很神奇的一幕就出现了。
看见吐谷浑大军冲来,隋军全军上下哇哇大叫,比吐谷浑军还兴奋,好像对方才是走了千把里路的军队。后面还有皇帝在看着呢,此时不冲更待何时。于是,隋军呼喊着,大叫着,挥舞着手中的长刀与马鞭发起了反冲锋。
吐谷浑骑兵一下蒙了,和设想的剧情完全不同,他们还以为遇见了一群神经病,见过愣的,没见过这么不要命的。所以,还没等隋军冲到跟前,伏允可汗调头就蹿。
结果就是吐谷浑仙头王被围,率领男女十余万人投降。
紧接着,隋军和去年一样,继续追击,踹伏允可汗的屁股。6月2日,伏允可汗又被追上,手下被斩杀无数,自己仅带了几个随从逃脱。
事实证明,在运气面前,什么样的技巧都不值一提。事实又证明,祸兮福之所依。谁说轻敌,行军龟速就一定会失败?
至此,原吐谷浑的大部分领土都归大隋所有。史书记载,其东西长4000里,南北宽2000里。笔者量了一下,感觉史书有点吹牛,实际上长大约为2000里,宽不足1000里,不过,也已经很大了。
大胜之后,杨广极为高兴,一时兴起,写下了气势磅礴、被后世人评为有曹操之风的著名五言诗《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往群臣》: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
千乘万骑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此诗是何等的豪迈气魄、奔放粗犷,虽然时隔千年,我们依然能从中感受到杨广当时的旷达之情,以及大隋武力的独霸天下。
故事仍然没有结束。
隋军在取得伟大的胜利之后,没有凯旋,而是一路向西,朝着张掖继续行进。因为那里还有二十多个国家的国王、大臣、使者,正在等待着杨广。他们要为大隋天子,以及这支胜利之师接风洗尘。
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要和杨广一起,为这条中断了几百年的丝绸之路,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盛宴,以贺重生。
于是,杨广带着大军,马不停蹄地赶去赴宴。但是,灾难就此降临。也许是因为这场胜利来的太过容易,几天之后,老天便给了这群威武之师,以最残酷的惩罚。
六月初八,也就是隋军取得大胜之后的第6天,当这10万大军抵达扁都口,马上就要到达张掖的时候,老天突然变脸了——刚刚还炎热无比的夏天,突然间风雪肆虐,白雪皑皑,达数尺之深,几十度的气温,瞬间变成了零下十几度。
面对突出其来的天灾,可怜那群还身着单衣的隋军将士,根本没有丝毫准备。一个又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倒下了,化作了一座又一座丰碑,守卫着大隋的边疆。只是片刻之后,这些丰碑就将被大雪掩埋,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杨广看着一个又一个离去的生命,无奈的一声长叹:呜呼哀哉,难道天命如此?
时间在一点一点的流逝,隋军在成批成批的死去。就在那危在旦夕的一刻,张掖城里的援军终于到了。在他们的帮助下,杨广一行终于逃离了冰雪地狱,但是清点之后,他们惊讶的发现,10万大军竟然仅剩下了一万多人,其中杨广的姐姐也被活活冻死了。
辉煌与地狱、顶点与低谷,仅仅相隔几天而已,命运就是这么的残酷无情。
站在这个节点看,杨广完全没有必要继续西行,因为牺牲太大了。
但是,接下来的事情证明,刚刚死去的战士们的鲜血不会白流。
杨广马上扔掉了刚刚经历过的苦痛,以不怒自威的国君威严,去接见了那二十多个国家的国王和使者。
二十多个国家的首脑,经过几天的友好协商,一致同意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隋西关系,共同维护丝绸之路的安全,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
会议期间,为了表达诚意,高昌等国在没有受到任何威胁的情况下,竟然主动要求献给大隋上千里土地。虽然大隋拒绝再三,但是,这些国家首脑仍然执意要给,最后实在是盛意难却,大隋只好勉强同意。
实在是匪夷所思,匪夷所思!
在“其乐融融”的会议过后,杨广便在张掖举办了一场,长达一个多月的贸易盟会。史书记载,聚集至此的各国商人绵延十几里,天下宝物,尽在其中。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的君主巡视河西走廊,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万国博览会”。至今,敦煌莫高窟还描绘有当年的盛况。
从此,江南的丝绸、茶叶,可以通过杨广所修建的大运河运至洛阳、长安,再由此辗转西方,直达欧非。一条黄金之路,一条和平之路,一条连接着东西方的文明之路,畅通了!
隋朝的国运、杨广的丰功伟绩,在此全部达到了高峰。不得不承认,这个史无前例的辉煌属于大隋,也属于杨广。
无论杨广前期有多么的骄奢淫逸与暴虐,杀兄囚弟也好,滥用民力也罢,在这一刻,在杨广威震塞北、征服三国、重连丝路、拓疆数千里的这一刻,杨广之伟大、大隋之伟业足已耀烁古今、媲美汉武。
如果此时杨广能突然驾崩,那么,我们的历史上将会多一个伟大的、雄韬武略的帝王。
可惜,没有如果,后面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
大隋就像一个被诅咒了的王朝,一切荣光,一切伟业,也就到此为止了。
从西域回来后,杨广三下扬州,三征高句丽,最终将如此辉煌的大隋,拉下了地狱的深渊。
想知道后面的故事,可以关注我的号。
公号每周一、三、五上午7点10分发送,知乎11点左右发送。
其它回答:
玄烨幼时得了天花
谢谢邀请。
这种例子在历史上还真不少,想到的一个最著名的例子,大概就是美国收购阿拉斯加。
阿拉斯加自1799年开始就成为俄帝国的领土。在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之后,俄国一度陷入战场的不利地位,同时陷入严重财政危机。俄国人也高估了英法的战略战法,认为英国人可能利用在美洲远强于俄国殖民势力的加拿大的殖民地,去攻占阿拉斯加,同时陷俄国远东的势力于不利。于是乎他们想到一个好办法,就利用在北美可以制衡英国势力的美国,希望把阿拉斯加出售给美国,阻遏英国在北美势力西进,同时利用这比费用缓解战争带来财政压力。这样计划的一个原因在于美国长期以来的西进策略就是不断向传统殖民大国或邻国买地。
最后1876年4月阿拉斯加被美国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够得。这笔钱是什么概念呢?按照当时的美元兑白银汇价换算,这笔钱可以购买400万两白银,也就是后来清政府北洋水师两艘主力舰的造价。
用买两艘先进军舰的价格,购买了一块相当于4个日本面积巨大的领土,这大约相当于每一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土地只值1美元左右,现在看来,这绝对是对美国人超值的交易,但是当时为之高兴的是俄国,美国人的态度截然相反。主要原因在于美国从来没有想过要经营一块靠近极圈的寒冷的土地:那里土地贫瘠,无法种植;人口稀少;俄国殖民经营基建非常糟糕,完全比不上英法经营的加拿大;另外阿拉斯加一边是海,另一边是没有什么人口和城镇的荒凉的加拿大北界。最致命的是,阿拉斯加跟美国本土完全不接壤,是一块飞地,这让移民和管理都是相当困难的。
主持这项土地收购案的是美国时任国务卿西华德,他为此事受到了国内几乎一致的政治抨击和舆论嘲笑,阿拉斯加也长期被戏称为“西华德的冰箱”。为美国带来一块巨大土地的人终生生活在这种嘲讽之下。
百年之后,这块土地无论是经济还是战略价值,完全是天翻地覆:首先是阿拉斯加发现了震惊世界的金矿,后来又有大量的石油被发现,以及亚寒带大量的木材资源,还有他们前州长罗琳很骄傲的说:“我可以从自家门廊监视俄国”。估计俄国人肠子都悔青了吧。
二战后,战胜国的大佬们决定成立一个国际组织----联合国,来调和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不要再打仗了!但是大家刚PK完百废待兴,都拿不出钱来筹建联合国。
这时候,洛克菲勒家族买下了曼哈顿一大片土地,然后把其中一小块无偿捐赠给联合国,这一小块地也值870万美元,是1950年的870万美元...
当时大家都以为洛克菲勒家族疯了,花这么多钱买一块土地还无偿捐赠给别人。没想到联合国成立以后,带来了大量的高端跨国商务活动(出入联合国的起码都是国家部长之类的,并且一来就是几百人,这些人住的酒店有多高级可想而知),以至于后来这块地的价值,涨了100多倍。
这是20世纪最成功的一次炒地皮,洛克菲勒家族不仅赚得连亲妈都认不得,最后还整得联合国秘书长都得感谢他全家,这就是传说中的----名利双收。相比之下香港及国内一众房地产大佬,为了赚钱把自己整得跟国家公敌一样,基本上名声到了遗臭万年的程度,可谓高下立判。
--------------------华丽的分割线--------------------
经过杠精们的一番羞辱(但是没有任何一位杠精告诉我哪里写的不对),我意识到我之前的回答多少有点不当之处,因此小修小改了一下。这个故事有可能是假的,大家看看就好,开心就点个赞呗~~~
ps:我为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出了这么多满嘴大便的人而感到难过,他们除了会骂街之外再无所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毁在这些人的嘴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