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城市发展与统计有个特点,算GDP总量、算房价的时候,喜欢拿行政区总量来说话,因为这样的数据看起来GDP总量高,而房价均值被下辖县市拉低,会显得更有亲和力。而实际上一个人在城市的生活圈,只是市区或者下辖的县市,对大部分人来说,苏州和苏州下辖的昆山,其实就是完全两个城市。而政府给资源的时候,又往往先把资源给中心城区,慢慢再下放到周边。比如市级医院、学校通常比县级的好,地铁肯定是先从中心城区修,再修周边的。在资源还没充足到可以任意挥霍的年代。只能这么做。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当中心城区和下辖县市经济规模差不多的时候,要不要拿下辖县市的钱去补贴中心城区的建设。
看一下2018年苏州统计局的GDP数据(亿元):昆山3875,张家港2720,工业园区2550,常熟2400,吴江1930,太仓1330,吴中1124,虎丘1250,相城770,姑苏748。可以看到,苏州的经济是及其扁平化的,下属县市经济实力完全不比中心城区差,中心城区也就是狭义的苏州(姑苏+相城+吴中+虎丘)总和为3892。相当于一个一年赚3892的大哥,手下管着3875、2720、2550、2400、1930、1330六个小弟,而对外声称一年18000都是自己赚的,上面给资源会先给自己。在城市建设的时候,资源就会被优先配置到中心城区,也就是说在苏州这个行政区框架下,如果给予过多的政策支持,那就会导致苏州市区吸血下辖县市,赚钱多的得到的反而要比赚钱少的少,这样其实不利于总体发展。
计划单列或者副省级是90年代设立的,那时候政策制定者其实脑袋清楚得很,他们只看这个城市的中心城区的综合实力(经济实力、区位重要度、资源积累度)。一方面是那时候国内县和县级市还没有开始发力,无论哪个城市的下辖县市都没有耀眼的经济数据,苏州这些厉害的县级市基本都是90-00年才开始发力,05-10年高速发展的,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上一段所说的这个因素,一些经济扁平化的行政区,在资源配置的时候要留意公平,对于下辖了厉害的县的地级市,要谨慎,给予了过高的政策规格,可能导致中心城区严重吸血周围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