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是否存在这种审稿人思维:因为完全看懂了论文更增加了将之拒掉的几率? 第1页

  

user avatar   miao-miao-bu-li-n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存在,小同行是冤家。

不谈利益相关,哪怕公平审稿,小同行便意味着你做的工作他可能都亲自做过,那么各种细节审稿人是了如指掌的。这种情况下,各种tricky的实验(此处不含造假),是不可能瞒过审稿人眼睛的。

但也不能反过来讲,故意写得含糊其辞,小同行对看不懂的一概视为没写清楚。

所以很多人去搞小团体,搞关系,就是这个道理。




  

相关话题

  2016 年有哪些学术丑闻? 
  如何看待爱因斯坦关于科研的这句话? 
  作为博士生,你们有没有遇到过一个科研问题几个月解决不了的情况? 
  李家洋院士称「只认第一作者,还怎么鼓励合作」,也有人担心水论文,你认为哪种对科研发展更有利? 
  如何看待港大管轶教授关于新型肺炎先称「疫情已控」,又对媒体改称「这次感到极其无力」的言论? 
  如何评价28岁女博士李琳获聘大学教授博导? 
  中国科研机构的科普宣传现状如何?高校及院所如何做好科学传播? 
  等待sci审稿十分煎熬,怎么办呢? 
  一个人能否实现自己转动螺旋桨从而上天?实现需要什么条件? 
  论文写不下去时咋办?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一些学的一般的人仍然对生化环材抱有希望?
下一个讨论
请问 我这样会被认定为学术不端嘛?





© 2025-0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