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是否存在这种审稿人思维:因为完全看懂了论文更增加了将之拒掉的几率? 第1页

  

user avatar   miao-miao-bu-li-n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存在,小同行是冤家。

不谈利益相关,哪怕公平审稿,小同行便意味着你做的工作他可能都亲自做过,那么各种细节审稿人是了如指掌的。这种情况下,各种tricky的实验(此处不含造假),是不可能瞒过审稿人眼睛的。

但也不能反过来讲,故意写得含糊其辞,小同行对看不懂的一概视为没写清楚。

所以很多人去搞小团体,搞关系,就是这个道理。




  

相关话题

  特朗普发起贸易战,会对中国科技、电信、AI 等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科学的发展能否完全掌握人类的脑行为,并最终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人类的全部意识活动? 
  清华大学是否应降低本校保研比例? 
  如何评价第10期UEC杯世界电脑围棋赛绝艺夺冠? 
  2021 年公布的 SCI 期刊影响因子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普遍上涨的局面下有哪些亮点和槽点? 
  LED/OLED 屏幕造价成本不断提升,激光电视会不会逐渐代替普通电视成为家庭影院的首选? 
  对于青年科研人员,教学和科研孰轻孰重,能否两全? 
  龙芯完成 3C5000 研制性能接近市场主流水平,其中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在学术论文投稿时你遇到过最奇葩的审稿意见是什么? 
  如何看待顶尖材料学家崔屹团队Nature Catalysis文章撤稿,因原始数据丢失,噪声无法重复?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一些学的一般的人仍然对生化环材抱有希望?
下一个讨论
请问 我这样会被认定为学术不端嘛?





© 2025-04-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