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我国的赤字率是3.6%,什么概念?一般认为超过3%就十分凶险了,当然考虑到去年疫情原因,增加了很多防疫支出,算是特殊年份。
2021年呢?赤字率也会在3%以上,
并且,我一直判断未来会加大发债的力度,可拭目以待。
2、前两天知乎有个热榜问题,关于养老金账户的。
众所周知,由于老龄化加速,现在社保养老金的压力越来越大,完全是寅吃卯粮。现在缴纳社保的人,是在为现在退休的人支付养老金,等到现在的年轻人退休的时候,届时还有足够的年轻人缴纳社保吗?
因此,想要社保安全,必须要做三件事:1、现有的劳动人口缴纳充分的社保;2、提高生育率;3、国有资本划转社保。
3、说一下国有资本划转社保的问题,国有资本里面最赚钱的银行业,大约占据全社会约一半的利润份额。2020年,全国银行业的净利润,在2万亿的量级,记住这个数字。
2020年,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规模是34万亿量级,当然每个人的利息不同,有的人3-4个点,有的人5-6个点,我就按照现在的标准利率4.9%计算,并且不考虑本金复利的问题,这样34万亿的对应利息是1.67万亿。
这1.67万亿个人贷款利息的贡献,对全银行业2万亿净利润,意味着什么?
4、1-3点什么意思?
在过去土地财政高歌猛进的时候,财政支出尚且如此拙荆见肘。
现在房地产税的推出,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的,作为土地财政的补充和完善。
而有人会因为自己多了一个副业,而去把自己主业砸烂的吗?
你以为有了房地产税,你就不用背负银行贷款了?就不用了掏空6个钱包了?就可以低价买房子住大豪斯了?
5、政府要干的事情不会减少,既定的规划一定会坚持走下去,那么该花的钱就不会少花,财政赤字率要控制住,就要开源节流。
因此,土地财政+房地产税作为一个整体,是需要保持稳定的。否则这里少的钱,就一定要在其他某个地方多找补回来,跑不掉的。
国家有说要大规模裁撤gwy吗?国家有说既定的十四五等规划当中的一些项目要放弃了吗?国家有说新基建等zf主导投资不搞了吗?国家有说要放松教育、医疗、国防等方面的投入了吗?国家有说养老金要降低给付标准了吗?都没有,那么钱从哪里来?
我一如既往的判断,未来还将是以土地财政为主,房地产税为辅。房地产税无法替代土地财政。
6、直接税是一个很痛苦的税种,尤其是从你手上直接拿走。
你购买东西,增值税都是流转税,让你没啥感觉;你拿工资,所得税都是公司替你代扣代缴了;你卖房子,各项税费买家替你交了;你中个彩票,交点税费心情好也没所谓;现在的情况是,你坐在家里面,今年可能因为疫情颗粒无收在家待业,然后现在要找你收钱,自己好好体会一下。
物业费、取暖费的收缴,一直都是很大的问题,很多很多地方都是长期的拖欠。
我们国家有过大规模直接征收个人直接税的经验吗?有的人会说当年的农业税,当时什么情况,国家把地给你,你去种地,收了粮食拿一部分出来给国家。房地产税是什么情况,是我买房子的时候已经掏了6个钱包,背上了20-30年贷款,并且假如我是自用,并未取得收入,这种情况下来找我直接收税,大家自己体会。
各地zf制定房地产税的缴纳范围和税率,势必都会极其的小心,谁都不愿意背锅。
很多人说,如果平时不缴纳,就等将来房产变更的时候一次性缴纳,假设真的这样做的话,那么房地产税对zf来说就是一个完全失控的税收,因为你无法预测,你不知道明年能收多少房产税,因为你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卖房子,你也不知道哪些房子会要卖或者变更,更不要说若干年后才能收上来的钱和我这届zf有什么关系?
很多人想的挺好,普通人不收,专门瞄着房子多的、豪宅的、有钱人收,那么好,即便一开始是这样,然而只需要一段时间,这部分人就会被整合完毕,可能绝大部分房产都会降到免征点之下,然后呢?房地产税作为调节贫富差距的工具完美的功成身退?做梦呢。
5年的时间,你们真的以为是给谁的?你以为是给房叔房姐时间套现的?那么体贴的吗?其实是给全国人民适应缴纳直接税的,也是让各地练手,怎么用最低的成本从全国人民手中收到钱。
所以,一个合理的推测,房地产税的征收,会逐渐扩大范围,慢慢提升规模,最终达到全民交税的目的,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7、当年,霍尔果斯一个人口不足10万的边陲小城,开票量一度成为全国第一,靠的什么?税收相对优势的威力。
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越不需要依赖土地财政,更不需要依赖房地产税,可以更加从容的制定房地产税政策,而这样则进一步强化了该地区的吸引力,创造更强的吸血能力。
比如上海,即便房地产税分文不取,也不影响运转,反而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愈来愈强,财政收入反而还增加了,劳动人口把劳动力贡献在上海,把消费贡献在上海,未来还要把继续和贷款力贡献在上海。
此消彼长,其他欠发达地区,吃什么?
苏州作为全国最强地级市,每年花大量的钱去全世界网络人才,很多在美国的中国专家、学者、学生还没怎么着,可能就已经在当地参加了苏州zf组织的推介会,全票报销邀请回国,给你启动资金,给你配套,让你创业,1-2年后,如果搞起来了继续扶持,如果没搞起来也没关系,苏州积累了人才。这种搞法已经持续了十年以上,苏州为此沉淀了多少精华?要不你以为就仅仅靠承接上海外溢的资源和国贸加工,能撑得起苏州的体量?
那么苏州的玩法其他地方能模仿吗?很难过去苏州第一桶金的历史已经无法再重现,而现在,其他地级市你有苏州那么多钱吗?
房地产税也是一样的,发达城市对欠发达城市的优势太大了,有钱的地方完全可以利用房地产税的红利再次进行收割。比如,你在上海工作,老家某欠发达地区,你的收入还不错,但上海房价太高,原本你打算攒钱在老家买个房子,现在假设你老家房地产税率高而苏州不收或者极少收房地产税,你有没有可能选择在苏州买房呢?
8、很多人喜欢盲目的用国外比如美国来类比,完全是照本宣科,教条主义害死人。
比如美国,很多更富裕的地区房产税率更高,人们有钱也更愿意去,为什么,因为房价高,房产税高,与此同时对应的城市建设和社区服务也更好,类似于有钱人小区物业费比较高一样。
但是,这种东西没法套用到中国,因为美国没有转移支付,明白吗?
如果按照7的推演,那么势必需要更进一步的去转移支付,才能平衡,但与此同时也会造成更大的矛盾和撕裂。想象一下,好比你一年交1万的房地产税,某地一年交2千,然而因为转移支付的原因,你们享受到的服务差不多,你会愿意吗?当然有的人可能会说住在哪里是你自己选择的,但这就很流氓了,在现行户籍制度下,住在哪里真的是你可以自己选择吗?
这就是我之前说的,房地产税想要全面替代土地财政,有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就是解决户籍问题。
当然了,如果房地产税只是修边补充,那么可以继续摸石头过河。
9、任何一次官方的发言,有没有提到过不需要保持艰苦奋斗传统的,有吗?
再次强调,不要以为出了个房地产税,你的生活就会有多么大的改变,该怎么样还怎么样,该好好上学还是好好上学,该好好上班还是好好上班。
不要以为收拾了房叔房姐你就轻松了,那过去收拾了那么多大贪官、全国十大首富进去了多少个,各大xx系这个系那个系万亿体量被干掉,你现在轻松了吗?
就算有了房地产税,买房子你该砸锅卖铁凑首付还是继续,你该背上20-30年贷款还是继续,未来一年该交多少房地产税你还是继续交。
记住我的话,土地财政+房地产税,总体保持平稳。这里多一点,那里就少一点,这里少一点,那里就多一点。
其实背后隐藏的问题是:卖地财政逐渐消失后,巨大的城市社区维护经营投入谁来支撑。
其实一句话就能说清楚,就是让有钱人出钱维护城市运营。
目前全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是卖地与房地产狂潮之中建设起来的城市,当卖地财政主导时,巨大城市维护费用,可以从卖地钱里出,现在眼看卖地钱马上就没有了,城市维护费用出现巨大漏洞。
解决办法就是有钱人出钱解决问题,进行财富在分配。
但是这里涉及两个问题,第一,征税基本肯定就是超出的房产部分,这部分房产都是出租,那么这部分压力是否会转移到租房者身上。
第二,每年城市绿化和维护都是巨大的财务黑洞,这部分钱是每个城市经常性支出,也是丑闻爆发的地方。
这个黑洞在土地财政下,和市民没什么关系,但是在房地产税征收的情况下,这部分财务支出该怎么监管,几乎不在讨论之中,这部分财政支出是不是要单独立法进行监管。
国外房地产税的收入有一部分就是社区维护费用,那么和物业重叠的部分,是不是社区要加大管理,对物业行业也要进行一次大的整理。
看来今年的人口普查数据真的影响很大,开放三胎,打击校外补课,房地产税,很难不联想到人口问题啊。
我们当时的年级主任在大会上说了这么一句话:要不是容易影响成绩,谁几把管你早恋啊,可你有能力靠事实担保早恋不影响成绩嘛?没有吧,很蓝的啦。
这就是高中反对早恋的真实原因。
所谓的为了学生着想,都是屁话。这跟高中老师和校长主任没有一分钱的关系。
而且因为高考的性价比极高,导致家长也不愿意孩子早恋。
当然对大部分人来说高考确实是性价比最高的跨越阶级的方案,肯定要珍惜啊。
这种事情在大城市互相为“中产阶级“或者收入颇丰的家庭就不存在这种屁事,老师管都懒得管,门当户对,双方最后都是要出国留学的不需要走高考这套规则,只要别太激进离谱就行,双方接收正确的恋爱观和性观念就行了。新兴”中产阶级“家长也有能力给子女传输正确的这些观念。
当然,不是门当户对那一方家长和另一方家长就是不同的态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