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反催收生意」野蛮生长,逃废债灰黑产业会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是否涉及法律问题? 第1页

  

user avatar   menglv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更:

我加的那个群每天还是有很多人进群讨论,有宣传可以反催收的,有询问能否成功上岸的。

希望大家可以转给身边的朋友,不要被骗了。

二更

骚扰我的那个催收机构也有了一个小后续,我专门录了视频,有兴趣的可以去听。

★|当法律人莫名其妙收到催收电话时,内心开心的飞起。

同时告诉大家为什么我要反复问对方是哪个银行的。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

第六十八条 发卡银行应当对债务人本人及其担保人进行催收,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不得采用暴力、胁迫、恐吓或辱骂等不当催收行为。对催收过程应当进行录音,录音资料至少保存2年备查。

对方认为我是债务人的亲属,属于违规催收,可以向银保监会举报。

当然如果是第三方催收机构或者是网贷平台催收。

那只能受着了,录个视频当素材发吧。


以下正文

刚看到这个题的时候,我对反催收业务的认识还停留在短信电话拦截那个最原始的阶段。

我还想,虽然是灰产吧,但短信电话拦截这个功能如果便宜的话,我还真想买一个。

事情是这样的,我来到成都后,新办理了一个手机号,这个号码原主人应该是个老赖。从我办了这个手机号后,各种短信电话催收就没停过。最近还持续收到这样的短信。我都想联系曾真:

看在我替你造了这么多罪,要不你就象征性委托我们代理这个案子好了。。。

别看我是学法律的,还真拿这些骚扰电话没办法,可真是烦死了。


不过点开这个问题的链接,我发现,现在的反催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个问题:他们宣传渠道有哪些?

关键词检索「反催收」

淘宝:

淘宝目前来看监管还是相对严格一点,旗下的咸鱼也检索不到相关信息。

拼DD:

拼DD,你是不是得反思一下了。

QQ群、贴吧也有相关信息,我就不一一贴了。

但是我潜入了一个QQ群,(这些群是真的多,每个群人数都在500-1000人左右,而且进去都是机器人自动回复让你加微信。)


第二个问题:这个灰产什么时候有的?

我去了解了一下,最早「反催收」诞生于网贷平台最猖狂的时候,那个时候「反催收」一定意义上还是一个褒义词,都是教你怎么维权,高利网贷不合法之类的。

大概一直到19年左右吧,开始有人专门做服务老赖这门生意了。「反催收」慢慢成为了一个贬义词,知乎上还有专门讨论这个的问题。

2020年1月,有一篇文章详细报道了类似事件。

《起底“反催收”江湖:收10%-70%佣金 贴各类成功案例称月入50万》 [1]

2020年6月,也有一篇文章详细报道了类似事件。

《从游击队到百团大战!“反催收”恶意套利已成个贷行业最大风险》 [2]

再接着就是今天的这篇文章。

《"反催收生意"野蛮生长 逃废债渐成灰黑产业》 [3]


第三个问题:他们是怎么操作的?

根据这些报道以及我咨询的这些反催收业务的商家,整理了一下,这种黑色产业宣传的业务主要包括:

  • 停掉高额违约金、利息
  • 征信修复
  • 代理投诉正规金融机构
  • 普通停息

我放一个和他们的了解记录,大家看一下。

正规公司?我真想回复一句中国人可别骗中国人了。。。

业务上,我们一个一个说:

1、停掉高额违约金、利息

高额违约金、利息本来不合法,请个律师不香嘛?请律师还和你签委托代理合同,再怎么着律所也跑不了。而且收费也比动辄百分之几十的收费要低好多啊。

2、征信修复

《征信业管理条例》

第二十五条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而且重点是不收取任何的费用。

但是如果征信无误,即便有人提出了异议的处理也将无法及时地进行修正或者删除。

去裁判文书网搜一搜关键词「征信修复」,一大堆,而且基本上都被判处诈骗罪,部分还涉及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骗子这波属于是骗一个赚一个。一不小心进去,就当认栽了。

当然有些「反催收」机构也真的会去行动,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对于需提交电子档或纸质档个人征信报告的人群,有些机构通过PS或直接编写伪造个人征信报告。还有机构甚至通过伪造失业证明、隔离证明、困难证明、死亡证明,帮助欠款人与金融机构协商消除逾期记录、减免还款金额,达到逃废债的目的。

瞅瞅,在刑法的边缘反复试探,准确的讲是不拿刑法当会事儿。

3、代理投诉正规金融机构

我们先看一则新闻

3月20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宣布与申城警银携手破获职业人犯罪团伙,成功破获一个“职业投诉人犯罪团伙”的案件。案件中涉及的 “退款工作室”采取至相关支付机构办公场所聚众、拉横幅、喊口号,及向人民银行投诉、举报、信访等方式,要求支付机构赔付资金损失。最终,12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依法刑事拘留。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有关负责人为此专门提醒:为了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应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反映诉求,不可采取缠诉、重复恶意投诉等方式非理性维权。

某金融机构的员工接受采访的时候说:

类似的各种通过恶性投诉、恶性起诉以达到免除利息或延期还款的例子从2018年开始出现,但在2019年激增,几乎翻了一倍。

从时间点上看,也和上文关于「反催收」业务走向灰产的推断时间大体相同。

恶意投诉占用了正常的投诉渠道,直接影响了真正有投诉需求的消费者。如果闹大了,可能在民事上构成侵犯公司名誉权。

而且这类机构一般还伴随个人信息的买卖业务,可以参考上文我和商家的对话,需要提供手机卡以及其他个人信息(比如身份证、金融软件账号等等),这种行为则构成违法犯罪。

4、普通停息

我去查了花呗和微粒贷

花呗

根本没有停息这个申请界面,我很好奇我咨询的那个店铺怎么做到的,还是说就吃我这一单直接跑路。毕竟他虽然说可以先支付一半,但是要求我必须在停息前支付尾款。

我问客服:预期怎么办?

客户回答我:用借呗。

拆了东墙补西墙,这波属实给爷整笑了。

微粒贷

直接没有逾期还款的功能。

当然,也许我研究的不够透彻,也欢迎懂行的大佬科普。


第四个问题:是谁组成了这样的「反催收」行业?

我在新闻检索的过程当中,发现了这样一段话

南方日报记者与多名“反催收”代理人接触后发现,除了“老赖”外,不少“反催收”代理人甚至此前就从事暴力催收业务,但随着去年以来监管部门重拳打击暴力催收,他们转而进入“反催收”领域,利用欠款人对催收恐惧心理,将原来催收办法反其道运用到“反催收”中来。

可真「刑」,催收是你们,反催收也是你们,两头吃的盆满钵满。

当然,随着这些机构的“专业化”,这些组织开始公司化运营,囊括了反催收人士、律师等,且分工明确。啊这。。。不良律师也参与进来了,律师风评再次被害,我哭了。


第五个问题: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助长了老赖气焰,更是对正常金融经营秩序及社会信用体系造成极大冲击。


第六个问题:可能违反什么法律?

民事上可能有侵犯公司名誉权;

刑事上可能有敲诈勒索罪,虚假诉讼罪,涉及伪造的各类罪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诈骗罪等等。


以上

我是 @孟三宝 ,坐标成都,一个追求把法律说的有趣的法律人。

点个关注,不迷路。

参考

  1. ^起底“反催收”江湖:收10%-70%佣金 贴各类成功案例称月入50万 https://finance.ifeng.com/c/7svhdSiajLK
  2. ^从游击队到百团大战!“反催收”恶意套利已成个贷行业最大风险 https://www.01caijing.com/blog/335384.htm
  3. ^"反催收生意"野蛮生长 逃废债渐成灰黑产业 http://news.jcrb.com/jsxw/2021/202111/t20211123_2339756.html



  

相关话题

  哪种职业最容易实现年薪千万? 
  如何看待9月23日,陈露和王萌敲诈勒索霍尊900万的视频流出? 
  如何看待「听障店主开设线上手语翻译店,月售三单仍坚持6年」,残障人士还有哪些网购需求值得被关注? 
  如何看待「CEO 砍掉自己百万年薪,把员工最低年薪提高至 7 万美元」?这一公司的系列做法真的可行吗? 
  高考是否过度透支了学生? 
  特斯拉召回部分进口及国产 Model 3 电动汽车,共计 127785 辆,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女友怀别人的孩子,要打胎,我说别打,生下来孩子跟我姓。她生下来,我跑了,我犯法吗? 
  你都知道哪些诈骗分子的常用「套路」?怎么才能一眼识破那些很唬人诈骗手法? 
  如何看待上海大妈坐公交拒戴口罩称是美国人? 
  如何看待私募大V徐晓峰首款产品成立到清盘仅三个月时间,净值亏损近 50%? 

前一个讨论
一个游戏的角色塑造成功是通过什么判定的?
下一个讨论
鱼的记忆只有七秒是谁提出的,为什么这么认为?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