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 @魔力奥 高赞回答说国家好歹投资了几千亿给浦东,而没有管东北。
我想说明一点,之所以国家会选择投资上海,其中一个原因是东三省工人劳动生产率太低。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辽宁省有关部门就发现辽宁省工人劳动生产率虽然已经到达历史最高峰,但是,依然只有华东地区工人的50%,只有河北、北京、天津工人的80%
而且当时辽宁省增效完全靠增人,等于是只为数据好看的游戏,没有实际意义。
以上海为代表的华东地区工人劳动生产率是全国最高的。
如果把中央当作一个投资者,那么东三省工人劳动生产率过低,也是中央不选择投资的原因。
九三年,杨浦区有一对夫妻双下岗,手里只剩下几十块钱的时候,还不懂事的小小女儿哭着要吃肉。母亲把所有的钱买了肉,做了一锅红烧肉,拌了老鼠药,给女儿吃了。女儿死了以后,夫妻一起上吊了。这一家绝户之后,上海出台了夫妻双方只能下岗一个的铁政策。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上海人头上,也是一座可以压死人的大山。
90年代的后期,我在新西兰,同住的一个房客有一个同学也想租过来,经常来找他,想和房东搞好关系。房东了解了一下,发现他(当时17岁)的爸爸是东北某国营厂的一把手,妈妈是东北某国营公司的董事长兼一把手。他小小年纪不肯读书,整天只想混进赌场里去玩,奈何新西兰赌场的门卫一眼就能看出他未成年,试了五六次都没混进去。他就改玩女朋友,有一次花九千新元(约人民币4万5)买了一辆基本全新的二手车,撞到树上,因为没有驾照,逃了,车也不要了。你想,你细想,九十年代末,四万五,说丢就丢。
我的房东评论说,他的日子过得有多爽,东北的工人就有多痛苦。当时全国的国企都有问题(不然干吗需要改革?),但是东北是重灾区,那些国企干部太能往自己家里搬钱了,工人也是靠厂吃厂,巨变来的时候,那么多的工厂说跨就垮,太惨了。很多撑过来的家庭是丈夫用自行车驮着妻子出去卖。也有很多自杀的。
听说曲婉婷的时候,我就想到了新西兰的那个东北小伙子。一个曲婉婷不可怕,可怕的是当时东北出了太多的曲婉婷母亲式的贪官了。
看过东北和上海大下岗以后,才真的明白,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个招呼都不打。三观都刷新了。
上海冬天普通人熬一下就过去了
东北冬天熬一下普通人就过去了
东北这一口大下岗影响绝对超出想象,并且余波到现在都有。
我身边很多亲戚都是当时被一刀了切断生路,真的是靠着互相扶持才重新站了起来。
上海那次影响也是很大,但是后续还是一个蓬勃向上的环境,而东北这次迎来的是一次轰炸,直接炸翻了30多年来东北人的信念和价值,也炸翻了东北人当时的生活支柱。
如果朋友你想去看看东北当时的场面,你现在也是有机会的,它们就留在那没有走。
上海作为改革开放仅次于深圳吃到红利的城市,说这个话有点恶心。
东北是整体的塌陷,下岗前下岗后,经济一片绝望,下岗的规模大,企业一片一片倒闭,下岗后的就业形势严峻,经济几乎停止发展。
上海在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下岗破产企业较少,因为经济的飞速发展,劳动力严重不足,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即使有部分下岗人员,找工作也是特别容易。
这种情况能比吗?东北是一群人掉进冰冷的湖里,你周围的人都在争命,
上海下岗是一个人掉水坑里面崴了脚,不仅有人扶,还会死人
比惨就不要比了。
总体来说上海面积小,人口集中,政治上管得严,所以像曲婉婷她妈的这种事儿应该会少一点。
90年代全国的纺织厂都在大量倒闭,下岗的又多以女工为主,纺织工人收入又不高,搞得整个社会都很动荡。
据说有的全家都下岗了,借点钱买了一顿肉拌着老鼠药吃,非常惨。
壮烈程度不同。
上海女工下岗第二天就去了十六铺码头批一点葱姜蒜,跟居委会阿姨打个招呼就到小菜场外面摆了个摊位,一天的艳阳高照内心委屈下来,赚到了36块钱,下午赶回家做饭,对着老公的臭脸忐忑不定,默默看着老人小孩吃完,洗了碗上床久久无法入睡,悉索之间,老公摸了过来,一双修车工的手,揽住她的腰,暖暖的,两行热泪滴顺着眼角流到耳根,她拍拍他的手背,“今早吃力了,困伐。”
这就是生产要素的弹性。
简单来说就是东北还没走出来,上海走出来了。
上海可不光纺织业下岗,是大面积全方位下岗,连机电局都没了。机电局当年下辖几千家企业,下到螺丝铆钉,上到航天军火全产业链,结果现在只剩几家能做大做强的核心产业,别的全都咔嚓一刀。
当年凤凰缝纫机厂的厂长,都沦落到去当辅警(09年进局子一晚,他挣加班费时跟我聊天时提及当年)。。还有一大波在市场化浪潮中被淘汰出局的曾经家电明星:收音机的红灯,电视机的飞跃,冰箱的双鹿,洗衣机的水仙。。
还有上海搪瓷厂。。我家至今还留了2个搪瓷碗。。。
贴一篇之前的回答,我家亲戚当年的境遇,各行各业几乎一大半都下岗:
爷爷:
上海冶金厂,退休前倒闭
老爸:
原本是上海市机电局(现改名上海电气集团)下辖一个技校的教师,学校被裁撤后在家里蹲了一阵子。通过自学考了助理工程师职称,经老领导介绍去了局里三产上班,后来又陆续考了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称,后来下海创业。
姑姑一家:
姑姑是上海毛毯厂女工,厂子倒了后一直没有正式工作,卖安利,卖保险。姑父下岗后去日本干了三年苦力,带了100万回来,没几年又去深圳闯,结果那100万三个月被骗完回家。之后工作一直不稳定。
另一个姑姑:
下岗后开始信奇怪的地下教会,离婚,离家出走。姑父打零工。
舅舅一家:
舅舅是知青,回沪后没几年厂子倒闭(小时候去过,印象中是机械厂),一直赋闲在家,舅妈做各种临工。
阿姨一家:
阿姨纺织女工,下岗后在家炒股,姨夫下岗后考了B照,做司机,后经人介绍去环卫局开车。
叔叔a:
叔叔a下岗后帮人记账,婶婶精神出了问题,没法工作。
叔叔b:
公交公司没下岗,婶婶下岗打麻将。
叔叔c:
公司效益好没下岗,婶婶下岗。
叔叔D:
外贸公司效益超好,没下岗,婶婶也没下岗。
当年我们这些家庭几乎都是挤在人均居住面积不到6平米的房子里,说困难都有困难,但说困难有多大吧,还都能通过各种办法能克服,不至于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
否极泰来,相比之下我们这一代人过得都不错。虽然和富人之间的差距更大了,但我们既不眼红,也不聒噪。
大下岗全国3000万,东北独占1/4。当时整个东北一亿人口,城市化率30%。3000万城市人口中下岗工人750万。仔细感受下。
相比东北产业太单一,工厂一关门方圆百里百业萧条,没地方再就业。上海毕竟产业门类多,社会结构复杂多样,就业机会较多,转圜余地很大!
比如90年代纺织工人大下岗没多久,浦东开发浪潮就起来了,只要肯做事,整个上海到处是就业机会,能力再烂再不济,当当保安、看看大门的,一个人一个月也有五六百块钱,一家两夫妻千把块收入在90年代后期也算能混日子了,当然生活质量大概谈不上,但是温饱肯定没问题。如果脑子活络点,襄阳路摆地摊卖卖衣服,发点小财也不难。那十几年股市也总体行情上扬,胆大心细的弄弄股票,花点心思研究下、不乱搞也基本都赚钱的。那年代内环老公房最低的2万3万多一套多得是,有点小钱有点眼光的屯几套房子,啥都不用干,熬个十年到05年后就彻底翻身了,再熬到2010年后,以前3万买的房子值三百万……别说这是特例,事实上我上面说的都是身边人的经历。
上海下岗工人为了赚钱犯法进牢房的有听说过,下岗工人穷得一家人自杀的,真没有听过
上海人那段日子不是不艰难,但是相比外地,确实容易熬,容易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