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德意志帝国根本没有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想法。1870年以前的普鲁士的想法就是联通自己的两部分领土,并且保卫自己的安全,这种安全是两个层面上的,一个是国际政治意义上的,那就是扩张之后的大普鲁士在国际秩序里的安全,当然北德意志联邦宪法和德意志联邦宪法还有皇帝宣言把这个大普鲁士隐藏在小德意志帝国背后,那么它也就自然的表现为德意志国家的整体安全,还有在国内政治上的,这个意义上说又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帝国的组织层面的,那就是普鲁士国家首选要在德意志帝国之内继续存在下去,同时普鲁士对帝国的独霸不能受到挑战。还有一个是阶级意义上的,那就是以霍亨索伦王朝为旗手的普鲁士地主对普鲁士国家的独霸也不能受到挑战。这是德意志帝国40年政治运作里掌握绝对优势地位的右派一切政策的根本。
我这段话看起来有点费解,原因在于我是逆推的。如果我们把顺序调转过来就明白了,普鲁士的容克贵族把持着普鲁士国家,而霍亨索伦王朝是他们的领袖和代表。1815年合约给了他们一片领土上不接壤的西部领土,他们想要把横亘在这两片领土之间的汉诺威王国、黑森-卡塞尔、拿骚吞并掉。但是又无法冒挑战维也纳合约缔造的欧洲秩序的险,只好利用此时蓬勃发展的德意志民族主义,来掩盖自己的本来目的,给自己的扩张普鲁士涂抹上一层德意志民族统一的色彩。所以当他们真的战胜了奥地利、法国之后,他们也不得不把自己深刻的卷入到德意志民族统一的事业里去了,所以他们想要保障德意志国家的统一和独立,但是这个目的与保证普鲁士的完整和王权相比是次要的,跟保障普鲁士贵族和特权相比就更是次要的。
所以基于这个认识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德意志帝国在它四十八年的历史当中,其实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它到处耀武扬威煽风点火,但实际上它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计划,也没有一个势在必得的目标。它像斯巴达人一样因为恐惧而炫耀武力,德意志帝国的外交的支配力量是恐惧,是对帝国内部和外部的敌人的恐惧。
1871年合约深刻的伤害了法国人,所以它惧怕法国人复仇,因为惧怕法国人复仇所以它惧怕法国和俄国联盟,1866年的战争深刻的伤害了哈布斯堡王朝,所以虽然它跟奥匈帝国结为同盟,但是它对一个哈布斯堡主导下的德意志神圣同盟的复仇战争忧心忡忡,而且这个唯一可靠盟友的长期衰弱症背后,正是俾斯麦主导的威廉街,对布达佩斯马扎尔民族主义者的支持和煽动。
四十年间的德意志帝国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政治上的动力,只有简单的条件反射式的应急性处理。这不是英国外交部那种居高临下的“就事论事”。而是一种政治老年痴呆。德意志帝国把持在把持着皇帝的俾斯麦手中,俾斯麦窒息了所有的其他政治家和政党,把他们至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地步,整个国家的政治原动力来自官僚,而官僚系统又被俾斯麦贬低到事务性公务员的程度。
所以俾斯麦自诩他的外交是在玩七个永不落地的球,但这种耍杂技走钢丝式的外交手段,是一个威廉街辛苦阅读文件的公务员理解的外交,是建立在文件、报告、备忘录、电报、基础上的技巧的外交。而不是服务于具体的目标的政治手段。
题主提出了一个看起来更可取得世界大战的胜利的外交道路,但是德意志帝国没有人想打一场世界大战。它的外交也不是为了打一场世界大战服务的。至于德意志帝国到底想干什么,我认为德意志帝国的目标,就是什么都别干,维持现状。让腓特烈大帝留给普鲁士的东西平安的进入二十世纪,就是德意志帝国统治阶层的理想。
而这一点和奥匈帝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1867年到1906年奥匈帝国同样没有明确的目标内部分裂把它弄成欧洲外交上的黑影,但是从1906年艾伦塔尔就任外交大臣,在皇储弗朗茨费迪南大公的支持下,帝国有了新政策那就是巴尔干政策。在战前几年的外交里维也纳成为发动机之一,虽然主要是给威廉街惹麻烦,但奥匈帝国是在追求某个准确的目标的那就是向爱琴海挺进。而威廉街从1870年到1914年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在为这些错综复杂的利益服务,尽量让他们都留在自己的体系内,就像一个谁都不想得罪的老好人,但又不肯放弃自己的任何利益,最后几乎沦落到没有朋友的地步。
然后我们再看看为什么即使不是为了打世界大战德国也不可能跟俄国结盟,三皇同盟是1870年代的产物,那时候的德国、奥匈帝国、俄国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不均衡,但其实相差不大,这三个国家都把持在地主贵族阶级手中,这三个国家的资产阶级对它们的君主和贵族来说都是麻烦,而且它们都刚刚经历了一些麻烦事,所以希望维持欧洲的和平和现状,这就是三皇同盟。但是在俾斯麦去职的时候德意志帝国已经先于其他两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俾斯麦统治的是一个东部领土几乎没有像样的工商业的农业的普鲁士,但当他被威廉皇帝一脚踢下台去的时候,他背后是一个工业人口已经超越农业人口的德意志帝国,他执政期间对俄国农产品的保护性关税已经激起了俄国的强烈愤怒,俄国人因此对德国采取报复性手段,规定任何外国人不得在俄国持有土地,这一条对德国贵族来说打击巨大,第三任帝国宰相霍恩洛厄侯爵就因此蒙受巨大打击。而这种农产品问题上的矛盾实际上已经严重的损害了两国关系,因为当时这两个国家的掌权阶级都处在灾难的边缘,进口的殖民地农产品,正把欧洲地主的利润挤的越来越低,而近代的优雅生活的成本却越来越高。
一个普鲁士的伯爵夫人一年只在买圣诞礼物的时候去一次柏林,而且她还只舍得买三等车票,那是铁路方兴未艾,三等车厢为了防止男性乘客威胁女性乘客会给女性乘客分发钢针防身的时代。俄国的地主也好不了多少,俄国地主正在走向破产。所以这两个大君主国的地主都迫切的需要他们掌握着的政府来帮助自己,所以他们必然成为互相竞争的两极。
俾斯麦去职之前他已经对德俄之间的同盟关系失去信心了,他儿子作为外交国务秘书曾经坦率的表示,再保险条约大概可以在我们对法国开战的时候拖住俄国沙皇一到两个星期,因为它终究是一个同盟条约,但也仅仅是一到两个星期而已,因为它也仅仅是一个同盟而已。
1890年继俾斯麦之后出任帝国宰相的卡普里维之所以没有续签再保险条约,正是基于这个认识,所以他希望在关税问题上和俄国谋求妥协,让比已经工业化了的德国与更加依赖农产品出口的俄国和解,让俄国农产品得以输入德意志帝国,从而改善德国的工人阶级生活水平,同时也改善德俄关系,但是结果呢?
虽然德意志帝国的工业化已经取得了成功,虽然帝国农业人口已经下降到比工业人口还低的程度,但是普鲁士地主的政治能量远超其他任何阶层,这个阶层立刻抛弃了他们反动、保守、忠君和虔诚的新教徒的假面具,跳出来组织集会、递交陈情书,并且表示要在德意志帝国议会里跟天主教中央党合作,要“抗争到皇上听从我们的呼声为止”。最终卡普里维只能下台。
综上所述,德意志帝国和俄国的社会发展水平相似,都是未工业化的农业国,而且国家权利把持在地主阶级手中,但是俄国的体谅更大,所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它被德国甩下了,但是工业化的德意志帝国又无法摆脱地主阶级的控制,所以在经济上边缘化深知趋于破产的地主阶级依然能够决定帝国的道路,所以他们不可能接受另一个可能威胁到他们仅存的那一点农产品市场份额的俄国作为盟友。
一、从技术层面讲,俾斯麦平庸的后继者无法理解、也难以操作周旋于奥、俄之间的复杂外交体系
俾斯麦的复杂外交体系,一方面通过秘密的“再保险”条约承认沙俄在巴尔干的势力,另一方面又通过德奥意同盟、两次地中海协定公开支持维系奥斯曼在巴尔干的象征性统治,看似完全矛盾的做法实际上使德国成为了俄奥两国必须争取的对象:两国为了确保在巴尔干的势力,必须争相讨好德国----同时这又维持了巴尔干的和平,因为彼时德国自己对巴尔干不感兴趣(只是希望以巴尔干为饵换来俄奥在德法可能冲突时的中立),更不会完全倾向俄奥中的任何一国,以至于该国产生“可以依仗德国在巴尔干闹大新闻”的战略误判。
但是,俾斯麦的后继者卡普维在三十余年的从政经历中从未涉及外交领域,他压根搞不懂前任的这套操作是个什么东西,因此外事大抵交给外交部首席顾问赫尔斯坦因处理。赫尔斯坦因是外交界的老兵,可惜他的思维是很难脱离“行政人员”的低层次,以他公务员的视角来考察政治家、战略家俾老师的做法,就会认为这套互相矛盾的复杂条约体系非常不清晰、不合理、不符合逻辑---因此考虑到奥匈更为孱弱好控制、英国站奥匈又讨厌俄国等因素,俾斯麦的后继者们屡次回绝俄国续签“再保险”条约的要求,并且令人错愕地将此前本属绝密的“再保险”条约内容告知奥匈,以此理顺了一团乱麻的俾斯麦外交体系,赢得了奥匈绑架式的依赖、俄国弃妇式的恐惧、法国鳏夫逢春般的惊喜和英国看傻子一般的眼神。
二、从战略层面看,德国以为能够建立英国也加入的新同盟,但方式方法错的一塌糊涂
上面说了,德国之所以选择完全站队奥匈,很大程度上考虑了英俄之间的巨大矛盾。事实上,由于被德国抛弃后,俄、法这一对难兄难弟很快走到了一起,神经分裂的中二病威廉二世认为可以利用英国与俄、法之间的矛盾,将英国拉入德奥意三国同盟。
事实上德皇这一判断基本正确,英国与法国在非洲、东南亚,与俄国在巴尔干、小亚细亚、中亚的利益冲突十分严重,以至于之前英国不惜扔进三十万大军也要拿下阿富汗,阻挡俄国人顺中亚南下。但是,德皇在追求英国入盟的做法上尽显其神经分裂和中二病的风采:
1.德国强行追求英国正式、公开地加入三国同盟
当时欧洲的傻子都知道,除非欧陆上出现路易十四、拿破仑一世般的妖孽,否则英国绝不会更改“光荣孤立”的基本法。。不是。。基本国策,放弃外交灵活性加入某一针对性极强的军事同盟。因此英国对于德国热情的入盟邀请,给予的都是暧昧含糊的回复,仅仅表示三国同盟如若与两侧的强敌开战,我们肯定会表示善意云云-----英国人或许以为自己已经暗示到位,毕竟日后大战已经爆发时,英国依旧没有正式加入俄法同盟,但这并不妨碍英法两国统筹了海军部署、英国对德奥宣战并派遣了数十万远征军奔赴比利时,但是德国人可是把英国人的态度视为女神对屌丝备胎肆意的轻蔑:你他妈觉得我大德意志不够资格做你的darling。。。不是,ally吗?好!我就要给你看看我到底够不够格!
2.脑子瓦特了的德国人试图通过全方位施压的方式压迫英国入盟,最终南辕北辙
德皇威廉认为英国否认德国的盟友价值的一大原因是------德国海军太辣鸡,不配与支配四海的大英帝国fleet并驾齐驱(你能理解德皇的思维吗?要是能理解,离精神病院也不远了)。因此他与中二病友提尔皮茨一拍即合,开始仰仗世界第二的工业实力(德国工业产值在十九世纪末已超越了英国,而当时世界第一已经是米国了,惊喜不?)下饺子建立公海舰队----英国人对此又是惊恐又是不解:你德国又没什么海外利益,要这么多舰娘充后宫啊?
好!你不是说我没什么海外利益吗?那我现在就去抢海外利益给你看!
德国人通过两次摩洛哥危机向世界展示了他对非洲(莫名其妙)的殖民地野心,通过参加并领导八国联军显示了其对刮分中国的兴趣,通过“3B”铁路设想更是要建立德国横贯巴尔干、小亚细亚与中东的势力范围,这一系列被统称为“世界政策”中二扩张行径,拳拳打在英国人的心坎上,让英国人坐实了德国人要用海上力量与自己争霸全球的野心,但德国却反以为自己努力成为了匹配英国实力的合格盟友,这样悲惨的认知差异,最终导致全欧由盛转衰的The Great War不可避免,而且德国不可避免的同时与陆上和海上最强的对手交战。
你自己不是已经回答了自己的问题么,在真实的世界里,德国吸取了一战中两线作战导致战败的经验教训,结好俄国,先收拾英法,然后呢?法国投降之后,英国靠着英吉利海峡和强大的海军始终拿不下,这个时候,军国主义的德意志帝国要如何释放自己的内部矛盾呢?你以为在欧洲大陆只剩下两个强权的时候,他们不是想着互相吞并却会和谐友爱么?如果是后者,那事情根本就发展不到这个地步。
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加冕之后,德国便已经是欧洲秩序最大的挑战者甚至是颠覆者,德意志帝国不是从前普鲁士那样的阻挡法国的炮灰,而是把曾经欧洲霸主踩到脚底下的恐怖大国。一战和二战爆发的时候,德国有欧洲最发达的工业和铁路网,德国的人口几乎是英法两国的总和,注意德国的人口不是像俄国一样的灰色牲口,也不是像奥匈帝国一样的民族马赛克,而是欧洲受教育程度程度最高的单一民族人口,英法的人口素质虽然和德国不相上下,但是各自只有三四千万人口的英法怎么能单独挡住当时已经八千万人口的德国?一战刚开打法国就动员了四百万人,几乎所有的青壮年都动员了起来,而德国甚至还没发全力。一战如果没有俄国人在东线,那么我们已经在二战中看到了结果,法国几乎必然沦陷。而法国沦陷之后德国的行为我们同样可以在二战中看到,便是入侵俄国,奥匈帝国或是意大利参战不参战、站在哪边甚至根本无关痛痒。而一战中俄国的实力比二战中苏联的实力不知道差到哪里去了,打败法国之后,俄国凭什么与虎谋皮,奢谈平分欧洲?
二十世纪上半页的欧洲历史,就是德国崛起、也是诸大国齐心协力遏制德国崛起的历史,不是德国选择了奥匈帝国或者意大利当盟友,而是其他所有有野心、排的上号的大国都会把德国当作敌人,只有奥匈帝国和意大利这种当时已然是二流的角色才会心甘情愿当德国小弟。
为什么关东六国要结盟和秦国作对呢?为什么韩国、魏国会率先投降而赵国、楚国却要战斗到最后一刻呢?意大利、奥匈帝国就好比韩、魏,而英、法、俄就好比赵、齐、楚。德国空前膨胀的实力和空前膨胀的野心,同样给德国带来了空前强大的敌人。
谢邀
我先说结论:不是因为德国故意不选择同俄国结盟而选择了奥匈作为走卒,而是正因为德国无法同俄国结盟而不得不选择奥匈作为同盟。
很多人都觉得德俄只要联盟就会让德国自动赢得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且对这一情况没有成为现实而大为惋惜,并且其中有些人为此痛骂威廉二世中二病发作赶跑了俄国。
诚然,威廉二世确实是一个中二病,但是德俄无法保持同盟真的是他一个人的责任吗?
如果仔细审视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情况并非如此——早在俾斯麦时代,德俄关系就已经大为松动,双方已经为了关税问题和巴尔干问题闹得很不愉快,只是因为当时德国还没有明显地挑战欧洲既有秩序,所以还维持着表面上的友好而已。
1890年俾斯麦去职,1892年亚历山大三世就和法国签订了同盟条约,难道短短两年间一个世界性的大帝国的外交政策,就完成了整个调转180度的华丽转身?
不,1892年的转身,在1892年之前就已经潜藏了阴影,甚至可以说,哪怕俾斯麦依旧在,这个致命的阴影还是会终结掉德俄关系。
这个阴影就是德意志帝国本身。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业革命的进步,德意志帝国慢慢地从之前的一般列强变成了难以想象的庞然大物。它本身太强了,强到了可以压服欧洲大陆上的任何单个强国,只有他们联合起来才有抵抗的希望。
在欧洲大陆,这不是新鲜事,事实上这种情况是常事,哈布斯堡、法兰西都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况,然后都毫无例外地引发了其他强国联合起来的围攻,德意志帝国面临的是一次新的重演——而且是必然的重演。
题主你在问题描述里面说的一大堆分赃,固然说得十分好听,但是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却无法解决——要是俄国帮助德国打赢了世界大战,德国在战胜之后不认账怎么办?或者他把俄国当成了侵略目标怎么办?谁来保证他不会这么做,谁又来帮助那时候的俄国?
一个国家的行事,是不太讲究道义的,实力和利益才是总体的枢轴,如果德国通过击垮西欧得到了中欧和西欧的霸权,没有任何理由认为他们可以停下扩张的脚步,反而可以预见到德国人会马上把矛头指向大陆上仅存的强国俄罗斯(正如1941年希特勒所证明的那样),即使不是立即开战,这种战争也肯定为期不远。
这种例子在中国历史上也不乏其例,比如两宋联金抗辽和联蒙抗金,每次都会成为获得了支配霸权的盟友新的侵略目标。
所以,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权不受侵害,俄国人和英国人一样,都希望维持欧洲大陆上的实力均衡,一旦大陆失衡,出现一个统治性的霸权,那么俄国要担心的是侵略(第一次是拿破仑,第二次是希特勒,他们都曾是俄国的盟国或者准盟国,但是他们获得了霸权之后马上对俄国开战),而不是兴冲冲地瓜分这个瓜分那个。
所以,很遗憾,尽管设想“德俄联盟”瓜分欧洲十分有趣,但是这是不会实现的梦想,这是国家利益使然。
威廉二世并非没有为解决俄国问题作出努力,在日俄战争之后,他曾诱骗沙皇尼古拉二世签订了《比约克条约》,约定两国结成防御同盟,互相不开战,但是当沙皇带着条约回国之后,却马上被群臣所阻止,最后条约只能不了了之,充分地说明,在君王任性的战争与条约之下,还有更为重要的国家利益在主导着一个国家的行动。
所以,哪怕德俄有什么样的密约,最后谋求欧洲霸权的德国还是会和谋求欧洲实力均衡的俄国发生剧烈冲突,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除非德国不谋求欧洲霸权,或者俄国人甘愿当德国人的走卒。
这两个条件都不成立,所以德国人最后只能发现,那个没有太大野心、并且甘愿接受德国领导的奥匈帝国,才是他的忠实盟友。
完毕。
不能
不仅仅是外部环境不允许,德意志帝国的内部环境也不允许它抛弃奥匈帝国;
在德二建立前,奥地利和普鲁士是世仇,主要是北德的新教贵族和南德的天主教贵族在争夺整个德意志的霸权;
在普法战争结束后,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为了满足民族主义者的要求,融合了大量北德的工商业城市以及南德的天主教邦国,国内的政治环境有了很大变化:
普鲁士的容克贵族,以地主阶级为主,要求政府抵制外国农产品,以维持土地收益,与同是农业大国的俄国是天然的敌人;
北德的工商业者,要求德国争夺世界霸权以扩大市场,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是天然的敌人;另外,这些人多是民族主义者,绝对不允许德国同外国联手欺负德意志兄弟;
南德的天主教邦国,这些人的首要需求是维持自己在帝国框架下的独立性。他们依靠帝国框架保证自己的安全,靠与维也纳的特殊关系维持自己的独立地位,他们也绝不允许德国与俄国联手瓜分奥匈帝国。
这种情况下,如果威廉二世试图沙皇俄国结盟瓜分奥匈帝国,那他的德奸政权必然倒台,然后换上一个更德意志的政府继续与奥匈结盟。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