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下英国在“殖民历史”方面的耍赖方式:
1、说殖民是人类共同的过错,人类应该反思。
也就是把自己的错误推锅给全人类。
2、说英国欠前殖民地的,应该补偿前殖民地。怎么补偿呢?监督前殖民地的现任政府好好执政。
也就是动动嘴皮子,居高临下地对着其他国家的内政指手画脚,甚至挑拨离间、无事生非。
3、说殖民是错的,但是英国已经停止了殖民,所以这个错误就不存在了。
4、尽量多拉人下水,比如通过牵强附会、断章取义、信口造谣等方式污蔑他国,把其他国家间正常的商业合作说成“新殖民主义”。
这样的话,就可以说自己只是以前搞过殖民、现在不搞了,而有的国家现在搞殖民,所以不如自己。
5、说殖民其实是英国遵照上帝的旨意,用宗教拯救世界各国。
6、说殖民给其他国家和全世界带来了好处,不仅不是罪恶,还是丰功伟业。
他们的言行如下:
(1)说殖民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比如给殖民地修建了一些基础设施等。(然而,没被殖民的国家,也自己修建了基础设施。)
(2)说殖民促进了英国的发展,英国又促进了世界的发展,因此殖民促进了世界的发展,殖民有理,殖民有功。
(3)找几个前殖民地的民众,让他们说英国殖民政府比现任政府好,所以他们非常怀念英国殖民政府;
再找几个未经殖民统治的国家或地区的民众,让他们说羡慕被殖民过的国家或地区,渴望被英国殖民。
殖民史这个问题,如果是一个正常人类,反思意味着认真思考并承认过去存在的罪恶和错误,并且改正态度,承担相应的责任,面对未来,采取更加负责任的做法。
然而,对于大部分西方政客,反不反思其实是门生意,合算了就反思,不合算就不反思,很简单的事情。
反思,其实是摆姿态,让别人认为他们自己道德提高了,知道反思了,人要悔改了,其实是为了更好占领“道德”制高点,然后再的去指责别人。比如即使是胡扯,也要指责我们的各种问题一样。
但很多普通人和政客还是不一样的,说要反思,他们是真反思,这一反思,那肯定充满了愧疚和罪恶感,对国家的什么自豪感、自信、荣光都没了。
不仅仅如此,如果把这些转化为行动,那对于这些政客,以及政客背后代表的利益,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比如说大英博物馆,里边藏了多少抢来的东西,是不是应该一件件物归原主?他们可能归还吗?
比如很多英国的大公司,在全球各前殖民地都存在巨大的利益,他们愿意受到损失吗?
比如英国政客为了增加自己的道德感,然后再去指责别人,他们愿意把手收回去吗?
不不不,如果真反思,那与他们的想法其实正好是背道而驰的。
其实他们想说的是,“别傻,这其实是生意,你们怎么真反思了”?
英国有一个叫做“逍遥音乐节”的活动,一年一度的“最后一夜”里,最后的曲子几乎一定是《统治吧!不列颠尼亚!》、《希望与荣耀的土地》和《耶路撒冷》这三首歌(近七年我没去看,不知道有没有变化,有变化的话欢迎评论区补充)。
而在演奏这三首曲子的大多数时候,现场都是山呼海啸的歌声,米字旗和其他在场观众所在国的旗子也跟着一起挥舞,也就是说,有时也有美国、日本等等外国和英国一些地区的(像苏格兰的)旗子跟着歌声一起挥动,观众里面也不乏中国人。
那么,这些现场观众,是在怀念殖民时代的历史,并为之欢呼呐喊吗?
有些人是的,有些人不是。
说一个大家可能不相信的事实,之所以能有这个问题存在,
是因为很多英国人对其“日不落帝国”历史的态度,是否定的。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强不强,强啊。
所以大多数英国人都怀念那时英国毫无疑问的大国地位,唱那些英国爱国歌曲时的英国人当然是在怀念。
但要再追问一句,问问这个英国人到底想不想回到维多利亚时代去生活?大多数英国人的回答都是“不想”,有些是基于对被殖民地区的愧疚,但很多更是基于当时的大多数英国人自己过得也不好。
对于有过殖民黑历史的国家来说,“爱国”有时是很别扭的一件事,因为真正熟悉它历史的人,在爱它的时候,往往要接受它身上不好的,甚至是罪恶的那一面,那么,承不承认这个原罪,以及承认到什么程度,在外界看来才是真正的“忏悔”,“反思”时要不要在意外界的眼光,对于这些殖民国家的现代民众,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回到问题,为什么有些英国人现在又开始要求“停止对殖民史的反思,要为国家感到自豪”,逆着英国人这种或彻底或敷衍的“政治正确”和“反思”而行事,只要看看他是在什么位置说的这话,只要看看他和普通英国人到底穿不穿一条裤子,问题就明白了。
这就是为什么始终认为所谓「白左」还是值得几分尊重的原因,可以直面自己国家、民族在历史上的丑陋,能够对此反思而不是拼命否认,光凭这点就足以让人敬佩了。
至于英国人是否该为自己的国家与历史自豪?
参考这问题底下的回答吧,我个人想法是——
站在右派民族主义的立场上,英国人民为自己历史自豪不说多么正常吧,至少比满清、印度人民来的有资格多了。
而如果是站在左派立场上,那么批判帝国主义、殖民剥削也称不上错,甚至对我这种非英国人的前殖民地居民而言,这是更加正确与光荣的。
说白了,重点在于你看待问题的角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