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审的时候就已经把司机可能翻盘的点全部堵死了。
我看到很多人还在纠结乘客跳车,司机无法预见,而司机也没用和乘客发生实质上的肢体冲突或者语言威胁等等。
始终围绕着乘客是主动跳车,因此司机无罪。
从这个点上来说,司机很难以过失致人死亡定罪,这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检察院的专业人士难道不知道么?
人家当然知道,所以人家换了个思路:
乘车从车上掉下来摔死了这是事实,但是谁能证明是乘客主动跳车的呢?
在检察院看来乘客明明是意外坠亡的,为什么会意外坠亡,一来司机没有提醒乘客系安全带,乘客坠车时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至于什么是正确的有效措施,反正都是马后炮怎么编都行)。
反正人在你车上发生意外坠亡了,也无法证明乘客是主动跳车死的。给司机扣一个未尽安全驾驶义务的帽子不难吧,结果导致了乘客死亡,这不就是过失致人死亡么?
这是铁案,翻不了的。
请大家好好学习,好好赚钱,然后离开这。。。。。。。
也请不要再骂那些不回来的年轻人了,,,,,,,,,有什么能比命重要的?
当然是因为为了维护法律的正义,你说对吧。
女性有跳车的自由,而男性有确保女性跳车还没事的义务。
死者从上半身探出车窗到跳出去到底有多久?是不是司机说的两三秒?法院要说不是,就拿出切实证据堵上所有人的嘴。
司机第一看眼到乘客抬屁股探头,第二眼人已经没了。
谁给我解释解释,司机是怎么认识到抬屁股探头=跳车的?
有人说不是跳车?
上诉意见写着跳车
二审认为上诉状对案件事实没有异议。
有证据推翻或者认定是不慎坠亡还是跳车吗?
判决书口口声声说司机行为造成坠亡,拿出一群人的口说说死者没有自杀倾向。那死者的危险行为是要干什么??不是跳车是吹风吗??吹风的话,跟司机行为有什么关系?
打开双闪=预知到死者要跳车?这我怎么看不懂呢?司机口供也说的是预见坠亡,而不是预见跳车。
死者探出车窗后,死者坠亡是应该预知的,但是跳出去是应该预知的吗??
死者把身体探出车窗,司机预知到掉下去是正常的,预知到死者是主动跳就离谱了呀。这跟翻马路栏杆不一样,大家的都见过横穿马路的,除了电影谁见过真人从窗户跳车的??
打开双闪是表示预知到危险不假,这危险是掉下去,不是跳车。
司机口供,预知到容易掉下去,而不是跳出去。
二审结论中又开始一句一句的坠亡。
这审判书的逻辑太离谱,要么你就认定死者不是跳车,司机上诉状的跳车属于异议,口供里的人冲出去是假的,开庭审理看看到底是不是跳车。
要么就认定是跳车,司机说的跳车不是异议,是事实,别拿坠亡两个字打马虎眼,就老老实实说跳车。司机的行为诱使死者跳车,也预知到了死者可能跳车,但是认为死者不会跳车属于过于自信。
法官看看上诉意见的跳车二字跟判决书的坠亡不符,没有反应的吗?这不是重要案情吗??
酸碱体质和酸碱食物学说。
算是很有趣了,说它是民科因为它毫无根据,说它有趣是因为它利用了对的结论去反推无稽之谈般的原理这种奇妙手法,让很多人无法全盘否定它。因此在很多民科信口提出酸碱体质说的时候,因为他们最后的落点是:多吃蔬菜少吃肉更健康,导致我们无法有力反驳。这就是这类民科的厉害之处--用民科的论据去包装科学的论点。
而它的民科部分在于:空口说某些东西是酸性某些东西是碱性,比如我完全不明白它认为白米饭是酸性的?是体外实验还是吃下去后发现血液pH值有显著性下降?而且血液和身体微环境又是如何被这些所谓酸碱食物凭空改变了pH?
以下我们拆解下民科部分,然后肯定下真正科学的部分:
1.血液是强大的缓冲体系,不会因为饮食有大波动(此外呼吸也是调节pH的一个环节)
血液中有三对缓冲对(蛋白缓冲对,磷酸盐缓冲对,碳酸氢盐缓冲对),它们在血液中构成了一个相当稳定的缓冲体系;毕竟血液酸化或者碱化都是致命的,因此人体必然不会进化了这么多年还会仅仅因为吃的东西太单一就严重影响身体pH而生病。再说,其实人体摄入食物消化后产生的酸性和碱性代谢产物并不是主要由缓冲对来调节的。
2. 肾脏对血液的pH有强大的调节功能--维持体内pH长期稳定
肾脏不仅有滤过血液功能,还有分泌功能,因此它可以双管齐下来调节血液的pH,尤其是纠正因为饮食或者生理病理原因导致体内酸或碱累积过多的情况。
3.饮食所产生的酸碱作用非常有限
最后落实到食品上,到底哪些食品是所谓“酸性"或者“碱性”的。举个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关于大量动物性蛋白(如肉类)的饮食会增加尿酸,且尿钙上升(这是陈述性事实),而这部分钙的来由在以前并不明确,有学者猜测是骨钙释放而来;因此民科认为是“酸性的肉类”导致了骨钙减少乃至于骨质疏松。而事实上,近十年来的科学研究大多均表明尿酸增高和尿钙增高其实跟骨钙丢失没有关系(1),因此就对于民科把一个陈述性的事实(尿酸尿钙增高)和他们放飞自我的猜想(骨钙丢失--骨质疏松)联系起来,最后形成了一个看似严谨的套路:肉=酸性物质=有害健康。
4.利用共同“关键词”偷换概念
比如说酸性食品导致酸性“微环境”从而致癌这一说。这句话利用的就是一个基本事实:癌细胞可以利用糖酵解(无氧呼吸)的方式维持生存,而糖酵解的代谢产物正是乳酸这种有机酸。因此癌细胞周围的微环境确实是较其他地方偏酸性的。而这就被民科利用了,并且强行联系起来之前的肉类是产酸物质--所以酸化微环境--致癌。这显然是本末倒置说不通的,但是对于不懂生理学的人来说,听到个癌细胞偏酸,又听个肉类产酸,最后得出吃肉致癌的结论,反而比正统的说教更容易接受。
那么最后分析下,为什么说“酸碱体质说”的结论是对的呢。因为说它是民科,主要因为民科其实没有从头推导和验证的能力,而只有猜测和自圆其说的能力;因此大多数民科都是从结果推到到论据的。所以他们是从正确的饮食建议出发:多吃蔬菜水果,杂粮五谷,限制红肉和动物来源的蛋白,然后自己加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蔬菜谷物是碱性而肉类是酸性的说辞,这样的好处就是:你永远无法说他们是错的,毕竟他们用的结论都是对的。
然而这类民科的害处就在于,它简答粗暴的教会很多没有科学基础的人一个错误的观念,导致这部分人很可能会极端而粗暴的理解食品,比如很多人会长期完全不吃肉或者低蛋白饮食,而因此增大贫血和营养不良的概率,还乐津津的觉得自己碱性饮食很健康。
近期这个学说的创始人被罚款了,可见捏造一个似是而非的理论,对社会的危害是很大的,它会导致很多人的饮食观走偏而被商家利用,最后由于人群健康受损,买单的还是纳税人,所以抵制伪科学是全社会的责任。
Cao, J. J., & Nielsen, F. H. (2010). Acid diet (high-meat protein) effects on calcium metabolism and bone health. Current Opinion in Clinical Nutrition & Metabolic Care, 13(6), 698-702.
我身为一个潜伏中文互联网20年的1450;
一个拿拜登钱粉川普的50W;
一个知乎第一批喷逆向民族主义的跪族;
一个定期嘲讽白人傲慢的公知;
一个坚信马克思的4v;
一个认为入关势在必行的精美;
一个常常因为支持先对外而不是先分配而被开除左籍的反贼。
对这个问题,我头上扣的帽子和被不知道放在哪个凳子上的屁股是不允许我作出回答的。
但是……我算知道大清洗是怎么发现组织内五分之四都是叛徒奸细的了
翻译:
这叫侮辱。
翻译:
这叫侮辱。
引:
2007年,FBI公开了恋童癖圈子的符号。恋童癖通过这些符号来分辨性取向,用来沟通在哪里可以找到对方或者找到“猎物”。这些恋童癖符号经常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他们自作聪明地以为人们会永远被蒙在鼓里,没有想过有一天人们会觉醒,而这些象征主义符号就会导致他们自己的失败。
这是一张江南布衣线下活动的宣传照。
如果说是我们不懂西方文化,无法理解图片是有多诡异,那笔者今天就借这篇文章给大家普及普及。(注:笔者在他们删微博前,存了那么一点图片。)
9月19日,有家长发文称,家里的一件“jnby by JNBY” 童装上印满了“Welcome to hell(欢迎来到地狱)”
“let me touch you(让我摸摸你)”等诡异图案和英文开始。
到众多购买过江南布衣的家长们开始自发讨论退货。
除了文字,网友晒出的衣服上还配有一个魔鬼形象的人作势要砍掉一只脚、另一个男人把手伸向旁边的男孩以及疑似车裂酷刑等诡异图案。
随后的9月23日,江南布衣发布了致歉信,全文如下:
但道歉有用吗?你的危机就能解除吗?从网友反馈来看,大多人对这份声明的态度并不满意。
因事件不断地冲上热搜,而后又经过网友的不断发掘,这才发现出问题的衣服不止一件Welcome to hell。
多名消费者也纷纷晒出自己购买的童装照片:
比如“七窍流线”的锈色兔子图案,
这玩意别说穿在小朋友身上,穿在成年人身上也会做噩梦呢。
还有乱箭射死的图案,屠杀印第安人血淋淋的历史。
断肢、爆头的诡异设计
而且在官网宣传照上,也明目张胆的宣传。
这些让人引起不适的设计被网友痛批,现在看来一点也不冤枉。
在童装产品中,有一款服饰的印花图案取自艺术画作《人间乐园》,花苞和蛇的图案设计,印上女孩的裙子上。尽管这一画作的艺术价值很高,但凑近了仔细看才能发现这是一个倒立的裸女半身,双手盖住敏感部位,下体还有一坨巨型红色水果。
性元素应用于儿童服饰上明显不妥,也在很大范围内引起人们的视觉不适。而这件服装是江南布衣2017年的产品,至今已有5年时间。
据企查查显示,江南布衣集团成立于1994年,但其品牌的主公司——杭州江南布衣服饰有限公司工商信息显示为登记于1997年9月4日。
赴港上市后,总市值一度拉升至百亿港元以上,号称“中国设计师品牌第一股”。
其创始人李琳更是被外界贴上了诸多标签:“浙大学霸”“山本耀司拥趸”“不计回报的环保主义者”……
此后江南布衣正式推出jnby by JNBY童装品牌,主打“纯粹、自然、趣味”的设计风格。
为了打进“中高产阶级家庭”的心里,江南布衣对新开拓的品牌配备了对应的设计师团队。
从首席创意官到主设计师再到摄影师,每位均在集团工作超过16年,以保证“出品高质”。
但问题在于,这些天马行空的创意官、设计师、摄影师真的就懂艺术吗?真的以为从骨子里默认西方元素那就是艺术吗?
笔者也在江南布衣摄影师袁xx身上又发现了一些特殊的嗜好。
为某男朋友系列拍的耳环饰品照片。
一个小男孩的摆拍,向wolfgang tillmans致敬!
再到给江南布衣拍摄的照片!
笔者都想问问江南布衣童装和童模图片展示出来的血腥、暴力、宗教等图案和英文表达,设计师与摄影师们是出于什么样的设计理念,希望向少年儿童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
回到恋童癖标志。
2007年,FBI公开了恋童癖圈子的符号。恋童癖通过这些符号来分辨性取向,用来沟通在哪里可以找到对方或者找到“猎物”。
蓝色螺旋三角,这代表喜欢男童,而浅蓝色的螺旋三角代表喜欢男幼童。粉色心形,代表的喜欢女童,而双色蝴蝶代表男童女童都喜欢的恋童癖。
这是因为如果一个恋童癖设立儿童机构或者组织,就可以很轻易的从那些儿童中选择猎物。
江南布衣明目张胆地将三角恋童标志放在线下买家亲子照活动中,还要用兔子毛衣代替easter bunnypedo,所有兔子服饰、背包……
难道这个企业不去反思一下吗?
在江南布衣在道歉信中:“我们希望通过全面回顾服装设计及审批流程,建立更严格的内部审核机制,完善消费者体验。”
在我这家长看来,这样的道歉毫无诚意,不过,也就如此吧!
或者这根本不是某个或者某些设计师的问题,而是从根上,从企业文化上,从设计理念上,从垃圾员工身上,这家企业,就已经出问题了!
孩子,在他们的眼里已经不是孩子,
或许就是一个猎物,可怕么?
真的,细思极恐!
谢邀。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知道各个号码的中奖概率一样,他们还会成为彩民吗?
***** ***** *****
上面这句话是调侃。如果要认真回答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向回答:
以双色球(红球 33 选 6,蓝球 16 选 1)为例,在 2015-11-17 的开奖中,全国投注量为 323,653,256 元,即 161,826,628 注,而不同的投注数 共有 17,721,088 种,所以平均每种组合大概有 9 个人投注。那么, 1,2,3,4,5,6,7 这样的组合是否有 9 个人投注呢? 还真的挺有可能呢。全国那么多人玩双色球,有 9 个人次投注了这个充满规律的号还真不奇怪。
所以,题主的命题看起来好像不太成立。
当然了,一定有很多人觉得觉得这个号绝无可能中奖,那么我们来看看近 300 期双色球的开奖情况:
根据计算,四等奖的中奖概率大约为 1 / 2303, 但在最近 300 期里,它中了 1 次四等奖,中奖率还高于平均值呢。
用我自己创造的词语来说:他们被 “归类假象” 蒙蔽了。
什么叫 “归类假象” 呢?
就是看似有意义的归类,在我们所关心的维度下没有意义,反而对我们的判断造成了干扰。
就概率而言,似乎可以用一种很有意义的方式将所有情形进行归类,而看上去不同类别的发生概率差别很大,然而实际上,这个差别只是由于它们在总数上的差异造成的。从任何一个类别中抽取相同个数的例子,其发生的概率或期望并无任何不同。
就本题的来说,我们不难理解彩民们的想法:
他们不自觉地把彩票中奖号码归类成了 “有规律组” 和 “无规律组”。
以双色球为例:“有规律组”的情形可能包括: 7个数呈等差数列,7个数都小于10,7个数都是偶数,7个数包含了两个等比数列等等……其他的都为 “无规律组"。
彩民们研究了一下以往的中奖号码,发现过去好像极少开出”有规律组“ 的情形,所以他们认为:
这个推论有道理吗?看起来好像很像回事呢。
但实际上,上面的那句话是不对的,正确的说法是: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呢?简单地说,后者是 有规律组 和 无规律组的 等比例抽样,而前者是 有规律组 和 无规律组的 1:1 抽样,样本大小就不一样,概率分布又怎么会一样呢。
举个例子,假设有 100000 个号码组合,其中有规律的有 1000 组,无规律的有 99000 组。
假如彩票中心抽奖了 100 次,每次中奖 1 个号码组合
然而,对彩民来说,
中彩票的平均次数= 买彩票的次数 * 中奖号码属于这个分类的概率 * 买的彩票数在该分类中的比例
如果买了 100 次彩票,每次 1 注,
毫无差异。
以上的推导非常简单,连小学生都很容易理解吧?
但是在生活中,这种看似简单的 “归类假象” 可骗了不少人哦。
举个例子,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
曾经有一个女子学院,有一天校长提议道,为了活跃学院的气氛,建议招一部分男生。董事会的成员坚决反对:千万不能这样,否则的话,一年后会有一半的女生退学的!
在最终的妥协下,校长决定,当年招收 1% 的男生做试验。
一年后,校长宣布:“招收男生的计划取得了圆满成功。诚然,学院的女生数量确实有所减少,但一年后她们在该届全体学生中的比例仅仅下降了 1 %”。
你发现问题在哪里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