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现象,统一可以叫“状态词缀”
单独一个“傻”字是表性质,加了词缀变成“傻不拉几”,就变成了表状态
表性质,是对属性差异的一种描述,A傻,B不傻,属性差异明显
表状态,是对同一属性不同程度的描述,“A傻不拉几的”,说明A傻的程度更深,这就是这个词缀的功能
至于说状态词缀是怎么形成的,就真的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问题了
因为,状态词缀太多了,不仅仅是长“不拉几”、“咕隆咚”这个样子
比如说,暖洋洋,热乎乎,信誓旦旦,风雨凄凄,文质彬彬……这些词汇就都带着状态词缀,而且仅仅是“后缀”
除了后缀还有中缀,比如说“撑眉努眼”,“努”本来写作“弩”,在词汇中本来没有任何实义
聪明人一定想到,那肯定还有前缀,没错
比如有个词叫“簇新”,“簇”就是一个状态前缀
除此之外,状态词缀又可分为单音节词缀和多音节词缀
刚刚提到的“簇新”中的“簇”就是单音节词缀
而题主所说的“傻不拉几”就是多音节词缀
这么一说相信大家也能感受到,汉语中的状态词缀,有着相当漫长和复杂的形成过程
目前的一些基本认识是,上古春秋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状态词缀,到唐宋一代出现了大的飞跃,例如“白皑皑”、“醉醺醺”等词,我们今天都在使用
而到了元代和明清之际,文艺作品的创作直接反映现实生活,所以收纳了更多的生活口语,状态词缀就变得更加丰富了
因此,讨论状态词缀很难孤立讨论,不同词汇中间可能也隔着好几百年
不过归根结底,语言形成无外乎民族交流、文艺创作、人口流动等原因,像题主所提到的大多就是东北华北一代的方言,势必与满族和蒙族的语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果去翻看元代的杂剧,就会发现很多和“傻不拉几”长得差不多的词,比如说“平不答的”、“呼滴溜”等等
当然,现在看肯定有点陌生,因为它们现在的“样貌”和过去有很大不同
例如今天仍在使用的“糊了巴涂”,是一个典型的状态中缀,中间的“了巴”没有实义,表示的就是“糊涂”
可是如果你顺着“了巴”两个字去探寻其中的形成路径,就走错了路
因为在元代杂剧中,它的形态是“古突突”
从“古突突”到“糊了巴涂”,是几百年汉语语音变化导致的
再如“失流疎剌”,现在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呢
实际上,它就是今天我们常说的“稀里哗啦”
所以说,也许“傻不拉几”、“乌七八糟”、“黑咕隆咚”、“灰不溜秋”……每一个词都值得写一篇论文去专门讨论它们的源流
恕狗哥暂时无法讲明白它们分别是如何形成的,以上内容,权当抛砖引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