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表示 “弱”不是台湾发明的。所谓的台语说穿了就是闽南话和客家话而已,都是祖国方言,不是什么独立的“台语”。
上世纪 70 年代,俺人在祖国大陆根本不可能接触到台湾。
那时候, 小孩骂人的话就有 “菜猪"、“菜)x(”和 "菜卵 ”了。
俺推测至少清朝就有这样的说法, 例如毛秀才=番茄。
因为什么呢?
俺们这样骂人的时候, 太婆听得懂。 太婆是清朝出生的。
图:毛秀才炒辣椒
///////////////////////////////////////////////////////////////////////
** 知乎阅读总量仅0.7亿,远未跨出一小步 (n<1亿)。盐值低迷900+,时常草地匍匐500米单膝跪求关注。俺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大伙都知道。散文很散,敬请海涵。
“老麦, 大家都说你是‘笑话’、‘论坛孤儿’和‘神棍’。”
“没错。 只有不到万分之0.5的读者赞同俺的观点。”
时代的眼泪啊,各位GGMM里面哪位大虾来给说说,当年老鸟们是怎么看待菜鸟的。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
因为“菜”是循着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径,异曲同工地走到了“弱”这个义项上
也许是巧合,也许冥冥之中又有别的什么……
我们先说路径一
有答主提到,早年间打CS的时候,把新人玩家称作“菜鸟”,慢慢地,“鸟”字被省去,只剩下了“菜”,进而流传至今
这确实是捕捉到了传播路径中的一段过程,却并非原点
我们所知道的“菜鸟”是一个标准的网络词汇,和“机车”一样,都来自台湾
但这个词却并非就是网络的创造,它的年纪,可能比很多使用它的人还要大
“菜鸟”本身是诞生于部队中的一个词,指军队中新来的士兵
当时部队中流行一句话:老鸟有交代,菜鸟要忍耐
意思是老兵交代你做什么,新兵就要乖乖照做
那么,一定有人问,为什么新兵就要被叫“菜鸟”,为什么不是“菜虫”、“菜花”什么的?
说来好笑,这是因为英文trainee(见习生)在闽南语中,读出来就很像“菜鸟”
是的,这竟然是个谐音梗……
等到了上世纪70年代,“菜鸟”一词已经非常流行,在电视和文艺作品中常常出现
而且在这一时期,从“菜鸟”到“菜”的义项转变,就已经完成了
1979年,台湾作家农晴依出版作品《小盼》,其中就有一句:
这么菜的化学,还敢去念甲组啊!
足见我们今天所说的“菜”,至少在1979年的台湾社会就已经流行
说到这里,路径似乎很清楚:从英文trainee到闽南语“菜鸟”,从“菜鸟”到“菜”,通过网络从台湾又到大陆
但,之所以说复杂,是因为还有另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径
这是一条和“trainee”、“菜鸟”完全无关的路径
今天我们翻看《现代汉语字典》,在关于“菜”的义项中,不会看到有和“弱”相关的义项
但,如果你换本字典,情况可能就不同了
比如说,换成《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之分卷《徐州方言词典》
你会看到,“菜”有两个义项:
1、经过烹调的蔬菜、蛋品、肉类等副食品的统称;
2、不好,水平差,不够标准
这说明什么,说明,至少在徐州方言里,“菜”本身就有“弱”的意思
但仅仅是徐州方言吗?
翻开《汉语大词典》,我们还会看到这样一些词条:
菜货:下等货,劣货
菜骨:常年蔬食而骨瘦体弱
菜包子:除了指用蔬菜做的素馅包子之外,还常用来比喻“无用的人”
……
可见,在方言和民间说法中,“菜”一直以来都有“弱”的意思
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在日子不那么富裕的年代里,人们在饮食系统中重视肉而轻视菜导致的
哪像今天,蔬菜沙拉卖得比肉还贵……
如果认可这一条路径,那“菜”里面“弱”的含义,就是从各地的方言中来
但,这个问题终归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选择题
我们更加相信的是,以上两种原因,在漫长的时间里和人们不断地使用中,共同造就了这个义项
也许,是网络热词“菜鸟”唤醒了隐藏在方言记忆中的“菜”的义项
也许,闽南语用“菜鸟”翻译“trainee”也不完全是出于谐音
也许,就是有某种东西连接着我们吧
以上
:)