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是否存在这种审稿人思维:因为完全看懂了论文更增加了将之拒掉的几率? 第1页

  

user avatar   miao-miao-bu-li-n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存在,小同行是冤家。

不谈利益相关,哪怕公平审稿,小同行便意味着你做的工作他可能都亲自做过,那么各种细节审稿人是了如指掌的。这种情况下,各种tricky的实验(此处不含造假),是不可能瞒过审稿人眼睛的。

但也不能反过来讲,故意写得含糊其辞,小同行对看不懂的一概视为没写清楚。

所以很多人去搞小团体,搞关系,就是这个道理。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文章「寒窗苦读 23 年,一年收入 15 万」? 
  如果你是学术期刊的主编,你要给你的期刊起什么名字? 
  论文摘要怎么写? 
  算法工程师的落地能力具体指的是什么? 
  大一新生,被导师要求寒假在家写综述,还是要投sci 那种,离谱吗? 
  SCI 文章被拒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要装修房子,有什么好用的智能设备推荐吗? 
  为什么美国如此反对中国留学生学习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国内外这两种技术的发展现状如何? 
  今年国内直博,实验室没有科研氛围。退学出国值得吗? 
  如何看待「饶毅邵峰就基因编辑新技术公开致信河北科技大学校长」及韩春雨「疑似学术不端事件」的后续发展?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一些学的一般的人仍然对生化环材抱有希望?
下一个讨论
请问 我这样会被认定为学术不端嘛?





© 2025-05-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