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判决书? 第1页

  

user avatar   threeshi-r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清代名吏判牍七种汇编》读到嘉庆年间的一个判决书,其审判逻辑非常科学:

案情简介:

陶文凤者,涎弟妇丁氏美貌,屡调戏之,未得间。一日其弟文麟因事赴亲串家,夜不能返。文凤以时不可失,机不可逸,一手执刀,一手持银锭两只,从窗中跳入丁氏房中,要求非礼。丁氏初不允,继见执刀在手,因佯许也。双双解衣,丁氏并先登榻以诱之。文凤喜不自禁,以刀置床下,而亦登榻也。不料丁氏眼快手捷,见彼置刀登榻即疾趋床下,拔刀而起。文凤猝不意,竟被斩死。次日鸣于官,县不能决,呈控至府。


判决书:

审得陶丁氏戮死陶文凤一案,确系因抗拒强奸,情急自救,遂致出此。又验得陶文凤赤身露体,死于丁氏床上,衣服乱堆床侧,袜未脱,双鞋又并不齐整,搁在床前脚踏板上。身中三刃:一刃在左肩部,一刃在右臂上,一刃在胸,委系伤重毙命。本县细加检验,左肩上一刃最为猛烈,当系丁氏情急自卫时,第一刃砍下者,故刀痕深而斜。右臂一刃,当系陶文凤初刃后,思夺刀还砍,不料刀未夺下,又被一刃,故刀痕斜而浅。胸部一刃,想系文凤臂上被刃后,无力撑持,即行倒下,丁氏恐彼复起,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再猛力在胸部横戳一下,故刀痕深而正。又相验凶器,为一劈柴作刀,正与刀痕相符。而此作刀,为死者文凤之物。床前台上,又有银锭两只。各方推勘:委系陶文凤乘其弟文麟外出时,思奸占其媳丁氏,又恐丁氏不从,故一手握银锭两只,以为利诤;一手持凶刀一把,以为威胁。其持刀入房之时,志在奸不在杀也。丁氏见持凶器,知难幸免,因设计以诱之。待其刀已离手,安然登榻,遂出其不意,急忙下床,夺刀即砍,此证诸死者伤情及生者供词,均不谬者也。按大清律因奸杀死门载:妇女遭强暴杀死人者,仗五十,准听钱赎。如凶器为男子者免仗。本案凶器,既为死者陶文凤持之入内,为助成强奸之用,则丁氏于此千钧一发之际,夺刀将文凤杀死,正合律文所载,应免予仗责。且也强暴横来,智全贞操,夺刀还杀,勇气加人。不为利诱,不为威胁。苟非毅力坚强,何能出此!方敬之不暇,何有于仗!此则又敢布诸彤管载在方册者也。此判。

审判法官:张问陶


解析

陶文凤是被告人丁某丈夫的哥哥,他平时垂涎弟媳美貌,屡次想要调戏都未得逞。一天夜里,乘其弟弟外出未归之际,一手拿着刀,一手拿着两个银锭,跳窗进入丁氏的房内,想要强奸丁某;丁某见状,知道自己躲不过去了,于是假意应允,自己先上床;等到陶文凤将刀放在床下,随之上床时,丁某迅即下床,拿起刀向陶文凤连砍三刀,将他杀死。

个人认为该判决书论理透彻、逻辑严密、说服力强,跟现代利用三段论制作的判决书可以媲美。

逻辑三段论公式:

T ——> R (大前提)

S ——> T (小前提)

S ——> R (结论)


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含三个不同的词项,分别叫:大项、小项和中项。在结论判断中作谓项的词项叫大项,通常用“R”来表示;在结论判断中作主项的词项叫小项,通常用“S”来表示;在前提判断中出现两次而在结论判断中不出现的词项叫中项,通常用“T”来表示。

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含着三个不同的判断,即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其中,包含着大项的前提叫大前提;包含有小项的前提叫小前提;包含有大项和小项的判断叫结论。

这篇古代判决已经类似于我国现在的判决书。“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现在的法治精神,其中“以法律为准绳”是大前提,“以事实为根据”是小前提,只有在这两个前提下,经过科学的推理,才能得出正确的判决结论。该古代判决书审判逻辑揭示如下:

大前提

“按律:‘因奸杀死门(类)’载‘妇女遭强暴而杀死人者,杖五十,准听钱赎(用钱赎罪);如凶器为男子者,免杖。’”

小前提:

“本案凶器,即为死者持之入内,为助成强奸之用,则丁氏于此钧一发之际,夺刀将文凤杀死”

结论:

“正合律文所载,应免于杖责”

我们再看一看现代的审判文书的推理逻辑,在原告某有限公司诉被告某保险公司保险合同纠纷一案中,法官在认定该案保险合同的免责条款是否生效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作为大前提,以查明的事实作为小前提,最后得出免责条款未生效的结论。其具体的推理过程在判决书中作了如下表达:

大前提: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小前提:

本案中,被告某保险公司未依法对免责条款进行解释说明。

结论:

故本案保险合同的免责条款不产生效力。

有没有异曲同工之妙?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想起几个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里的句子, 没有特定主题:

1. "我们并不能通过惩罚亵渎国旗的人来让国旗变得更加神圣“

”We do not consecrate the flag by punishing its desecration"

出自Texas v. Johnson, 法院认为在抗议游行中焚烧国旗属于一种”观点的表达”,属于言论自由权利的范畴,因此这种表达行为受到宪法的保护。

2. ”本案问题在于,洛杉矶国际机场禁止“与第一修正案相关的活动”的制度是否违反了第一修正案。“

"The issue presented in this case is whether a resolution banning all 'First Amendment activities' at Los Angeles International Airport (LAX) violates the First Amendment."

出自Board of Airport Commissioners of the City of Los Angeles v. Jews for Jesus, Inc. 与第一条结合来看效果好。这个案子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反对言论自由的言论,是否应当属于言论自由权的保护范畴?多数意见认为这样的言论不被言论自由权所保护。

3. "(如果我们允许政府以“发展经济”为理由征收私人土地)那么没有什么能阻挡国家把汽车旅馆变成丽兹卡尔顿大酒店,把住宅变成商场,把农田变成工厂”

Nothing is to prevent the State from replacing any Motel 6 with a Ritz-Carlton, any home with a shopping mall, or any farm with a factory.

出自Kelo v. New London中Scalia大法官的反对意见。此案中,法院认为政府有权以“发展经济”为理由征收私人土地,并支持了市政府征收民宅用于给辉瑞公司建造厂房的决定。Scalia大法官留下了这样的反对意见。

4. "(如果医改获得通过的话)你就可以强迫人民买西兰花了

“you can make people buy broccoli."

出自National Federation of Independent Business v. Sebelius中Scalia大法官的反对意见。Scalia反对法院的主流意见,认为不能因为医改对人民有好处就强制推行医改,正如同虽然吃西兰花有益健康但政府不能强迫人民都去买西兰花一样。

5. ”我们大法官必须直面自己超乎寻常的责任,这一庄严的责任被交给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去定义什么叫高尔夫球。我确信,立宪者一定是了解1457年詹姆士二世因妨碍弓箭练习而禁止高尔夫的决定,所以预知到高尔夫和政府之间的矛盾会再次浮现,且庄严的法院和博学的大法官们终会解答这个历史悠久的司法问题:坐车环游高尔夫球场的人,到底算不算是高尔夫球手?。回答是确定的,法院最终决定,按照本国法律,步行并非是高尔夫运动的基础要素。”

We Justices must confront what is indeed an awesome responsibility. It has been rendered the solemn duty of the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to decide What Is Golf. I am sure that the Framers of the Constitution, aware of the 1457 edict of King James II of Scotland prohibiting golf because it interfered with the practice of archery, fully expected that sooner or later the paths of golf and government, the law and the links, would once again cross, and that the judges of this august Court would some day have to wrestle with that age-old jurisprudential question, for which their years of study in the law have so well prepared them: Is someone riding around a golf course from shot to shot really a golfer? The answer, we learn, is yes. The Court ultimately concludes, and it will henceforth be the Law of the Land, that walking is not a 'fundamental' aspect of golf.”

本案争议在于一名高尔夫球运动员是否一定要全程亲自步行进行比赛,亦或可以乘坐电动车。

事实上,美国的法院经常被要求给词语下定义,从定义一个买卖合同中什么算是”鸡“,到在同性婚姻案件中定义什么是”爱情“。只能说,责任重大。

6. "我们并非因为不犯错误而成为最终权威,我们因为是最终权威所以不犯错误“

"We are not final because we are infallible, but we are infallible only because we are final"

出自Brown v. Allen,一句话说明了最高法院的性质。


user avatar   jiang-san-jiao-lv-shi-shi-wu-s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11.4再补充:不参与案件全程、或未接触到全部案件材料,是无法对“合理性”做一个全面的判断的。我们的回答早已点明,案情是简要概括的、摘录的也只是“部分说理”,自然不够全面。但回答的本意并非去判断调岗是否合理,而是展示两份判决书的独到之处(情理结合、观点新颖、文风优雅)。希望各位回归重点,更勿因员工败诉而产生对主审法官和经办律师的偏见,十分感谢。

11.3补充:有的知友对于调岗本身是否合理持有异议,不认同法官的判决且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们认为对于这个法律空白点的讨论是有益的。不过,此文是对于“哪些判决书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回答,因而重点在于判决书本身,两位法官用优美的语言实事求是的阐述了自己如此判决的“合理性”,在众多千篇一律、机械套用法条的判决书中脱颖而出,我们认为这值得大家欣赏和鼓励。基于此,案情只是作为背景辅助大家了解判决书而已,也希望大家不要过多的纠结于胜诉、败诉。

————以下原文————

一般认为劳动争议案件不如刑事案件、商事案件“高端大气上档次”,但由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法官经常要依据合理性做出决断,因此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在对于合理性的说理上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在此我们分享江三角律师经办的两个案子的判决书,案件背景均为“企业单方调岗”。

在分享判决书之前,简单介绍一下关于“企业单方调岗”的知识原理以便理解:

首先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是可以调整工作岗位的;其次,对于用人单位未经劳动者同意是否可以单方调岗,法律并无明确规定,但一般认为用人单位基于“用工自主权”可以单方调岗,但应该遵循合理性(至于合理性是什么法律亦无规定,具体分析可参见我们这个回答

企业裁员,用转岗的陷阱规避补偿,如何应对? - 江三角律师事务所的回答

)。

案件一

案情简介:某公司A部门下设a/b/c三个平级部门(a管钱,b/c干活,故一般认为a部的工作更好),甲为分管a的A部高级经理。后公司进行组织架构调整,且出于合规、防腐的考虑,将甲的岗位从分管a的A部高级经理调整为分管b的A部高级经理,岗位、薪酬、级别不变。后甲起诉公司,要求按劳动合同约定恢复原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

后法院判决甲败诉,部分说理如下:

企业中所设立的每一个岗位,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和意义,每个员工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企业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前进步伐中可贵的一步。原告(甲)应以正面的、积极的心态看待这一调整,万不可对自己这一工作的安排视作是对自己权限的削弱、级别的降低,原告应将企业的这一行为看作是企业发展的必须,是自己赖以生存的依靠,不可以消极姿态待之。

案件二

案情简介:乙原为某公司A部门成品检测员,后因公司决定进行生产工序优化和组织结构调整,故对该岗位缩编,故将乙调整至A部门材料检测员,薪酬不变。而乙认为该岗位需要有一定的英文水平,自己难以胜任,即便公司提供了满足90%工作需要的《中英对照表》且承诺给予培训,乙仍不同意调岗。后乙起诉公司,要求按劳动合同约定恢复原工作岗位。

后法院判决乙败诉,部分说理如下:

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并非与生俱来、一成不变,不应拒绝对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根据岗位特点和自身情况不断学习知识和技能亦是劳动法律关系中劳动者应尽的义务之一。本案中原告(乙)前后岗位均属同一范畴,同类工作经验较丰富,其自身处于具有相当学习能力的年龄阶段,被告也表示可进行有关培训,故原告以英文水平不能胜任为由拒绝岗位调动,理据不足。

简而言之,第一个法官认为“分工无贵贱”,第二个法官认为“学习要终生”。这两段精彩的说理既是鸡汤、也非鸡汤,使两份判决书成为我们江三角内部的经典案例。

一份好的判决书是情理法三者的有机结合,是一个法官智慧和文笔的集中展示,加之裁判文书公开化的趋势,判决书不仅对案件本身定纷止争,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后续相似案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希望中国的法官们即便再忙再累,也要将判决书视为工艺品去打造和雕琢,这是法治中国的宝贵财富。


user avatar   xu-jia-h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沙利文案”判词:

如果政府官员在履行公务时的行为不受民事诽谤之诉追究,以保护他为公众服务的热情不被挫伤,使“无畏的、充满朝气的和富有效率的政府政策的执行”不受阻挠,那么,公民和新闻媒体批评官方行为的言论也应当得到同样的豁免。这样,他们作为公民的热情才不至于受挫,他们才能自由地“欢呼或者批评政府官员工作的方式,从最不起眼的工作到那些最重要的工作。”如果因为政治批评损害了一个官员为官的名誉,就要言者承担法律责任,那些具有批判精神的公民就再也不能安全地发表任何意见,只能对政府或者官员诺诺奉承。公民和新闻对政府和官员的日常行为提出批评,但是,如果控制政府机关的官员不是去回答批评,而是通过那些对他们友善的陪审团去阻断针对官方行为的批评,那么,生动的批评就会变成沉默。

(相关阅读:《批判官员的尺度》)


user avatar   li-xiao-84-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嘉靖间,崑山民为子聘妇。而子得痼疾,民信俗有冲喜之说,遣媒议娶。女家度婿且死,不从。强之,乃饰其少于为女归焉,将以为旬日计。既草率成礼,父母谓子病不当近色,命其幼女伴嫂寝,而二人竟私为夫妇矣。逾月,子疾渐瘳。女家恐事败,绐以他故,邀假女去,事寂无知者。因女有娠,父母穷问得之。讼之官,狱连年不解。有叶御史者,判牒云:“嫁女得媳,娶妇得婿。颠之倒之,左右一义。”遂听为夫妇焉。

  小说载此事。病者为刘璞,其妹已许字裴九之子裴政矣。璞所聘孙氏,其第孙润,亦已聘徐雅之女。而润以少俊,代姊冲喜,遂与刘妹有私。及经官,官乃使孙刘为配,而以孙所聘徐氏偿裴。事更奇。其判牒云:

  “弟代姊嫁,姑伴嫂眠。爱女爱子,情在理中;一雌一雄,变出意外。移干柴近烈火,无怪其燃;以美玉配明珠,适获其偶。孙氏子因姊而得妇,搂处子不用逾墙;刘氏女因嫂而得夫,怀吉士初非衒玉。相悦为婿,礼以义起;所厚者薄,事可权宜。使徐雅别婿裴九之儿,许裴政改娶孙郎之配。夺人妇,人亦夺其妇,两家恩怨,总息风波。独乐乐,不若与人乐,三对夫妻,各谐鱼水。人虽兑换,十六两原只一斤;亲是交门,五百年必非错配。以爱及爱,伊父母自作冰人;非亲是亲,我官府权为月老。已经明断,各赴良期。”


user avatar   moooose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0年9月10日,合议庭被迫作出解除查封的裁定,但是法官们心有不甘,于是在这份《慈利县人民法院执行裁定书》[(2009)慈法执异字第395-16号]中出现了这样的罕见内容:“本院合议庭审查后认为……解除查封理由不成立。但湖南省高院从维护社会稳定出发,指令本院解除查封,本院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解除对本宗土地的查封”。
南方周末 - 被“维稳”的法院裁决

大学时看到这篇报道,感动不已。在权力的高压下,竟还有法官能如此不忘初心。

-----------------------------------

好些人在评论里说法官只是怕承担责任——你们以为这样写就没风险了么?


user avatar   jesse-wang-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听装及不同容量的塑料瓶包装的可乐是否味道会有差别?是否与溶二氧化碳的量有关?
user avatar   luo-chen-49-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





  

相关话题

  有哪些适合法学专业大学生阅读法学论文的杂志、网站? 
  看书的多少和会不会写作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如何看待男子上海4套房离婚给600元抚养费 ,孩子抚养费要如何裁定? 
  广西「百香果女童」被奸杀案改判,凶手被判死刑,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为什么有当事人会投诉自己的律师? 
  为什么罗翔老师说死刑从来不能遏制犯罪? 
  别人遛狗把我咬了,我要对方赔偿医药费,然后我再出钱再把狗买下来打死会触犯法律吗? 
  按照科斯定律,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都是非常合理的,为什么社会规范在很多方面违背经济学规律? 
  请问我这样的条件还能进大所/精品所吗? 
  为什么犯法不能全部死刑?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微博上一名男性发帖控诉自己被强制结扎?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顾爷7月4号的公众号文章《看不懂的艺术,就是大便》?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