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来,这部分跟德国吸取了很多经验教训,国家决心避免走英美的道路,那么会跟欧陆有更紧密的精神相通。
十九大的时候(2017年)国家提出要打好三大攻坚战,金融风险作为头号目标迎来一波强监管。
后来随着贸易战给经济带来的压力,以及快速去杠杆带来的企业债爆雷,金融风险得(吃)到(不)释(消)放(了)。
尤其是2020年疫情压力下,适度松杠杆重新进入政策考虑。
但是总得来说,显然上面对目前的杠杆率并不满意。因此等这口气缓过来,还会接着去杠杆。
这就是这次会议提出的,金融活动都要纳入金融监管的背景。
从现实世界的经济活动来看,也的确如此。
影子银行还没有消灭完毕,大量的非银金融机构还在寻找突破口,银行的资产新规也没有完全落地;
互联网金融企业更是以科技公司之名,游离在监管体系以外;
明天海航安邦等大资本,俨然已经以控股集团的形式,通过金融深度介入经济活动。
这些都是游离在监管以外的力量。
我不知道上峰认可的杠杆率是多少,但是只要有这些巨头游离在监管体系以外,强监管结束的概率就不大。
现在回到问题,如何看待中央财经委第九次会议要求金融活动全部要纳入监管?
1.体系外力量不大的时候无所谓,但是当体系外力量对整体影响足够大的时候,就不能视而不见了。
现在就是这个情况。
所以只有在所有威胁和不确定性全部进入视野,接受监管的时候,强监管才算完成历史使命。
2.开放金融领域是我们对抗贸易战的举措,也是我们的改革承诺。
在华尔街之狼进来之前,要完成净化体内零件,消灭不确定性的任务。然后在面对外部竞争时,才能有一个坚强的身体和从容的意志。
留给国家的时间不多了,所以强监管能快就快。
欢迎关注“财经杂感”,公众号和专栏同名。
这句话是我这些年听过最废的一句废话。
你金融监管机构不监管金融活动,要你金融监管机构干球?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