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样本方差(sample variance)的分母是 n-1?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ying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非常好的问题,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能更好的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还能避免被征收“偏差税”Bias Tax

先说结论,样本标准差的分母写成n-1,是为了对自由度进行校正,这叫贝塞尔校正(Bessel's Correction)[1]。注意这个贝塞尔不是贝塞尔曲线(Bézier curve)那个贝塞尔。

为了让中学水平的读者就能理解,我尽量不用公式,用浅显的语言和生活中的案例,来叙述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这算是对其他答案的补充,也许看完后,再看其他高手的回答就没那么难了。

在统计领域,你经常会看到,为了减少干扰数据对结论的影响,数学家设计了大量的技术手段来对数据进行校正。

先看一篇我改编的故事《比尔盖茨冲进酒吧》:

一天晚上,小镇酒吧里坐着9个人,大家都是小镇上的工薪族,年薪的平均值在5万美元左右。

从上面的数据和图表,你可以看出50000美元这个平均值,比较准确的体现了9个人的收入水平。

正在此时,比尔盖茨急匆匆的走进酒吧,冲向厕所……

假如比尔盖茨的年薪是10亿美元,在他上厕所的时间里,另外9个人啥也没做,加上比尔盖茨,10个人的平均年薪平均值一下子从5万爆涨到1亿美元。

如图,相比之下,和比尔盖茨相比,9人的年薪太渣,完全看不出高度,像二向箔一样薄。

而当比尔盖茨离开后,他们还是啥也没做,平均年薪却暴跌了近1亿美元。

9人抱头哭死在厕所……

剧终^_^


在这个例子里,比尔盖茨就是一个干扰数据,因为他的存在,让平均值的计算并不能体现酒吧里工薪族的真实平均水平,9人的平均年薪无缘无故的涨到了1亿。当然这个数也无法体现比尔盖茨的真实收入水平,因为他缩水到了1亿。

那统计学家应该怎么办呢?

在统计上,把比尔盖茨这种干扰数据称为异常值(Outlier)。

应对这种异常值,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排除掉它们。在计算平均值时把比尔盖茨排除掉,就无法干扰平均值了。(当然实际应用比较复杂,排除异常值需要谨慎,不能随意的排除)


排除法这种技术手段也经常应用在比赛打分上。

我们知道裁判打分的主观性非常大,为了减少单个教练的影响,比赛通常会安排多个裁判一起给选手打分,然后再取一个平均值。

但实际上在求平均值时,还会再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对剩下的分数计算平均值。

这种排除最高/低分的手段也是为了消除干扰,因为最高分和最低分对平均值的影响比较大,会大幅偏离真实的水平。

例如,下面是10个裁判的打分

上图中最高分把选手的平均值拉高了0.60分,你可能会说,这点分数不算啥,应该影响不大。

但在实际的比赛中,选手的差距通常非常的小,0.1分都会对选手的排名产生显著的影响。

为了尽可能消除其干扰,得到一个相对客观的平均值,通常在计算平均值时,会排除掉最低分和最高分,这样算出来的平均值叫裁剪平均值(Truncated mean)。


比尔盖茨和去掉最高/低分的这两个例子,都是为了说明统计领域的校正技术,用排除法来消除掉干扰数据的影响。


现在你也可能意识到了,在样本方差的计算上,分母使用(n-1),而不是n,也是一种排除法来消除干扰的技术手段。


为什么要减去1,这个1代表的是哪个数?

这个减去的1,不特指任何一个数,1代表那个失去“独立客观”的维度(自由度)。

看不明白?

正常,听我慢慢解释。


在我们在对全体进行采样时,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一定要随机采样,这其中的关键词是随机。

之所以要随机,这是为了避免出现样本偏差。因为如果样本错了,后面的计算步骤即使全部都正确,最终结果也是错的。

例如,要想回答“中国人是不是喜欢吃狗肉?”的问题。

请问,以下两个采样,哪一个能得到客观的结论?

  • 只去玉林狗肉节上采样。
  • 对中国人进行时间和地点都随机的采样。

两种采样方法,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 前一种采样很不自由,被限制在一个极其有限的时空里。
  • 后一种采样有充分的自由,跳出限制,可以没有干扰的随机采样。

如果只在玉林采样,这个样本就是偏差样本(Biased Sample),是不具代表性的样本(Unrepresentative Sample)。

如果根据这个偏差样本,得出了“中国人居然吃狗肉,太野蛮了!”的结论。无论在逻辑上如何完美,最终结论也是荒谬的。

这就是所谓的“垃圾进,垃圾出”(Garbage in , garbage out)[2]


你在玉林采样越多,你的偏见就会越深,只会进一步的固化你的偏见

但自由的随机采样,你采样越多,你的偏见就会越来越少,看到更真实、更多样化的中国人。


在这里需要暂停一下:

请大家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曾犯过同样的错误,取错了样本,出现了偏差或偏见(Bias)?

反正,我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轻易就相信传言[3],或轻易给别人扣上帽子[4],这都是偏见。

(罪过,罪过,宽恕我吧,我知道自己错了!)


我们普通人经常会因为样本偏差,被收取“偏差税”(Bias Tax)

例如彩票,就是利用了人们的这一弱点。

彩民们只注意到了那些极少数获得大奖的人,看不到绝大数人赔钱。

越是盯着那些获奖的人看,彩民们的偏见越深,越是坚信自己会中奖。

他们因为在选取样本时出现偏差,而被别人收税。

好吧,我承认,偏差税这个词是我根据智商税这个词编造出来的(^_-)。

很多人喜欢用智商税这个词来嘲笑犯错的人智商低,但智商税这个词是有偏差的。

因为不能根据一个事件就推算出一个人整体的智商,这是不具代表性的有偏样本,这是偏见。

例如很多彩民的智商很高,他们使用各种复杂的公式,做了大量复杂的计算,他们的智商一点都不低,他们的问题是出在样本偏差上。

而偏差税这个词和智商税不一样,不论我们的智商高低,人人都会有偏见,事事都会出偏差,这个税每个人都在交。

例如,股票市场上的散户,迷信中医和保健品的大爷大妈,轻信谣言的吃瓜群众,……,几乎无人可以幸免,都在为样本偏差付出代价。

推荐一个TED演讲《为什么应该热衷于统计学》。

看完就知道人们对这个世界的偏差有多大了。

所以人们不是智商出了问题,是在选取样本时出现了偏差,所以偏差税是一个更客观(无偏)的词。


其实,不仅是普罗大众,就是那些权倾一时的政治家,也曾为样本偏差付出过惨重的代价。

1948年美国大选,大部分报纸都预测杜威会战胜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社会舆论一致看好杜威,以至于竞选当天,杜威认为杜鲁门很快就会打电话庆祝他当选。

但竞选结果却大跌眼镜,最终是杜鲁门当选。(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

图片来源:youtube.com/watch?

这次的预测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调查机构通过电话调查的方式做的采样。

1948年,虽然电话已发明多年,但价格并不便宜,有电话的多是相对富裕的家庭,多数人的家里没有普及电话。也就是说,这种采样是有偏差的,只反映了富裕阶层的观点,无法反映当时主流选民的意愿,也就是统计出现了样本偏差。[5]

在当时,除了很多美国人被误导,还有一个人也因为这个样本偏差,把所有筹码错压在了杜威的身上,结果却因此而丢掉了整个江山,此人就是蒋介石。本来杜鲁门在做副总统时就对蒋介石印象很差,在他当选后,更是变本加厉,很快减少了对蒋介石的援助。[6]

常凯申也哭死在厕所!


事实上,有太多的仇恨、歧视、偏见和武断的观点,是建立在样本偏差的垃圾数据之上的

因为“垃圾进,垃圾出”,无论人们如何雄辩,逻辑上如何完美,算法上如何先进,结论也是一堆错误的垃圾。[7]

这是值得你、我、以及所有人都应该警惕的现象。

例如:你想知道当代日本人是怎样的。就不能只对抗日神剧进行采样,不能只对日本右翼进行采样,要获得真实的数据,必须去日本实地对日本人进行随机采样。

只有采样是随机,是不带偏差的(Unbiased),才能保证自己吃进去的不是垃圾信息,这是得出正确结论的第一步。


只要人人都追求无偏差,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除了要做到采样是随机的,还要确保样本之间是互相独立的,在统计上用自由度(Degrees of freedom)来描述这种独立性。


我们以常见的招投标为案例,解释一下独立性。

有个学校要盖教学楼,邀请几个建筑公司来投标。学校希望建筑公司的报价尽可能低,而且还要确保质量。所以学校不能只选价格最低的方案,而是要挑选出综合评分最优的方案。

要做到公正客观的评分,必须确保几件事:

首先,学校不能让内部员工来评分,因为内部员工和项目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员工都希望自己在项目中获得更多利益,做不到评分上客观独立。

所以学校只能从外部请专家来评标,因为外人独立于学校之外,会减少直接利益所产生的影响。

于是学校计划邀请3个专家来评审,让专家对建筑公司的方案和报价进行综合评分。

其次,学校在挑选专家时,要尽可能确保这些专家之间的观点也必须是互相独立的,不能人云亦云。

假如其中1人是另外2人的上级,那上级说话,下级的观点就倾向于和上级保持一致,在评分时无法做到独立,这样的评分是有偏差的。花了3个专家的钱,却成了1个专家的一言堂。专家独立性从3变成了1,这偏差也太大了。

最后,学校还必须确保,任何一个专家都没有被建筑公司收买,是独立于建筑公司,没有利益输送的。

如果被收买了,专家就会修改评分,让贿赂的商家胜出,这个专家的数据也是不独立客观的。


从上面的这个案例里,你会发现独立的重要性,一旦出现利益关联,独立性就会降低,数据必然会出现偏差。

类似的制度设计非常的广泛,例如陪审团制度,就设计了大量的机制来保证陪审团成员的独立性。

推荐重温一下《十二怒汉》这部经典,看看人们的偏见(Bias)是如何的根深蒂固,消除偏见是如何的困难。


几千年来,人类为了提高独立性,殚精竭虑的设计了各种精巧的制度,这些制度历久弥坚,逐渐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基石。


在统计实践中人们发现,偏差的产生,很多时候也是因为样本数据之间出现了各种隐含的关联关系,降低了数据之间的独立性。

而解决的策略还很清晰,就是发现其中隐含的关联关系,然后进行校正。


让我们再回到样本方差(Sample Variance)的分母(n-1)上来。

你既然在看这个问题,那就已经知道了方差的计算公式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方差其实是全体的方差,μ是全体的平均值,n是全体变量的数量


例如一家啤酒厂每天生产1万瓶啤酒,我们想知道这些啤酒的质量差异性如何,可以打开这1万瓶啤酒测量,再把所有测量结果代入到上面的公式里求方差,在计算中,没有漏下任何一瓶啤酒的数据。

你也发现了,这样做不仅麻烦了,而且成本极高。


更好方法是对出厂的啤酒进行随机的采样,计算这部分样本的方差。

例如,随机的从产品中找出100瓶,用这100瓶来估算1万瓶啤酒的质量差异,注意,除了这100瓶的数据,其他9900瓶啤酒数据是完全未知的。

样本方差它是从全体数据中随机取出一小部分所做的计算,用这个局部的100瓶啤酒的方差去估计全体1万瓶啤酒的方差。


上面这个样本方差公式,尽管在形式上和全体方差的公式近似,但是内涵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们来比较一下,全体方差和样本方差:

全体方差 是一个客观事实(Fact),是对所有个体数据的全体所作的客观描述(Describe)。

而样本方差 更像一个观点(Opinion),是我们根据少量抽样个体的数据,对全体所作出的估算(Estimation),或者说是预测。


既然样本方差 不是一个事实,而是一个观点,是一种估算,为了让这个估算尽可能的接近事实,就必须注意样本不要出现偏差(Bias),否则就会“垃圾进,垃圾出”,得出错误的估算。

例如

  • 我们不能只对某批产品取样,某个特定时间取样,我们的随机取样必须尽可能的覆盖所有批次,取样要有充分的自由度,足够的随机。
  • 另外还要注意,避免样本里的变量之间存在隐含的关联关系。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假设随机抽出的样本里只有两个数

如果这2个数是独立和随机抽取的,你就不能从x1猜出x2,例如我告诉你x1=10,请问x2等于多少?

你根本猜不出来,因为随机抽取让x2和x1之间没有关联。


但是,没想到的是,因为一个数据的存在,让这个随机取样产生了一个隐含的关联关系。

这个数就是计算样本方差 时,需要用到的样本平均值 ,他的引入让随机抽取的独立性和自由度减少了一点点。

因为样本平均值 引入了一些信息,让x1和x2之间不再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了。


根据平均值公式

只要知道了x1和,就可以计算出x2的值。

如果x1=10,=10,那x2=10


同样,知道了x2和,就可以计算出x1的值。

如果x2=10,=11,那x1=12


也就是说,出问题的并不是x1或者x2,这两个数本来好好的,互相独立的。出问题的是平均值,他引入的新信息,让样本数据之间的独立性减少了,关联性增加了。

或者还可以说,在平均值的介入下,x1和x2的自由度降低了,原来是两个独立的数,现在只有一个独立了,另一个则不再自由,好像有些人云亦云了。


同样的,对于更多的样本量:

如果样本是3个数

则知道了x1,x2,就能通过,计算出x3,独立性或者说自由度,就从3降到了2。

如果样本是4个数

则知道了x1,x2,x3,就能通过,计算出x4,独立性或者说自由度,就从4降到了3。

……

如果样本是n个数

则知道了x1,x2,..., ,就能通过,计算出 ,独立性或者说自由度,就从n降到了n-1。

平均值让样本的独立性或自由度减少了1,导致了样本出现了偏差。

这就是为什么样本方差的分母不是n,也不是n-2或n-3,而是n-1的原因。


自由度变小会对样本方差产生什么影响呢?

这意味着,样本方差会变小。

我们知道,方差是通过计算样本和平均值之间的距离,来描述样本的分散程度,数据之间差异越大,方差越大,数据之间越是趋同,方差越小。

还是用专家评分的案例来解释:

如果专家组中,所有人都独立,每个人的评分会出现较大的差异性。

但如果专家组中有个领导,他自己没有任何主见,只是在看完大家的评分之后,取个折中的评分,是个老好人型的领导。

请注意,这个领导没有贡献任何新观点,他的观点不独立,只是重复了别人的观点,但这个重复数据污染了整体数据的独立性,让原本差异性较大数据,因为折中数据的出现,减少了差异,或者说,出现了一些趋同效应,这就产生了偏差。


回到样本方差 上,因为样本平均值 就是根据样本来计算的,样本平均值 成了那个贡献重复数据的领导,让原来独立的、随机的、没有偏差的样本数据,在计算加工过程中引入了偏差,减少了数据之间的差异性,这种趋同效应让样本方差 变小。

也就是说,数据取样没问题,是无偏的。但是在后来的方差计算中,均值的引入,让差异性减少,本来无偏的数据出现了偏差样本方差会一直小于总体方差,这是一个有偏样本方差。

上面是有偏差的样本方差公式,是没有经过校正的。

普鲁士天文学家贝塞尔(Bessel)在对海量的观测数据做计算时,也注意到了这个偏差。

这个偏差的特点是:

  • 在样本量小的时候偏差影响比较明显,样本方差比全体方差偏小。
  • 但是当样本量增大时,偏差逐渐减少,直到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既然样本方差变小了,那干脆让分母变小,增大样本方差就行了。

贝塞尔给出了修正方法,即把样本方差公式的分母修正为n-1,所以这个修正被后人称为贝塞尔校正。

具体的公式推导过程,可以看Emory University的这篇关于Bessel's Correction推导的文章 [8]

图片出处:zh.wikipedia.org/wiki/%

样本方差公式里的分母n-1,就是这么来的,那个减去的1,就是用来校正所带来的偏差,他不代表某一个样本,而是对自由度的补偿,让缩小的样本方差重新变大一点。


样本方差偏小是不是采样出现问题?因为越接近平均值,就越容易被采样?

从直觉上好像是这样的,比如下面的这个鱼类长度的分布,数据聚集在平均值106(蓝线)附近,如果采样,在平均值周围的确有更大的概率被采样到。

但是,直觉是靠不住的。上面的分布只是一种,还有很多的分布,其数据不在平均值附近,而是分散在四处。

例如,下面这个西班牙流感死亡年龄的分布

数据并没有聚集在平均值43附近,如果取样,就会发现样本更大的概率是远离平均值,而不是在平均值附近。

所以样本方差出现偏小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平均值附近被采样到的概率更大,这只在部分情况下成立,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成立。

样本方差出现偏差的原因和采样无关,也和平均值附近更容易被采样无关,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远离平均值的数据更容易被采样到,这无法解释样本方差为什么会比全体方差小。

更好的解释是,计算过程中引入样本平均值,降低了样本的自由度,减少了数据的差异性。


所以直觉也是靠不住的,事实上,有太多的偏差和偏见(Bias)是由直觉贡献的。


结论

  • 样本标准差的分母写成n-1,是为了对数据进行校正,这叫贝塞尔校正(Bessel's Correction)。
  • 统计经常用各种方法来消除掉干扰数据的影响,例如比尔盖茨和去掉最高/低分的这两个例子。
  • 样本数据之间也经常会出现各种隐含的关联关系,降低了数据之间的独立性或自由度(Degrees of freedom),这会让样本更聚集,让样本偏差变小。
  • 样本方差公式里的分母n-1,就是校正样本平均值所减少的自由度,样本数据本身没有偏差,是计算过程中引入的新信息(样本均值),让计算结果出现了偏差。


推荐阅读

[1]en.wikipedia.org/wiki/B

[2]heap.io/blog/data-stori

[3]zh.wikipedia.org/wiki/%

[4]zh.wikipedia.org/wiki/%

[5]zh.wikipedia.org/wiki/1

[6]todayonhistory.com/lish

[7]zh.wikipedia.org/wiki/%

[8]math.oxford.emory.edu/s


user avatar   momon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補充一句哦,題主問的方差 estimator 通常用 moments 方法估計。如果用的是 ML 方法,請不要多想不是你們想的那樣, 方差的 estimator 的期望一樣是有 bias 的,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用正態分佈算算看。)

本來,按照定義,方差的 estimator 應該是這個:

但,這個 estimator 有 bias,因為:

而 (n-1)/n * σ² != σ² ,所以,為了避免使用有 bias 的 estimator,我們通常使用它的修正值 S²:


user avatar   matongx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把问题完整地描述下。

如果已知随机变量 的期望为 ,那么可以如下计算方差 :

上面的式子需要知道 的具体分布是什么(在现实应用中往往不知道准确分布),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

所以实践中常常采样之后,用下面这个 来近似 :

其实现实中,往往连 的期望 也不清楚,只知道样本的均值:

那么可以这么来计算 :

那这里就有两个问题了:

  • 为什么可以用 来近似 ?
  • 为什么使用 替代 之后,分母是 ?

我们来仔细分析下细节,就可以弄清楚这两个问题。

1 为什么可以用 来近似

举个例子,假设 服从这么一个正态分布:

即, ,图形如下:

当然,现实中往往并不清楚 服从的分布是什么,具体参数又是什么?所以用虚线来表明我们并不是真正知道 的分布:

很幸运的,我们知道 ,因此对 采样,并通过:

来估计 。某次采样计算出来的 :

看起来比 要小。采样具有随机性,我们多采样几次, 会围绕 上下波动:

用 作为 的一个估计量,算是可以接受的选择。

很容易算出:

因此,根据中心极限定理, 的采样均值会服从 的正态分布:

这也就是所谓的无偏估计量。从这个分布来看,选择 作为估计量确实可以接受。

2 为什么使用 替代 之后,分母是

更多的情况,我们不知道 是多少的,只能计算出 。不同的采样对应不同的 :

对于某次采样而言,当 时,下式取得最小值:

我们也是比较容易从图像中观察出这一点,只要 偏离 ,该值就会增大:

所以可知:

可推出:

进而推出:

如果用下面这个式子来估计:

那么 采样均值会服从一个偏离 的正态分布:

可见,此分布倾向于低估 。

具体小了多少,我们可以来算下:

其中:

所以我们接着算下去:

其中(证明见Prove that $E (overline{X} - mu)^2 = frac{1}{n}sigma^2$):

所以:

也就是说,低估了 ,进行一下调整:

因此使用下面这个式子进行估计,得到的就是无偏估计:

最新文章请查看(可能会有后继更新):为什么样本方差的分母是n-1?


user avatar   wei-tian-wen-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面有答案解释得很明确,即样本方差计算公式里分母为的目的是为了让方差的估计是无偏的。无偏的估计(unbiased estimator)比有偏估计(biased estimator)更好是符合直觉的,尽管有的统计学家认为让mean square error即MSE最小才更有意义,这个问题我们不在这里探讨;不符合直觉的是,为什么分母必须得是而不是才能使得该估计无偏。我相信这是题主真正困惑的地方。

要回答这个问题,偷懒的办法是让困惑的题主去看下面这个等式的数学证明:

.

但是这个答案显然不够直观(教材里面统计学家像变魔法似的不知怎么就得到了上面这个等式)。

下面我将提供一个略微更友善一点的解释。

==================================================================

===================== 答案的分割线 ===================================

==================================================================

首先,我们假定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是已知的,然而方差未知。在这个条件下,根据方差的定义我们有

由此可得

.

因此是 方差的一个无偏估计,注意式中的分母不偏不倚正好是!

这个结果符合直觉,并且在数学上也是显而易见的。

现在,我们考虑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是未知的情形。这时,我们会倾向于无脑直接用样本均值替换掉上面式子中的。这样做有什么后果呢?后果就是,

如果直接使用作为估计,那么你会倾向于低估方差!

这是因为:

换言之,除非正好,否则我们一定有

,

而不等式右边的那位才是的对方差的“正确”估计!

这个不等式说明了,为什么直接使用会导致对方差的低估。

那么,在不知道随机变量真实数学期望的前提下,如何“正确”的估计方差呢?答案是把上式中的分母换成,通过这种方法把原来的偏小的估计“放大”一点点,我们就能获得对方差的正确估计了:

至于为什么分母是而不是或者别的什么数,最好还是去看真正的数学证明,因为数学证明的根本目的就是告诉人们“为什么”;暂时我没有办法给出更“初等”的解释了。


user avatar   sijich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潜伏中,小眼睛孙用一卷剪接的录音带把李队长耍的团团转,并说破几个小孩子就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制作这样的录音带了。你拿那样的照片,当然大部分人和李队长一样会看呆,但是上世纪50年代,湿版摄影法已经出现了近百年,彩色摄影也已经出现五十多年了,制作这样的照片并不是不可能,只是比较麻烦罢了,你至多骗骗外行,内行还是看得出门道的。比如下图:

组图:历史照片里被删掉的人

user avatar   kunyu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举报女友吸毒,自己反而被判刑六个月…”


今天的推送我觉得是所有去夜店蹦迪、电音节的人都应该看的一篇文章。


tututu先讲个真实发生过的故事:


主人公是个白纸男孩,我们就叫小白吧。


小白去蹦迪认识了朋友的朋友Yuki,Yuki是个留学生、老夜店玩咖,一看到小白跟个宝藏男孩一样,就疯狂的去倒追小白,两个人就在一起了。


在一起之后,Yuki就经常会去小白家里睡觉。


但因为Yuki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喜欢飞叶子(大麻),每次事后就喜欢在小白家里自己卷上一根。


一次、两次、三次…小白实在受不来了,他是个小白纸啊,咋可能找个会飞叶子的女朋友啊?


两个人就吵架,小白说:“你以后不能碰这种东西了。”


Yuki就跟他说美国叶子合法之云云,两个人越吵越厉害,小白气坏了说我现在就报警叫警察抓你!


结果Yuki也是个岔道B,她说你报警就报警,我他妈现在就自己举报我自己。


警察就来了,一到现场,好,看到叶子了,给小白和Yuki验尿,小白没事,Yuki倒闭了,警察跟说Yuki得被关进去十四天,完了Yuki就进去了。


行政拘留十四天,第一次吸毒被抓都是这个处理结果。


接下来就到了这个故事最他妈精彩的部分了——


小白知道自己没事啊,就问警察叔叔说我要不先回家了?明天还得早起去上班呢。


警察叔叔笑了笑,就跟小白说你更走不了。


“吧哒”,一个手铐跟呼啦圈一样拷小白手上了,“您因为涉嫌容留他人吸毒,请配合调查。”


那一刻小白的心里真的是日了大狗了。


两个月后,法院判决结果出来了:


小白在三次明知女友在自己家吸毒的情况下,仍然容留她,为其提供吸毒场所,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有期徒刑6个月,罚款5000元。


你是不是觉得这个故事在扯犊子?


你会觉得,WTF??小白连他妈碰都没碰,他简直太无辜了!


但对不起,这个故事就是现实中的判例:


而且判的合理合法,没有任何错误。


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容留他人吸毒的量刑标准就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个跟你吸不吸没有任何关系。


你说那我假如夜店认识了一个女生,我把她带回酒店满分,但她却要打气、飞叶子,我根本不碰这些东西,我就是在旁边守株待兔玩手机呢,我这也得被判刑么?


是的,如果缉毒警察突击进来,那你就拉闸了。


要是她还带了几个女生一起,是在你酒店房间高轰趴,那情节更严重,还得加刑。


你得被判半年,那个害你入狱的岔道B,没准被关了14天就出来了,还能去监狱探访你呢。


她还会隔着玻璃跟你说,兄弟你太惨了,我就是被关看守所里而已,环境还不错呢,你咋就进监狱了呢?等兄弟你出来之后我请你蹦迪好吧!


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昨天朋友跟我吐槽了她以前一个蹭住的朋友,那个朋友就天天蹭住在她家里,她那个蹭住的朋友不仅每天带不同的男生回家,还玩东西。


我朋友给我吐槽的时候,她就根本不知道她已经触犯了刑法里“容留他人吸毒”这条罪名。


这也让我意识到,大部分的蹦迪选手也好、电音节Raver也好,其实都缺乏法律常识的,不知道有一条罪名是“容留他人吸毒”,总觉得“我不碰,就一点关系都没有”,真别等到自己被关半年,才后悔自己是个法盲。


我不知道这个数据是不是正确的:


但根据2019年国家禁毒办发布的中国毒品形势报告,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是214.8W名,这个群体其实鱼龙混杂,人们总觉得吸毒的都是黑社会、站街女,其实不是。


富二代、女艺人、留学生、网红、导演、金融…各行各业都有,所以如果你常去电音节和夜店,总会不可避免的接触到这类人。


这是很常出现的一种情况:


你知道对方吸毒,对方却不会像电影里一样教唆你吸毒,反而是在你好奇的时候严厉呵斥你,让你别碰这种东西。


而你自己也有一定的自制力、明辨是非的能力,不碰那些东西。


你会发现对方也并不像电影里描绘的那样精神错乱,反而温和有礼,跟你还很聊得来,而且人家还有正当工作,并且杰出优秀。


于是你们渐渐的变成了好友,你们会一起去电音节或夜店,之后你们还会一起在酒店的房间里轰趴、小酌。


他有时候还会来你的城市,你会直接让他住在你家里,因为你信的过他的人品。


他会在你的酒店房间、你家玩点东西什么的,当然每次你好奇的时候,他都让你别碰这些。


结果有一天恰好是电音节的时候,一个瘾君子被警察抓了,他又跟警察报出了很多他知道的名字,于是你朋友就被点了,警察来抓你朋友,直接敲开了你酒店房间的门。


一进门,你在沙发上玩手机喝酒上头呢,你朋友在那里玩东西。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你朋友被关14天,而且他是行政处罚,你得被关半年甚至更久,你这个叫刑事处罚。


所以我希望所有蹦迪选手、Raver都能记住这一点:


不管你碰不碰那些东西,请务必不要收留任何人在你家吸毒。


也别随便让吸毒的人来你家,你咋知道人家会不会因为你抢过他的小哥哥/小姐姐,所以故意接近你,去你家吸毒,自己举报自己,然后跟你来个同归于尽呢?


最后我想来理性的谈谈毒品和法律这个问题。


不可否认吸毒对于灵感创作、人生顿悟的帮助,比如许多画家、作家、音乐人都通过毒品创造了传世的佳作,比如柯尔律、济慈、勃朗宁、伯勒斯、梅勒、金斯堡、迪克、卡林、斯蒂芬金,甚至连白求恩都是经过一段毒品、糜烂的生活后,才寻找到了人生真正的意义。


但须知,世界上没有对错,所谓价值观即是多种利益之妥协,法律乃是社会契约所成,法律的本质目的在于维系社会的稳定,在大部分人生命权益的自由和小部人创作灵感的自由中进行取舍是困难的,这就像“电车难题”一样,从来不会有一个答案,每个人的答案都是主观的。


但如果我是立法者,我仍然会坚定的在毒品和枪支两件事上以重刑。


很多自由派会批评社会过于追求稳定,但须知一个人生在中国,他大可以在凌晨三点放心的出门,他不用担心自己乘坐的地铁会突然爆炸,更不用担心自己的办公室会突然遭到枪击,甚至连新冠流行你都会像没事人一样轻松。


但生在其他国家,你必须为这些事情担心,这个世界上没有能够兼顾到所有人、所有事的法律,没有尽善尽美的制度,任何一种法律和制度都是在各种问题上进行取舍得出一个答案而已。


很高兴认识你,我是tututu、一个从衡中考到上财之后不务正业的蹦迪博主,并莫名其妙写着写着就成了中国最大的蹦迪公众号,如果你想看更多有趣的蹦迪文章,请关注公众号 满分激光枪




  

相关话题

  定义怎么证明这个阶乘极限? 
  为什么需要证明「1+1=2」? 
  玩抽卡类的游戏时,如果想集齐全套卡片,应该如何估算操作成本? 
  什么叫「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 
  什么是「斯特林公式」? 
  常微分方程的有没有什么学习经验? 
  1³+2³+3³+......+n³=多少? 
  对人类推动最大的学科是物理还是数学? 
  这道题怎么做?不懂? 
  如何评价网传数学家丘成桐批评清华大学在2020年大学生数学竞赛中惨败?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