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很多人在文章中没有明确指明关系时,习惯把grandfather翻译成「爷爷」? 第1页

  

user avatar   duo-lin-guo-duolingo 网友的相关建议: 
      

缺乏语境的翻译,必然无法精准。

比如,汉语原文讲到一头牛,啥具体描述都没有

英语到底该翻译为 a cow?a bull?还是 an ox?

有人非要用 cattle?且不说这么用不合适吧,

说不定原文里面人家讲的是 a buffalo 呢?

“水牛”称作“牛”的情况并不罕见。

好,以后看到汉语“一头牛”,英语译文必须把 cow, bull, ox 乃至 buffalo 都列上……

同样,

  • 看到汉语“羊”,怎么能简单翻译为 sheep 呢?很多时候指的明明是 goat ...
  • 看到汉语“老鼠”,怎么能简单翻译为 mouse 呢?很多时候指的明明是 rat ...

如果再考虑单复数,更让译者无从下笔。

  • “他看到老鼠”,不知道具体情况,翻译时该用 a mouse, a rat 还是 mice, rats?
  • “他的牙坏了”,没具体说一颗还是几颗,翻译时该用 tooth 还是 teeth ?

在缺乏语境的情况下,译文信息完整表达顺畅之间的矛盾,从来都难以避免

单看到“宇航员”这个词,很多人想当然翻译为 astronaut

但如果讲的是苏联宇航员呢?

那就得译为 cosmonaut

将来 taikonaut 正式载入词典并被广泛采用,也是有可能的。

一门语言里的某个单词,对应另一门语言的多个单词,是再普遍不过的现象。

如果没有语境,译者要么选用其中一个来译(损失部分信息),要么把所有可能的译词全罗列出来(让日常交流都变得非常啰嗦)

英语里提到 uncle,没有具体说明,汉语译者只能猜是 叔叔/伯伯/舅舅/姑父/姨父……?

汉语里提到一支笔,没有具体描述,英语译者只能猜是 a pen/pencil/crayon/writing brush...?

汉语说到 你好!没提见面时间,但凡在稍微正式一点的场合,

  • 日语译者只能猜是 こんにちは?こんばんは?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 德语译者只能猜是 Guten Tag? Guten Abend?Guten Morgen?
实际翻译时多译为 こんにちは Guten Tag
所以“早上、傍晚、晚间”这些时间段被“忽视”了?
大量社交场合发生在那些时段啊,那可是多半天呢……

汉语说到 谢谢!不知道是男是女,

  • 葡萄牙语译者只能猜是 Obrigada? Obrigado?

汉语说到 欢迎!不知道来宾是男是女,有几个人,

  • 西班牙语译者只能猜是 ¿Bienvenida? ¿Bienvenido? ¿Bienvenidas? ¿Bienvenidos?

泰语说到 พี่ (pi-),不知道称呼的是谁,

  • 英语译者只能猜是 elder sister?elder brother?

英语说到 sister,不知道是谁对谁说,

  • 韩语译者只能猜是 누나? 언니?여동생?

日语说到 王さん,看不到具体相貌,

  • 汉语译者只能猜是 小王?老王?王女士?王先生?

韩语说到 왕 씨,看不到具体相貌,不知道身份证上的写法,

  • 英语译者只能猜是 Miss Wang?Mrs. Wang?笼统说 Ms. Wang?那还有 Mr. Wang 呢?
  • 汉语译者只能猜是 小王?老王?王女士?王先生?小汪?老汪?汪女士?汪先生?……

这还只是词的翻译,如果是单个句子,就更麻烦了。

比如汉语说“吃饭去?”主语可能省略。

英语译者就要猜,这是单问对方呢,还是想邀对方一起呢?主语用 you 还是用 we?

比如汉语说“我走了!”没提具体情形。

英语译者就要猜,这是已经走了呢,还是告诉对方一声呢?整句该用什么时态合适?

……

如果非要揪住:就算要选个词,为什么 grandfather 更多译为“爷爷”而不是“姥爷”呢?

目前没有数据佐证到底是否如此

仅就普通话的日常使用习惯来看,可能和两方面因素有关:

  • 第一,对于没有确指的称谓,父母辈通常是女性多用母方称呼代替,男性多用父方称呼代替。比如小朋友对父母同辈的女性一般称呼“阿姨”而不是“阿姑”;对父母同辈的男性一般称呼“叔叔”而不是“舅舅”。祖辈通常用父方称呼代替,如“爷爷”“奶奶”。
  • 第二,在书面非正式的场合,“爷爷”这个称呼接受范围相对较广,而“外公”和“姥爷”这两个称呼一直是地域分歧的焦点。正式述称“祖父”“外祖父”用在偏口语化的文章中又稍有些严肃了。
“祖父”虽也有“阿公”等其他口语称呼,但多出现在方言中,普通话通常都说“爷爷”;
“外祖父”情况与之不同,即使在普通话口语中,也是“外公”和“姥爷”并存,很难分出哪个称呼使用更加普遍。

延伸阅读:

各国各地语言中还有哪些有意思的表达?

为什么 John 被翻译成约翰?

为什么很多人写「骰子」却读 shǎizi?

这些城市地名在当地语言中各有什么含义?

随机字母串在外国人看起来是怎样的?

多邻国,免费学习英日韩德法西等40种语言


user avatar   xiao-jin-yu-dou-dou-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让我难以接受的是小猪佩奇的猪爷爷明明是猪姥爷才对啊。 这会把小孩教错的呀,妈妈的爸爸叫爷爷???


user avatar   Linsin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这里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英语和汉语词汇并非完全对应的。

英语单词就是英语单词,它有它自己的文化内涵和含义,你可以用很多汉语词汇去描述和接近它的意思,但几乎所有的常用单词你无法找到一个汉语词汇,直接说它们完全等价、

高中时候让你标注含义,来是come,去是go,其实是一种简便省力学习办法。

而到了更高阶段的英语学习,你要去明白这个单词,在英语文化中的内涵。



比如pick up,就是一个典型

不出意外的话,pick up是高中阶段,我们遇到意思最多的单词,怎么翻译呢?捡起?

但是它的实际含义很多,拿起; 提起; 拾起; 捡起; 使慢慢站起; 接载,取走; 逮捕; 拘捕; 获得,学会; 与…搭讪; ; 染上(疾病); 接收到(信号或声音); 发现,找到,识别。。

这叫一词多义吗?不是,人家pick up在英语中本来就有那么多内涵。


从汉语角度也是这样,“打”可以粗暴翻译成beat ,可是在汉语中,打这个词真的可以用beat代表吗???

击打叫做beat,打开水叫做fill ,打电话是call,打主意是think。。。。这些意思可以用一个beat概括吗?

当然,反过来也是,其实beat还有疲劳的,颓废的含义,汉语里面打可没有这个意思。





汉语的一个词,其实解析单词,只能用非常多的英语单词的来尽量描绘这个单词在汉语中的意思。

牛,翻译成英语叫什么?cattle?可是牛明明在汉语里面还可以做一个形容词,意为优秀,杰出啊,cattle并没有这层意思啊。

再举个例子,哥哥,你怎么翻译?brother???可是哥哥明明还有男朋友的昵称这一层含义,还有在中文中作为一种对稍年长同龄男性的敬称,你这样想想,严格意义上,翻译成brother合适吗?而且brother还可以叫弟弟。


英语的词汇,如果仔细去辨析,其实也是这样

enterprise,翻译成企业号,进取号,其实无论怎么翻译,严格意义上都是错的,因为它本身就有企业和雄心壮志两重含义在里面,如果较真的话还有规划的含义。

企业,虽然可以扯词源上面企业有其他含义,但无论如何,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从事生产运输贸易等经济活动的部门,

在汉语里面我有一家企业,和我有一份雄心壮志,根本就不是一个意思。


再想想,notice翻译成注意

但人家还有公告牌; 警示牌的意思呢?汉语里面的注意有这层意思?

注意牌是什么听过吗?


enterprise如果严格翻译,就只能叫做enterprise,虽然这有些因噎废食,但只有这样,才能把英语文化,用这个词的时候,能引起的文化意义联想给彻底表达清楚。

我不是否认翻译的意义,而是说到了高阶英语学习阶段,要站到新的高度去看问题。

在刘慈欣的小说《三体》中,有一个词面壁者,翻译成meditators,但这个词更多代表沉思,冥想的意思。

这样,达摩面壁代表的智慧和坚韧,甘面壁读十年书代表的艰苦和孤独,这几层,在汉语中的文化含义翻译过来又剩多少呢?



grandfather到底翻译成什么,才能彻底表达其内涵?

在中国血缘关系是很重要的,于是划分更加细致,叔叔伯伯小姨舅舅,堂哥表弟各种各样的表达都有,但英语里面极度简化了。在汉语写作的时候,使用爷爷,表哥是可以从中传达到底是父系还是母系,代表你们之间年纪辈分差距的。

而英语里面的grandfather,brother并不能。

同样,在英语中笼统用grandfather表达的时候,汉语这边也找不到这样一个词和它对应。

我觉得汉语里面并没有这个词。


user avatar   chi-ban-zan-san-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这就是打拳。

和herstory是一个性质的问题。

第二,父权制的核心在于对他人的强制。

而不是一些鸡毛蒜皮的文化痕迹。

第三,按照现在的某种文化偏好,跟谁都强调其作为母系家族的身份,有替自己爸爸站人家闺女便宜的嫌疑。

而这个嫌疑才是真正的父权制。


user avatar   feng-hu-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夏师傅,拳不是这样打的。

你应该问,凭什么妈妈的父母要叫“外祖父母”?这个“外”字是否说明中国传统对女性的迫害,排挤母亲一方的亲属关系,有重男轻女的嫌疑?

再进一步地,你可以问,为什么不创造新词,可以同时表示父母的父母的称呼?

更进一步地,你可以问,这是否证明外国文化比中国文化先进?我们需要反思什么?

最后,你可以问,这是否说明中国拳法不如外国,我们是否要引进外国拳术?


user avatar   sylvain-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窃以为题主这种认为应该在grandfather前加paternal和maternal的,反而是练拳时候往自己脸上打了一拳。

语言差异注定了翻译的不对等性,比如我们无法把tomato同时翻译成土豆,马铃薯和洋山芋。也注定了grandfather一词无论翻成爷爷,外公和姥爷,要么得到拳师的否定,要么收获一场南北方读者干架。

但对于大多数文本而言,如果grandfather(grandmother)属于次级信息,只需传递“某人的祖辈”这一信息,那么中文的“爷爷、奶奶”一词就完全做到了功能对等,但是“外公外婆”的语域很窄,和原文信息不一定对称,强行翻“王小二的爷爷或外公来接他,李明的阿乸或娭毑是个毒枭”,题主自己说怪不怪?详情可以看一下功能派翻译理论。

总结,在明确知道是母系父辈的前提下,可以且建议用外公。如无明确指代,为了不使源语言信息域发生扭转,一般只用“爷爷”。你的985,211同学上名校是有道理的。

最后补充一句,maternal grandfather的感觉就是“我妈那边的爷爷”,对簿公堂时候比较明确指向,日常生活里真没必要用,这也和男同学的词汇量真没关系。


user avatar   song-chen-xu-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grandfather应该是祖父还是外祖父”算什么?我给你来个更劲爆的!

“father应该是父亲还是父亲的兄弟?”这个怎么样?

别急,往下看。


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中外的文化差异,更具体地说是亲属制度(Kinship)的不同。

美国人类学家Lewis Henry Morgan(1818 - 1881)最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亲属制度进行了研究。在不同社会群体中及这些社会使用的语言中,用来描述亲属关系的词,即亲属称呼(kinship terminology/term)可以分为两种:descriptive和classificatory(不知道具体中文翻译,“描述性”与“分类性”?)。

descriptive亲属称呼是一种特定的亲属关系,比如英语中的brother意为“同父母的兄弟”,除此之外没有其它含义。而与之相对地,classificatory亲属称呼是多种亲属关系的统称,比如英语中的cousin指代所有的从表兄弟姐妹,所以cousin属于classificatory term.

Morgan发现同一种亲属关系,在不同文明和语言中的分类不同。经过他的研究,他提出了最早的关于亲属制度的六种分类模型:Hawaiian,Sudanese,Eskimo,Iroquois,Crow,Omaha(夏威夷式、苏丹式、爱斯基摩式、易洛魁式、克罗式、奥马哈式)。

英美等国的亲属关系属于爱斯基摩式,注重只包含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不区分父系和母系。因此,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用同样的classificatory亲属称呼(grandparents),父母的兄弟姐妹用同样的classificatory亲属称呼(uncle, aunt),而从表兄弟姐妹更是不分性别地全用了同一个亲属称呼(cousin).

爱斯基摩式亲属关系的社会中,子女成年后一般会离开家庭独立生活,随后组建自己的小家庭。有学者认为,这种分散的亲属关系决定了在这种类型社会中,人们会倾向于自力更生,自己积累财产。直到今天,英美等国的传统中还是很注重核心家庭,很少有几代人或扩大家族共同生活在一起。人们与核心家庭以外的家族成员来往较少,所以没有区分。工业革命时代以来,核心家庭的概念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十分重要,因为每个核心家庭都会需要自己的房屋、家具、家电,而如果扩大家族生活在一起就不会额外购买这些东西。

另一边,中华传统文化的亲属关系属于苏丹式,是descriptive亲属称呼最多的模型。在这种模式下,父系与母系的称呼有区分:父亲的哥哥称为“伯伯”,母亲的哥哥称为“舅舅”;在爱斯基摩式中他们都称为“uncle”.

苏丹式亲属关系强调父系。在中式亲属关系中,父亲的哥哥为“伯伯”,父亲的弟弟为“叔叔”,但父亲的姐妹统称为“姑姑”;母亲的兄弟统称为“舅舅”,母亲的妹妹统称为“姨母”;父亲的兄弟的子女为“堂兄弟姐妹”,而其他父母代长辈的子女都统称为“表兄弟姐妹”。

而中式亲属关系甚至比一般的苏丹式亲属关系还有更复杂,因为中式亲属关系还要区分年龄长幼:brother和sister都要按年龄区分为兄、弟、姐、妹。“姑姑”、“舅舅”、“姨母”之间的长幼区分一般会用“大姑”“小姑/老姑”“大舅”“小舅/老舅”……做区分。

苏丹式亲属制度一般源于等级森严复杂的父系封建社会,亲属关系按等级划分地更加具体。中华传统文化中强调纲理人伦,比如儒家的“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中国封建社会中又长幼分明,不像欧美文化中得以直呼长辈的名字,所以只能靠亲属称呼,由此衍生出各式各样的亲属称呼。与之相比,在爱斯基摩式亲属制度下,人们可以直呼父母长辈的名字,亲属称呼就更加笼统,没必要区分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叔伯姑舅姨、表兄弟姐妹。


所以,爱斯基摩式的“grandfather”翻译成苏丹式(或更具体的中式)亲属称呼,实质上是不同的亲属制度之间该如何转换的问题

在其它更加“奇怪”的亲属制度下,这种差异可能更大。比如夏威夷式亲属制度是最笼统、最classificatory的亲属制度,连“父亲的兄弟”都与“父亲”用同一个词,所有的从表兄弟姐妹都按照“亲兄弟姐妹”一样称呼。那么在翻译夏威夷式亲属制度的语言文字时,如果一个人提到了他的“father”,在没有额外的背景下,他可能是指他的:父亲;伯父;叔叔;舅舅;甚至可能是任何年长男性。

在易洛魁式亲属制度下,不区分父母的同性兄弟姐妹,但区分父母的异性兄弟姐妹。比如:父亲的兄弟也称呼为“父亲”,母亲的姐妹也称呼为“母亲”,但父亲的姐妹就称呼为“姑姑”,母亲的兄弟就称呼为“舅舅”。“母亲”或“父亲”的子女都按照“亲兄弟姐妹”称呼,而“姑姑”和“舅舅”的子女则称呼为“表兄弟姐妹”。准确地概括,就是易洛魁式亲属关系区分“平行从表”和“交错从表”;这两个概念在以前的中国是区分的,但现在一般不用了。

克罗式与奥马哈式都与易洛魁式接近,但这两种分别更加强调母系和父系关系。克罗式制度下,父亲的母系亲属不区分辈分,所以“父亲的姐妹的子女”与“父亲的兄弟姐妹”属于同辈,长自己一辈;而“母亲的兄弟的子女”反而矮自己一辈,要称呼为“子女”。奥马哈式则是把克罗式反过来。


这么多不同的亲属制度,互相翻译绝对是一件头疼的事,只不过除了爱斯基摩式和苏丹式以外的亲属制度都不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所以一般人都没机会接触。从一个亲属制度的亲属称呼翻译到另一个亲属制度时,在没有额外背景的说明下,只能靠“约定成俗”的规则来判断。

相比中国人更难理解的夏威夷式或者易洛魁式亲属称呼,“grandfather到底是父系母系”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不如“father到底是亲生父亲还是父亲的兄弟”这种问题更加有冲击力(笑)

但如果题主的观点是“坚持一定要在翻译每一处意义不明确的亲属称呼时,用注释的方法注明所有可能的翻译”,那么这就是不同翻译学派的问题了。翻译要信达雅,也要考虑不同文化之间的区分,既然爱斯基摩式亲属制度下“父系母系”并不重要,那么翻译成苏丹式亲属制度时到底有没有必要强加区分?我个人认为是没有的,毕竟这也不是原文本所要强调的细节。只要按约定成俗的方法,翻译成“祖父”“外祖父”就行了。

如果题主要继续问“为什么中文翻译的约定成俗是‘祖父’而不是‘外祖父’”,那么肯定是因为中国传统封建文化强调父系。“爷爷”“奶奶”这种父系长辈称呼已经变成了对社会上所有长辈的尊称,这就是父系社会演变而来的约定成俗。

但“约定成俗的规则来自于父系封建社会”并不能代表“当代社会的男女地位”,在女性主义发展了近百年的欧美,已婚女性该从夫姓仍然是社会传统习俗,这代表欧美的女性主义是虚假而失败的吗?显然不是。一个人可以既是女性主义者,又在婚后从夫姓。同理,一个人可以既是女性主义者,又习惯把“grandfather”翻译成“祖父”而非“外祖父”。


user avatar   pansz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低情商:是的,已经结束了。

高情商:diy的时代暂停了,只不过我们暂时不知道重新开放的期限。


user avatar   qingyuan-gardn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麟之趾

(先秦)佚名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相关话题

  civil engineering 为什么翻译为「土木工程」? 
  为什么「理解」的英文是「understand」(在站下面),德语是「verstehen」(倒着站)? 
  民国时期的学者是如何做到精通各国语言的? 
  英语中为什么没有 tl-、dl- 开头的单词? 
  如何评价知乎用户「Mansour」? 
  保持语言的多样性有什么价值? 
  为什么拉丁语、英语等欧洲语言以 10³ 为数字系统的级差,而东亚的汉语文化圈以 10⁴ 为级差? 
  鸡汤来了梗里面炊事员的方言是哪里的? 
  你觉得世界上最难听的语言是什么?为什么? 
  对于日本高中生和大学生来说,写文章用多少汉字分别是合适的? 

前一个讨论
东罗马信奉经院哲学么?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美国的炮射导弹失败了而中俄的制导炮弹大行其道?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