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是否存在这种审稿人思维:因为完全看懂了论文更增加了将之拒掉的几率? 第1页

  

user avatar   miao-miao-bu-li-n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存在,小同行是冤家。

不谈利益相关,哪怕公平审稿,小同行便意味着你做的工作他可能都亲自做过,那么各种细节审稿人是了如指掌的。这种情况下,各种tricky的实验(此处不含造假),是不可能瞒过审稿人眼睛的。

但也不能反过来讲,故意写得含糊其辞,小同行对看不懂的一概视为没写清楚。

所以很多人去搞小团体,搞关系,就是这个道理。




  

相关话题

  一个人能否实现自己转动螺旋桨从而上天?实现需要什么条件? 
  最难被人工智能替代的职业是什么? 
  是否应减少高校科研拨款以遏制学者私吞经费? 
  人是如何做黑盒优化的? 
  如何看待联合工作机制再次回应论文调查问题:钟南山任复核专家组组长,图片误用与图片造假有本质区别? 
  如果股市里面有很多人工智能炒股机器,散户还有机会吗? 
  一个博士生接受怎样的训练是完整、全面的科研训练? 
  为什么大学招聘教授时,只重视学问和学历,不重视思想道德或人品? 
  MCU 里,布鲁斯班纳有七个博士学位,这七个博士学位要拿到手难度究竟有多大? 
  你见过最狠的SCI评论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一些学的一般的人仍然对生化环材抱有希望?
下一个讨论
请问 我这样会被认定为学术不端嘛?





© 2025-02-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