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单纯地「扣帽子」不是良好的讨论方式,是一种很拙劣、离谱的讨论方式,是一种毫无能力的诡辩,是无实质讨论意义的情绪宣泄。
在讨论「扣帽子」行为前,我想先对「讨论」作一些简单的表述。
人们为什么要聚在一起讨论一个问题(或者知乎上以回答、评论的形式进行交流),是为了在讨论的过程中共同了解、学习某个事物的本质、来由、未来发展预测,或者作为一个缺乏相关知识的个体来寻求知识的快速掌握。
而一个命题往往是庞大的、广泛的,就算这个行业专家也不见得能完全正确回答问题,更可况大部分人并不是该问题所在行业的绝顶专家,或者说众多问题涉及到众多不是个人所擅长的领域(但仍想发表一些个人见解)。这时候就需要「讨论」——通过表达出自己的认知、观点之间的交锋、进一步考证论据和论点等方式,来使得这个问题“越辩越明”以揭露问题的客观情况,也让参与讨论的个体、围观个体获得自我提升。
讨论时不要总去比烂,讨论的目的是思考如何让状况变得更好。
基于上述对「目的」的说明,不难看出有效的讨论需要遵循如下一些基本原则:
①每个人能作出“言之有物”的表达,因此需要为此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发表观点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广泛查阅有关资料、考据资料的可靠性、梳理自己的演绎或推理逻辑、形成一个自己认为说得通的结论,然后将这个过程有条理、完整地表达出来,既作为自己论述的支撑,也有助于他人来剖析纠正。
这个过程可以是乱序的,比如我可以现有自己的结论观点,然后去寻找支持观点的输入资料;也可以是我在查找了相关资料后,根据公理、定理、规律推导出了一些结论。最终的观点不求全面,但求“充实”,因为客观上一个人做出绝对全面的分析是困难的,每个人做好自己一部分的分析,组合碰撞在一起后不断完善,才会让讨论变得会更有效率。
②讨论的是观点对错,而不是观点背后的人。可以从三个方面说明这一点:
③能有最基本的逻辑概念。这里的的逻辑指的是:
④在讨论一个人、组织/群体、一件事时,能认识到事情是复杂的、会变化的、会发展的。而不是简单地是好是坏一棍子打死。就如一群人中出了一个坏人,就将这群人完全定性为坏人;一个人做了一件错事,就将他完全定性为罪人。
了解了上面所表达的内容,我们再来看看「扣帽子」式的讨论是怎么样子。近期内常见的「扣帽子」表达有:
50万。
来电了?
群号多少,有钱一起赚。
X孝子。
……
其特点有:
违反了上面总结出来的基本原则,没有真正推动群体对问题真相的探索进程。
自己能想到的可能的原因:
简单来说,就是讨论不到一块去罢。
你所干的事(讨论某个事情,促进了解)并不是他想干的是(把你批判一番)。
你所了解到的知识,并不是他了解或者能够理解的。
怎么办?既然讨论不到一块去,那看看过忘了就好,用不着浪费时间去跟他扯,不讲理的人不值得,想必你也很难理喻他。
要么,用「魔法打败魔法」?比如最近网上的讨论大多聚焦于俄乌局势,有反对侵略观点的人会被打成“50万”、“美分”,按照他们的逻辑,鉴于国家外交部发言者、驻联合国代表多次发言强调“坐下来和谈”,那么反对战争才是符合国家的观点的表现,那么狂热的战争支持者显然才是“汉奸”,行着背离国家的意愿的行为。(嗨,扣帽子简单粗暴谁不会诶,但是这样讨论真的有意义吗?)
再要么...
我是提醒举报小助手:间谍举报电话是12339,请您在扣50w帽子之前先拨打这个电话举报,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根据《公民举报间谍行为线索奖励办法》第八条规定,借举报之名故意实施诬告陷害他人,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谎报情况、故意骚扰等行为,一经查实,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不敢打就别扣帽子。
我认为我上面的措辞都比较客气了,再直白点就是,何必跟没文化、没水平、无法独立思考和正常表达的人一般见识。
我认为上面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
如果一个人确实在扣帽子,那么你指出他在扣帽子,就只是指出了一个客观存在的行为,而你的这个行为不属于扣帽子,这是在阐述一个客观情况。
如果一个人没有扣帽子,而你出于某种目的,声称他在扣帽子,那么你的行为就属于扣帽子。
另外题主提问中“为什么许多中国人...”,由于不了解其他国家的情况,实在无法回答中国人是不是客观上这样做的人占比高。只能讨论后半个问题。
最后,以上如我所表达的,这仅是我个人的思考,如果有不同的观点的,欢迎有条理地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