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笑话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音韵学知识才能听得懂? 第1页

  

user avatar   song-zhu-shi-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鸿鹄之志,鸿,匣母通摄一等开口舒声,鹄,匣母通摄一等开口入声,一个非常标准的谐声词,声母相同,韵母舒声入声连绵。

鸿鹄本指白色的凤凰,是一种虚构的鸟类。但当古人见到了天鹅之后,觉得这种鸟颇有白凤凰之神韵,于是把这个名字起给了这种现实的鸟类。

但是,古人其实就已经把这个词读错了。比如我们今天都知道湖北的“黄鹤楼”,但为什么会有黄色的鹤?

音韵学告诉我们,黄,匣母宕摄一等合口舒声,鹤,匣母宕摄一等开口入声,跟“鸿鹄”几乎只差了一个元音,声母、韵母的谐声关系仍然对仗。所以几乎可以肯定,“黄鹤”就是“鸿鹄”的异读,“黄鹤楼”本意应该是“白凤凰楼”或者“天鹅楼”。

按规律来说,“鹤”在普通话中应该是读“hé”的,但可能“黄鹤”一词在唐诗《黄鹤楼》之后流传太广,这词在官话里读出来就和“黄河”混了,一个长江边上的楼怎么能叫“黄河楼”......于是这可能导致“鹤”字改读成了去声。

其实“鹤”在北京话中有白读“háo”,“hóng háo 之志”或许还说得过去——天鹅和仙鹤,两种品质高洁的鸟类的志向。但“hóng hào 之志”,就只能是“洪浩的志向”了。




  

相关话题

  究竟有没有「您们」这种用法? 
  在没有推广普通话或者官话的年代,那些讲粤语、闽南语、吴语方言的人能听得懂普通话或者官话吗? 
  孙笑川真的打了奶奶吗?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这个“者”是念zhě还是zha? 
  为什么现在有相当一些人不相信语言学界对古汉语的构拟? 
  为什么在中国,称呼单名(名只带一个字)的人不能直接叫名,而要想办法凑成两个字? 
  用西里尔字母拼写的东干语能否算作汉语成功实现拼音化的一个先例? 
  「现代汉语 80% 词汇来自日语」的说法是否属实? 
  「我全都要」是怎么火的? 
  为什么中国南方的河流大多叫「江」,而北方大多叫「河」?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要用字母而不用拼音表示顺序?
下一个讨论
苗阜相声的「bia在墙上」的bia是确有其字,还是象声词?





© 2025-04-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